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真菌性巩膜炎疾病概述: 真菌性巩膜炎是指因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巩膜炎症,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坏...
养生
疾病名称: 真菌性巩膜炎
疾病概述:
真菌性巩膜炎是指因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巩膜炎症,多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坏死性前巩膜炎。患者常可有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和结膜囊分泌物等表现,且疼痛可沿三叉神经分支放射到颞侧头部及额部等邻近部位。目前主要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前需要获得明确的诊断。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结膜囊分泌物
主要病因: 真菌感染
检查项目: 病灶刮片检查、真菌培养、组织病理活检、视力检查
重要提醒: 存在本病危险因素,出现眼部不适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咨询,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较为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
病因-总述:
引起巩膜炎的真菌是真核微生物,在空气、土壤和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分为酵母菌、真菌和二态菌。最常见引起巩膜炎的是丝状菌,如曲霉菌、支顶孢菌;另一些形成巩膜感染的是二态丝状菌如申克孢子丝菌、鼻孢子菌等,大多数为腐物寄生菌,在全身或局部创伤以及免疫力低下时则发生机会性感染。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1、意外创伤特别是植物性的和土壤因素的巩膜和(或)角膜外伤、眼科手术如翼状胬肉切除后用β射线照射、 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等。
2、存在全眼球炎、全身细菌及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3、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
4、长期静脉吸毒。
5、慢性疾病长期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
症状-总述:
真菌性巩膜炎起病缓慢,主要症状有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和结膜囊分泌物等。大部分真菌性巩膜炎患者有疼痛,可局限于眼,也可沿三叉神经分支放射到颞侧头部及额部等邻近部位。
症状-并发症:
混合细菌感染还可导致眼内容炎以致眼球萎缩等。
症状-伴随症状:
本病常可合并真菌性角膜炎。
就医-门诊指征:
反复或持续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和眼分泌物增多,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至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眼部进行体格检查,勿在眼部涂药。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的眼部红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目前有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吗?
3、您的眼睛有什么异常分泌物吗?是否有异味呢?
4、您眼部之前受过伤么?您有近视吗?平时佩戴美瞳或隐性眼镜吗?
5、您除了眼部还有其他地方不舒服么?
6、您目前有使用过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什么原因导致的?还有其他原因吗?
3、这个病能治好吗?
4、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5、需要怎么治疗?治疗费用可以报销吗?
6、以后还会不会发作?
7、在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怀疑真菌性巩膜炎应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灶刮片检查、真菌培养等。必要时,还可进行组织病理活检。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眼部视诊、视力检查等,以帮助了解眼部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眼睛红肿、畏光、流泪等。
2、视力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视力下降及下降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病灶刮片检查
医生会通过手术显微镜下刮取病变明显处角膜或巩膜组织,行革兰染色或姬姆萨染色可显示真菌的形态(有隔膜的菌丝碎片)革兰染色检出率约55%,姬姆萨染色检出率约66%。
2、真菌培养
本病确诊需培养出真菌。培养真菌需时较长,通常需要1周以上。培养阳性时可镜检及联合药敏试验。为提高培养的阳性率,还可同时接种几种不同的培养基。
检查-病理检查:
若首先临床疑诊真菌感染,但染色或培养(48h)阴性,早期广谱抗微生物治疗无效,则需作巩膜或角巩膜小片状病灶组织切除活检。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包括结膜或角巩膜、表层巩膜和筋膜囊病灶组织。一半送往微生物实验室,将组织碎片放入1ml肉汤中混匀,一滴样本用不同的培养基包括在室温下的血琼脂、SDA、BHI单独培养真菌;另一半浸入甲醛送往病理实验室用PAS、GMS、CFW特殊染色,以确定真菌。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通过裂隙灯、检眼镜等对巩膜、结膜、角膜等进行检查,以了解有无病变及明确病变部位,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染色或培养真菌阳性,典型病例不难诊断。培养或活检出致病性真菌,可明确诊断。由于真菌培养需时较长,而真菌性巩膜炎的视力预后,又决定于治疗开始的早晚,只要刮片发现真菌菌体或菌丝,即可诊断为真菌性巩膜炎,并立刻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果具备条件,应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本病患者因疼痛常可沿三叉神经分支放射到颞侧头部及额部等邻近部位,易被误诊为偏头痛、鼻窦炎,甚至脑瘤等,需警惕。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巩膜炎相鉴别。细菌学巩膜炎是指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巩膜炎症。二者均可有眼红、畏光、流泪、眼痛、视力下降、结膜囊分泌物等症状表现。但真菌性巩膜炎一般眼部刺激症状轻微,病程绵长,药物治疗效果差。鉴别尚需要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之前必须明确诊断。在缺乏实验室证据,没有分离出真菌,最好延迟或不进行抗真菌治疗,因为一些少见的微生物如放线菌、阿米巴、厌氧菌都可引起巩膜炎或角巩膜炎。对真菌性巩膜炎首选药物治疗。如果对巩膜炎或角巩膜炎抗真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组织溶解病变的发展,仍需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临床上理想的抗真菌药应当无毒、广谱及易透入眼组织。抗真菌药物需长期的局部点眼、结膜下注射、口服和静脉滴注。由于缺乏特效的抗真菌药物和药物穿透眼组织较少,限制了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同真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真菌菌株,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目前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二性霉素B、那他霉素多烯类以及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赛普康唑等三唑类。
治疗-相关药品:
二性霉素B、那他霉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赛普康唑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灶。手术为治疗性巩膜或角巩膜切除活检,既切除了感染的局部病灶,又可增加局部抗真菌药物的通透性,提高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对较严重的巩膜炎或角巩膜炎病例,经过适当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可进行巩膜移植和(或)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真菌性巩膜炎的预后一般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本病患者可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若未经及时治疗,随着病变蔓延则可能会引起眼内其他部位的严重,甚至可能造成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后,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有助于保存有用视力。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健康用眼,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居室环境宜安静、凉爽,光线宜柔和偏暗,避免噪声干扰,湿度和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3、畏光、流泪明显者,外出应戴有色眼镜,加以保护。
4、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
5、保持眼部外周皮肤清洁。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烟酒剌激。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避免眼部外伤、避免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等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