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疾病概述: 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是一种银屑病相关的疾病,除了皮肤及关...
养生
疾病名称: 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
疾病概述:
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是一种银屑病相关的疾病,除了皮肤及关节病变还可有巩膜炎的表现,如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睛发红、流泪、畏光等症状。其发病原因与银屑病有关,主要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经及时治疗,可缓解相应症状,防止病情进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风湿免疫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睛发红、流泪、畏光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及ANA抗体检测、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或MRI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疾病进展,导致患者失明。
临床分类:
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
1、少关节或单关节关节炎型
发生率为70%,以累及手和足的远端或近端指(趾)间关节及跖趾关节多见,往往邻近指(趾)甲有病变。
2、多关节炎型
约占15%,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很难鉴别。但无类风湿小结,大都体表具有银屑病皮损。
3、远端指间关节型
占5%~10%,病变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此型是银屑病关节炎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常与其他2个特征性病变,即指(趾)炎和指甲病变相伴随。
4、残毁性关节炎型
占5%,为严重关节破坏型。多侵犯手、足多个关节和骶髂关节。特征为进行性关节旁侵蚀,以致骨质溶解,伴或不伴骨质性关节强硬,酷似神经病性关节病,为无痛性。此型的皮肤银屑病常广泛而严重。
5、脊柱病型
约20%病例有脊柱病变,以骶髂关节炎为主要改变,很少是对称的。头皮银屑病者容易并发颈椎病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银屑病本身可导致银屑病关节炎和巩膜炎发生,但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银屑病有遗传倾向。有研究显示30%的银屑病有家族史,银屑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的遗传度为67.04%,二级亲属(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为46.59%。父母一方有银屑病时,其子女银屑病的发病率为16%左右;而父母均为银屑病患者时,其子女银屑病的发病率达50%。
2、环境因素
仅有遗传背景尚不足以引起发病,环境因素在诱发及加重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最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是感染、精神紧张、应激事件、创伤、妊娠、肥胖、酗酒、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其中点滴状银屑病发病常与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3、免疫因素
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在表皮或真皮层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表明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使银屑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或诱发银屑病:
1、病毒和细菌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健康人更容易患银屑病。反复感染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是链球菌性喉炎,可能面临更高的患病风险。
2、压力
由于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因此高压力可能会增加患银屑病的风险。
3、肥胖
体重过重者其患病可能性增加。
4、吸烟
吸烟不仅会增加患银屑病的风险,还可能使患者症状加重。
5、皮肤的损伤
如割伤、擦伤、昆虫咬伤或晒伤等,其损伤部位患银屑病的可能性增大。
6、药物
一些药物会诱发银屑病,如一些抗疟疾的药物、布洛芬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锂(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普萘洛尔、奎宁等。
症状-总述:
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红等症状。此外,还可有皮肤及关节病变的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眼痛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而使患者难以入睡。眼痛还常引起同侧的头疼或面部疼痛。
2、视力下降
表现为视力轻度下降,眼压轻微升高。严重的坏死型巩膜炎可导致眼球穿孔,而严重者可发生永久性视力丧失。
3、巩膜充血(眼红)
巩膜炎可引起眼睛发红,伴随流泪、畏光
4、皮肤病变
银屑病关节炎的皮肤病变最好发于头皮和四肢的伸侧,特别是在肘、膝部位,常呈散在分布。尤其要特别注意隐置部位的皮损,比如头发、会阴、臀等这些不易检查到的地方。皮损情况主要表现为丘疹或斑块、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为银白色的鳞屑,去除鳞屑后其下为发亮的薄膜,除去薄膜后可见点状出血。其中35%的患者其皮肤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关节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5、关节病变
表现为具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可伴有局部压痛及关节运动障碍。
症状-并发症:
可出现结膜炎、 前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或黄斑水肿等。
就医-门诊指征:
银屑病关节炎性患者出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红等,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眼部症状明显者,可咨询眼科。关节症状突出者,可于风湿免疫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体格检查,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
3、近期有服用药物或滴眼药水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您的眼部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4、您有视力下降的情况吗?
5、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6、您有银屑病家族史吗?
7、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睛发红、流泪、畏光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及ANA抗体检测、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或MRI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视力和视野进行检查,还会对皮损进行检查,以了解皮损的大小、形态、颜色、质地、数目、分布情况等,同时还会检查有无触痛、结节等。必要时还会建议行全身检查,明确有无关节等病变,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1、视力检查
(1)通过视力表进行检查。
(2)视力下降严重时,医生会在一定距离移动手部,了解患者能看清手指指数的距离或感到手动的距离。
(3)患者指数及手动都不能看清时,医生会在暗室里使用光源照射患者的眼睛,判断患者是否有光感。
2、视野检查
医生会与患者相距1米,相视而坐。检查时,医生与患者同一侧眼睛彼此注视,并遮盖另一眼。医生手指(或持一棉球)作为视标置于二者中间等距离处,分别从上、下、左、右各方位向中央移动。如患者能与医生同时看到视标,则表明视野大致正常。通过此方法可简单判断患者视野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显示非特异性贫血、血沉加快、血清补体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血尿酸正常。
2、类风湿因子及ANA抗体检测
一般为阴性。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部位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并进行检查。皮肤组织病理表现对于银屑病确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融合性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可见Munro微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整齐向下延伸,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延伸并迂曲,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包括A超、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等。
(1)A超
检查显示后部巩膜增厚,可用于辅助诊断后巩膜炎。
(2)B超
是诊断后巩膜炎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检查显示后部巩膜增厚;若球后水肿围绕视神经,则可见典型的“T”形征,表示沿巩膜扩展的水肿与视神经阴影成直角,这种表现在本病的检查中很有意义。
(3)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
是一种特殊的B型超声检查,其特征在于图像分辨可达到低倍光学显微镜水平。主要用于区分前巩膜炎的具体类型,了解病情发展。
2、X线
根据关节炎的类型而有不同的表现。末端指关节可有骨侵蚀,关节腔增宽,指(趾)端膨胀。在侵蚀性多关节炎类型中,可发现以跖骨为常见的骨质溶解,出现以骨骼变细、变尖而产生的“杯中铅笔”或“鱼尾状”外貌畸形。尚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的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
3、CT或MRI检查
后部巩膜炎时检查显示后部巩膜增厚,有助于诊断。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有助于与其他眼底疾病的鉴别。有视网膜下渗出液者,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呈斑驳状。继而出现多个针尖大小的强荧光区,随后此强荧光区逐渐变大变亮。造影晚期这些病灶的荧光素渗入视网膜下。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特别需注意有皮肤症状以及关节症状的患者,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暂无有效方法治愈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故本病的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保护视功能,尽快使患者恢正常生活。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结节性或弥漫性前巩膜炎的炎性反应。对于严重病例则应局部和全身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但应慎用球周注射,特别是坏死性巩膜炎患者,球周注射有可能造成巩膜穿孔。常用药物包括强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非甾体抗炎药
如仅局部滴药不能控制炎症,可根据病情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如吲哚美辛等,常可迅速缓解炎症和疼痛。
3、免疫抑制剂
若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如果巩膜有坏死表现,可考虑联合用药。
治疗-相关药品:
强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吲哚美辛、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坏死、穿孔的巩膜部位可试行巩膜加固术或异体巩膜移植术。
治疗-治疗周期:
巩膜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周-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尚不能根治,但经过积极的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预后良好。部分患者的疾病可能会反复发作,但经治疗可得到控制,并逐渐减轻。
预后-危害性:
1、本病较顽固,会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
2、银屑病关节炎性巩膜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运动障碍以及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防止病情进展。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预后-根治性:
本病目前尚不能根治。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同时做好眼部护理、皮肤以及关节防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遵医嘱合理用药,做好病情监测及相关防护措施。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因本病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运动障碍等情况,会使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再加上银屑病本身是一种慢性、毁容性疾病,患者极易产生自卑、抑郁心理。
2、护理要点
家属应充分关心患者,与患者一起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知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应用免疫抑制药及激素类药物,患者不能私自减量,以免加重病情。激素类药物不可擅自停药,以免出现停药反应。
2、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缓解,若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居室环境宜安静凉爽,光线宜柔和偏暗,避免噪声干扰,湿度和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2、畏光、流泪明显者,外出应戴太阳镜,加以保护。
3、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不要用手揉眼睛。
4、避免寒冷外出,注意保暖,勿用冷水洗手脚,避免吸烟,饮咖啡等。
5、保持眼部外周皮肤清洁。
6、早晨起床后可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低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
7、注意皮肤清洁,洗澡最好淋浴,并使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或温和的皮肤清洁剂洗浴。使用合适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有利于缓解皮肤症状。
饮食调理:
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该重视饮食护理,患者的饮食宜清淡,补充适宜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1、禁烟、禁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已经患有银屑病者需要积极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同时日常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银屑病的发生和复发。
1、日常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睡眠、卫生习惯,劳逸结合,避免劳累。
2、注意皮肤清洁,可适当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以维持良好的皮肤屏障功能。
3、注意自我保护,避免磕碰、切割、烧烫等各种皮肤损伤。
4、维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还可向亲友倾诉,以避免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精神状态。
5、适当进行减肥,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
6、戒烟、酒。
7、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盲目或滥用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