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直肠内异物疾病英文名称: rectal foreign bodies疾病概述: 直肠内异...
养生
疾病名称: 直肠内异物
疾病英文名称: rectal foreign bodies
疾病概述:
直肠内异物(rectal foreign bodies)是指非粪物体不能排出体外,存留于直肠内的一种疾病。直肠内异物主要来源于经口、经肛门到达直肠的异物,以及消化道因一些原因形成的异物顺消化道到达直肠。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有肛门直肠疼痛、直肠出血或排便困难等表现。本病一经发现需尽早取出异物,避免异物损伤直肠引起严重并发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直肠
常见症状: 肛门坠胀、肛门疼痛、便鲜血、黏液脓血便、腹痛、排便困难
主要病因: 异物经口或肛门进入体内存留于直肠不能排出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B超、X线、CT、肛门镜、内镜
重要提醒: 发现直肠内异物后需及时就诊,避免异物损伤直肠引起严重并发症。
临床分类:
根据异物来源及进入体内途径的不同,直肠内异物可分为口源性异物、肛源性异物和内源性异物三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该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暂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表明本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有资料显示,本病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
病因-总述:
直肠内异物的来源主要包括经口、经肛门以及患者体内的形成的异常物质,经口和经肛门而发生的直肠异物,可能为患者误服、性癖或他人的恶作剧等原因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1、口源性异物
即经口进入的异物。常见于进食太快;无意识吞入异物(儿童误吞异物);主动吞食(犯罪嫌疑人为逃避制裁)等。
2、肛源性异物
即经肛门进入的异物。常见于性自慰行为;外伤和打架等恶意攻击或损伤事件;外科手术及内镜检查操作中,掉入大肠内的缝针、针头、棉纱等医源性事件,此种情况极为少见;其他意外事件。
3、内源性异物
多为消化道内形成的柿石、毛粪石及食入某些不被吸收的结晶盐类,聚集而成结石。此种异物所占比例甚少。
症状-总述:
由于直肠内异物大小、形状、部位、存留时间不同,异物对直肠损伤程度也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患者可表现为肛门坠胀、肛门疼痛、便鲜血、黏液脓血便、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肛门坠胀和肛门疼痛
由于直肠异物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首先表现为肛门坠胀和肛门疼痛。根据直肠内异物大小、形状,肛门疼痛程度不同。
2、便鲜血及黏液脓血便
具有尖角、锐缘、硬质的异物可刺伤直肠壁血管引起肠道出血。
症状-并发症:
1、肛周感染
异物刺穿肠壁则可并发感染,位于腹膜反折以下者可并发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急性蜂窝织炎。若处理不及时,还将引起肛周脓肿。
2、腹膜炎
异物刺穿肠壁则可并发腹腔感染,如肠壁穿破处位于腹膜反折以上,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3、低位肠梗阻
较大异物容易嵌塞,可致低位肠梗阻,患者可表现为腹胀、肛门受阻感、排便困难等症状。
4、失血性休克
损伤肠壁血管发生大出血时,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烦躁、心率加快、血压低等表现。
就医-急诊指征:
1、已知直肠内有异物;
2、肛门有血液流出;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感到肛门坠胀、疼痛、异物感;
2、便中带血;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发现直肠内有异物者应及时到急诊科或肛肠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家属需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2、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3、您体内的异物存在多久了?
4、您直肠内异物的种类?
5、您是否尝试过自行取出,使用过什么办法?
6、您最近是否进食或误服过坚果、果核、鱼骨、鸡骨等?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目前的诊断明确吗?是什么病?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目前的情况严重吗?会有危险吗?
4、目前临床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吗?
5、治疗后,我会留下后遗症吗?
6、有哪些预防措施?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如无意识吞入异物、肛门塞入异物或不明原因的肛周疼痛、肛门出血、排便困难等应及时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肛门指诊及一般生化检查等可初步判断病情,必要时还会行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进一步了解异物情况来进行最终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生命指征检查
医生首先会了解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热和低血压往往提示可能有感染或大出血。
2、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如果发现肠鸣音降低、不柔或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有肠穿孔。如果异物较大或位置较高,通过腹部触诊可触及。
3、肛门直肠检查
肛门视诊可见撕裂伤、割伤或淤青。直肠指检时,位于直肠中部的异物指检多可直接触及,从而可了解异物的形状、大小、质地;还可了解直肠是否有其他病变,如肛管是否狭窄,以及前列腺大小情况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肛门镜检:利用肛门镜直接观察直肠黏膜颜色,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及异物等,便于了解异物嵌顿的位置、直径、表面、形状等信息。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腹部或骨盆平片一般可确定直肠内异物及其部位。另外,右上胸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说明已出现肠穿孔。X线对大多数金属异物有诊断意义,既可定性又能定位;一些非金属异物,如木棒、塑料及玻璃制品等,辅以钡剂灌肠有助于诊断。
2、超声检查
非金属异物多用此法。探头可深入肛门直肠内探测,也可将生理盐水灌入肠腔后自腹壁探查,通过不同介质的对比,可发现一些非金属异物。
3、CT或磁共振成像
能较好地显示直肠内异物的位置、形状及与直肠、肛管的关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等辅助检查,多可对本病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癌等其他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溃疡性结肠炎
可表现为持续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患者无异物吞服或塞入史,内镜检查可见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黏膜粗糙呈颗粒状、假息肉等。
2、克罗恩病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出现便血. 腹痛、腹泻及腹部包块,伴有发热,多伴体重减轻等。患者无异物吞服或塞入史,钡剂灌肠可见多发性、节段性炎症伴僵硬、狭窄、裂隙状溃疡、瘘管、假息肉形成及鹅卵石样改变等。
3、直肠癌
本病起病缓慢,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可出现进行加重排便困难等症状。与直肠内异物比较,直肠癌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查等有特征性改变,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直肠内异物一经发现,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取出异物。一旦出现肛门直肠损伤引起的严重感染、肠穿孔、肛门出血等应及时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入院后,可能会留置导尿管,观察排尿量,同时减少尿液对伤口的污染。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直肠损伤容易造成严重感染,应联合应用抗生素,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
2、缓泻剂
润滑肠道帮助异物排出。常见药物包括液体石蜡、开塞露等。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液体石蜡、开塞露。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法直肠内异物取出术
(1)患者取截石位,局部麻醉扩肛后,医生戴手套将手指伸入肛门,将粪块和异物一并挖出。
(2)异物取出后,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了解有无肠壁损伤及出血,损伤严重者应予缝合,有出血者,则可压迫止血或缝扎止血。
2、麻醉下直肠内异物取出术
经肛门塞入的异物大都难取,如为玻璃试管、灯泡则易碎,一旦炸裂会形成许多碎片,不易完全清除,并且会造成更大的损伤,治疗这类异物时,需要良好的麻醉(必要时为全身麻醉)后进行异物的取出。
3、内镜下直肠内异物取出术
随着结肠镜的普遍应用和镜下操作技术的提高,大部分异物可以通过结肠镜成功取出。经结肠镜取异物的优点是能够取出距肛门较远的异物,送入抓取器械时也无需将肛门括约肌过度扩张,另外患者无需镇静和麻醉,可以让患者配合作屏气排便动作推动异物下行辅助异物排出。
4、经腹直肠内异物取出术
因直肠异物过大过深,嵌塞时间太长,不能经肛门取出时,或因异物已经发生肠梗阻、肠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应及时采取经腹手术治疗。
5、开放伤口的清创
肛门部如有挫伤及广泛撕裂伤,污染严重,应进行冲洗和彻底清创,剪除坏死及被污染组织,止血。如有括约肌损伤应根据损伤情况予以修补。
治疗-其他治疗:
1、饮食疗法
无嵌塞及梗阻症状的直肠异物患者可根据医嘱选择“三多”饮食,即多饮牛奶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多食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包裹异物;多食粗粮以增大粪便容量和体积,促进肠蠕动,加速异物排出。
2、运动疗法
嘱食入异物者不停地走动或跑动,频繁地变动体位,可促使异物排出。尤其是一些密度大的流体金属(如汞)如停滞不动,可长时间压迫肠壁,导致穿孔引起腹膜炎。运动疗法有利于其加速排出。此法应视患者体内异物的类型及患者的病情进行,并严格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磁吸疗法
对于一些挂在肠壁上的小的金属异物,如缝针、鱼钩等,当采用其他非手术治疗或手法取出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磁铁将金属物体吸出。此法为医疗操作,勿自行采取措施,以免加重肠道损伤。
治疗-治疗周期:
受直肠内异物大小、嵌塞严重程度、治疗时机、治疗方案、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没有具体周期。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保持正确体位
合并大出血时应保持头高脚低位抗休克体位。
2、救治休克
如果出现低血压时,无论是出血引起或严重感染引起,均应予以补液,建立静脉通道。休克发生时,应立即查血常规以估计失血量,并行静脉快速输血,补充血容量,为手术及止血创造条件。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患者一般情况差时,应立即进行各种生化检查及血气分析,如存在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应尽快纠正。
预后-一般预后:
直肠内异物的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时机、治疗方案及患者年龄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一般预后可;如未及时发现可导致休克、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预后-危害性: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肠出血、肠梗阻、休克等情况,严重者,有可能发生死亡。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直肠内异物较小,经运动或饮食调整后可自行排出。
预后-治愈性:
直肠内异物通过积极的治疗可治愈,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
预后-根治性:
直肠内异物经积极治疗,可使异物完全排出。
日常-总述:
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学习本病相关知识并掌握正确护理方法,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合并心理疾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心理辅导工作,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部分直肠内异物患者起病较急,疼痛或异物感明显,常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部分患者由于好奇心或特殊性癖吞服或塞入异物,发现后常因尴尬或被嘲笑,尝试自行取出,失败后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多理解、关心与帮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避免不良嗜好和负面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用药护理:
直肠内异物长期存在或取出时可能导致直肠黏膜的损伤,需遵医嘱短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日常-生活管理:
直肠内异物取出后轻症患者一般没有明显活动限制;注意避免长时间坐位以及再次直肠内异物插入。
日常-病情监测:
直肠内异物取出后应注意观察肛周皮肤淤青肿胀消退情况,以及有无排便困难或便中带血等情况,如肿胀持续不消退,或有排便困难及便中带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进行复查,了解疾病恢复情况;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应依据麻醉和病情而定,局部麻醉的患者术日适当卧床休息,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6小时内平卧。
2、术后24小时内应尽量控制粪便的排出,避免感染。
3、术后伤口灼痛,一般均可忍受。若灼痛较重或肛门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可遵医使用止痛药。
4、术后每日检查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饮食调理:
健康的饮食管理对于直肠内异物患者疾病的控制以及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早期少渣或无渣饮食可减少患者感染疼痛,有利于伤口恢复。
饮食建议:
1、术后恢复期饮食应以少渣或无渣饮食为主,开始应予以无渣饮食可用米汤、藕粉、牛奶、豆腐脑、鸡蛋羹等;之后逐渐过渡至少渣半流食或软食,如米、面、瘦肉、鱼虾、鸡肉、鸡蛋、豆腐等;根据病情恢复至正常饮食。
2、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避免进食太快或大口吞咽。
饮食禁忌:
疾病恢复前尽量避免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一些意外性肛门异物的发生。
1、进食时避免大口吞咽或进食太快。
2、合理使用情趣玩具,避免其滑入肛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