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概述: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原发性孔...
养生
疾病名称: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疾病概述: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由于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牵拉、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孔进入视网膜下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本病患者可表现为闪光感、飞蚊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以手术治疗为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闪光感、飞蚊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
主要病因: 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牵拉、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孔进入视网膜下
检查项目: 眼部B超、视力检查、检眼镜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相干光断层成像术、眼压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视力,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失明,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存在近视、眼外伤、手术创伤、眼内炎症等情况的人群发病风险高。
病因-总述:
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三个要素为: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有持续液体流通过视网膜孔进入视网膜下。正常情况下,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存在着相互贴合力,在视网膜裂孔周围存在牵拉时,如果液化玻璃体接触到视网膜裂孔,此二因素共同作用则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1、玻璃体变性和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时对视网膜的牵拉是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常见原因之一,而玻璃体后脱离则多为玻璃体液化或变性的结果。最初,玻璃体液化发生于中央和上方,逐渐形成液化腔,范围从视神经乳头直至基底部,最终发生玻璃体后脱离。通常在黄斑区发生玻璃体后皮质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后皮质裂孔进入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之间,导致大面积的玻璃体后脱离。由于基底部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有较强的附着,发生玻璃体后脱离时,在玻璃体基底部可产生牵拉性撕裂孔,与后玻璃体表面黏附,或者与视网膜分开游离,黏附于玻璃体后表面上。
2、玻璃体视网膜之间的不正常黏附
发育性变异或变性可导致玻璃体视网膜的黏附增强,此即大量视网膜裂孔发生于玻璃体后脱离时的原因。与视网膜裂孔相关的发育性玻璃体视网膜变异包括:闭合的口样凹陷、锯齿缘子午线视网膜褶、子午线向复合物、视网膜囊样丛。
病因-危险因素:
本病与近视、眼外伤、手术、眼内炎症等因素有关,存在这些情况的人群发生本病的风险更高。
症状-总述:
患者可出现眼前视野遮挡感,伴随有眼前漂浮物或某一方位闪光感。当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时视力急剧下降,同时可伴有视物变形。周边部视网膜脱离者可仅有漂浮感或闪光感,甚至无任何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闪光感
多为视网膜脱离的最早期症状,其本质是玻璃体后脱离时产生的视网膜刺激症状,在视网膜周边1个~2个象限出现电弧光样症状,患者常能指出明确的闪光方位。
2、飞蚊症
患者眼前有细小黑影飘动,是本病的症状之一,可与闪光感同时存在。
3、视野缺损与中心视力下降
当视网膜脱离发生时,在最先脱离区域所对应的方位发生视野缺损,随视网膜脱离范围增加视野缺损增大。最先发生视野缺损对应的视网膜部位常是视网膜裂孔所在部位。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时,中心视力严重下降。
4、视物变形
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时,患者可出现视物变形,看物体的形状、体积有变化。
症状-并发症:
1、本病可导致房水流出路径增加,引起眼压下降。
2、视网膜脱离晚期,可发生慢性葡萄膜炎,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
3、疾病可导致白内障形成,最终可引起眼球萎缩。
就医-门诊指征:
1、眼前视野仿佛有黑幕遮挡;
2、眼前漂浮物;
3、某个方位出现电弧光样闪光;
4、视力急剧下降;
5、视物变形;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立即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眼部检查,建议患者就诊前不要滴眼药水。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症状?
2、症状是持续出现的么?
3、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
4、第一次出现症状是在什么时候?
5、之前有无其他眼部疾病?
6、既往有无眼部损伤或眼部手术?
7、症状出现在单眼还是双眼?
8、您平时视力怎样?有近视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这会导致我失明么?
3、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么?
4、用药对我的症状有帮助么?
5、我需要手术么?
6、手术的治愈率高么?
7、我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这些行为需要坚持多久?
8、疾病会影响我的正常工作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闪光感、飞蚊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眼部B超、视力检查、检眼镜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相干光断层成像术、眼压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其他检查: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有无视力下降情况。被检查者站在距离视力表的一定距离外,根据选用的视力表规定来设定检查距离,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测量时遮盖另一侧眼,让被检查者先看清最大一行视标,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辨认较小视标,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的最小一行视标,至少能辨认出1行中的3个视标记录为准确结果。
2、检眼镜眼底检查
医生通过各种检眼镜进行眼底检查,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黄斑部、脉络膜和视盘等部位的病变情况,有助于疾病的确诊。
3、裂隙灯检查
固定患者的头部,医生通过专业的设备观察患者的眼部,可以了解患者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4、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
它利用光对眼内组织结构进行断层扫描,井结合计算机图像技术,可以应用于眼部,具有非侵入性、非接触性的特点。应用OCT可以观察活体眼前节和眼后节组织的显微形态结构,可以起到类似于组织病理学观察的作用,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5、眼压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眼压,了解患者的病情,检查有无眼压降低等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眼部B超检查,观察球内和眶内可能存在的形态、结构改变,可能发现在无回声玻璃体内有条状强回声,随眼球转动而飘动。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闪光感、飞蚊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眼部外伤、手术、炎症等情况存在,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眼部B超、视力检查、检眼镜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相干光断层成像术、眼压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视力预后与黄斑受累程度和时间有关,应尽早进行手术。手术治疗的关键是使所有的视网膜裂孔封闭愈合。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尚无特效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在此仅作为介绍。
1、外路手术(巩膜压陷术)
(1)巩膜缩短术:使切口处巩膜前后径缩短,内层巩膜连同脉络膜受挤压突向玻璃体强,顶压视网膜,有利于裂孔愈合。适用于轻度患者。
(2)巩膜外加压:用填充材料在巩膜表面压陷球壁,顶压视网膜,松解玻璃体牵拉,比巩膜缩短术更简便安全。
(3)巩膜环扎术:在巩膜表面用束带将球壁压陷,用以顶压视网膜。松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
2、视网膜气体固定术
将气体注入液体环境的玻璃体腔内,以具有张力和浮力的气泡形式对球壁施压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包括单纯注气、巩膜扣带术中注气、玻璃体切除后注气等。
3、玻璃体切除术
可以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帮助视网膜复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的时机,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提高生活质量,通常本病不影响患者寿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起葡萄膜炎、白内障等,甚至导致患者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视网膜能复位,症状通常能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注意保持眼周的卫生,同时还需适度用眼,避免眼压的过度波动,导致术后的二次损伤。
日常-心理护理: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造成较为严重的视力下降,患者常因此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家属应当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心情逐渐平静,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术后应当避免剧烈运动、乘坐飞机等可能导致眼压波动的活动。
2、用仰卧位洗头法,轻轻地冲洗,并保护好眼睛,勿使头部剧烈运动。
3、预防感冒咳嗽,遇大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舌头顶住上腭。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
5、应注意保护眼部,防止外伤。
6、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低头造成眼压升高。
日常-病情监测:
如果出现眼部不适,应当及时就医,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必严格遵守复诊时间。
日常-复诊须知:
应该规律性随访,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为随访期,具体时间视病情与医生沟通而定。
日常-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及手术情况选择卧位,注意术后裂孔处于最高。
2、注意观察伤口疼痛及出血情况,包扎有无移位或松脱。
饮食调理:
患者日常饮食应当适当调整,注意营养均衡,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术后应当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疾病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当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保持营养的均衡。
2、在康复期间,除了按时使用医嘱药物,还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促进复原;多吃水果、蔬菜以防便秘。
3、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如粗粮和部分绿叶菜等。
饮食禁忌:
1、忌海鲜等可能造成过敏的食物。
2、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甜食或过度油腻的食物,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日常注意眼部健康,避免眼部疲劳,有近视、眼外伤、手术、眼内炎症等病史的患者积极治疗疾病,遵医嘱用药,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