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悬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suspension疾病别名: 胎气上逆、胎...
养生
疾病名称: 子悬
疾病英文名称: gestational suspension
疾病别名: 胎气上逆、胎气上逼、胎上逼心、胎上迫心
疾病概述:
子悬(gestational suspension)为妊娠类疾病。临床以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胸腹胀满,严重时可伴有心慌、喘息气急、烦躁不安为特征。发生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若由于妊娠晚期,腹部膨大而引起的轻微胸闷,呼吸不畅等,产后可自愈;若治疗不当,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发流产,预后不良。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或妊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等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妇科、中医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肝脏、脾脏
常见症状: 妊娠期,妊娠期出现胸腹胀满,严重时可伴有心慌、喘息气急、烦躁不安
主要病因: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
检查项目: 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
重要提醒: 若妊娠中晚期出现胸闷腹胀,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发流产。
临床分类:
1、肝气犯脾
主要表现为妊娠期,胸腹胀满,严重的可出现呼吸急迫,坐卧不安;伴有心悸,肢体乏力,烦躁易怒,饮食减少,打嗝,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
2、肺胃积热
主要表现为妊娠期,胸腹胀满,严重的可出现呼吸急迫,坐卧不安;伴有咳嗽咳痰,痰黄黏稠,口渴口臭,小便色红,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有心脏病史,或呼吸系统感染病史的孕妇。
病因-总述:
子悬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主要机制是气血失和,以致胎气上逆,气机不利,壅塞胸腹而致病。病位在肝脾,与多个脏腑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情志失调
平时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日久伤肝,肝脏疏通调达全身气机的功能失调,气机逆乱,肝气影响脾脏,脾运化食物和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湿浊内生;怀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气夹肝气、湿浊上犯,导致胸腹胀满而发为子悬。
2、饮食不节
平日偏食辛辣、肥腻的食物,肺胃积热,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导致热移胞脉,胎气不和,夹邪热上犯心胸,以致胸腹胀满而发为子悬。
3、禀赋不足
素体阴虚,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导致肝阳偏亢,胎气不和,上犯心胸而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子悬是妊娠中后期出现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胸腹胀满,严重时可伴有心慌、喘息气急、烦躁不安。
症状-典型症状:
在妊娠中晚期发作时,可出现胸闷腹胀、呼吸不畅、烦躁不安、饮食后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急迫、喘息气促、胸胁胀满疼痛表现,甚至可见气逆喘急、胀满疼痛,突然昏倒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畸胎
若治疗不当,疾病后期,体内气血失调,胞胎失养,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出现胎儿畸形,可并发畸胎。
2、流产
子悬后期,体内亏损较重,若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及母体健康,可引发流产。
症状-伴随症状:
常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若出现心慌、唇色紫红,甚至突然昏迷等症状。
以上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到急诊科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胸闷腹胀、烦躁不安,甚至喘急疼痛等表现。
2、或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其他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妇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怀疑有心肺疾病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一般需要检查血常规等项目,建议患者空腹就诊。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胸闷腹胀,烦躁不安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心烦易怒,口苦口干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素体质如何?有心脏病史、呼吸系统感染等病史吗?
7、平时饮食规律吗?有偏食辛辣、肥腻等食物的习惯吗?
8、最近心情如何?睡眠如何?压力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胸闷、烦躁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0、疾病会复发吗?今后怀孕还会出现类似情况吗?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子宫大小与孕期是否相符,胎位是否正常以及切脉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1)医生通常需要使用听诊器进行心肺部及腹部听诊,来初步判断心肺功能及胎儿情况。
(2)医生还需通过血压计、体温计进行血压、脉搏、体温测量,来初步判断患者基本身体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妊娠合并呼吸道感染者血常规可见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
可提示本病有无心率失常或心肌损害,如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肌损害,如心房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可提示有无心脏异常、先天缺损等,用于排除妊娠合并心脏病等疾病。
2、胸部X线
可观察心界有无扩大,以及有无肺部相关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妊娠中晚期,出现胸闷腹胀、烦躁不安,甚至喘急疼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胸闷症状的子烦、子满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1)既往有心脏病史,过去发病情况,诊疗情况,有无心力衰竭史。
(2)妊娠中晩期有情志不调、饮食失节病史。
(3)是否有呼吸系统感染史等。
2、症状
多见于妊娠中晚期,发作时胸腹胀满、烦躁不安,严重者可伴有心慌、喘息急促、劳累后症状加重。
3、检查
心胸部听诊、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妇科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子烦
子烦以孕后自觉心中烦闷,胸脘胀满憋闷为主要表现,并无呼吸急促,胸腹疼痛等症状表现。
2、子满
子满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间,腹大异常、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并且喘息不能平卧。病情比子悬危重。
治疗-治疗原则:
依据胸腹胀满,甚或喘息气急的主证,结合伴随证、舌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标本虚实。治疗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健脾、清肺胃热等法。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肝气犯脾
1、若湿浊上泛,胎气迫肺,喘息不安的患者,可加用茯苓(重用)、葶苈子、瓜蒌皮。
2、若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的患者,可加用厚朴、枳壳、白术、茯苓。
治疗-药物治疗:
1、肝气犯脾
(1)方药:紫苏饮加减。
(2)常用中药:紫苏、陈皮、大腹皮、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
2、肺胃积热
(1)方药:芦根汤加减。
(2)常用中药:芦根、竹茹、陈皮、麦冬、前胡。
治疗-相关药品:
加味逍遥丸、逍遥丸、金匮肾气丸,视病情辩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一般不主张在妊娠期手术,尽可能在幼年、妊娠前、分娩后进行心脏手术。妊娠期必须手术,且手术操作不复杂者,宜在孕12周前进行。手术前后注意保胎及预防感染。
治疗-其他治疗:
1、外治法
取吴茱萸15g,鲜姜30g,捣碎,用酒调敷于足心处。
2、针刺疗法
(1)体针
主穴取公孙、内关、膻中、足三里、太冲,配穴取太溪、照海、三阴交、肾俞、肝俞,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
(2)耳针
主穴取肝、肾、胸、神门,配穴取胃、交感、腹、脑点、大肠、小肠,可每次选2~3个穴位,用毫针常规针刺,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左右耳穴交替使用。
治疗-治疗周期:
子悬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子悬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若辩证得当,治疗及时,病势渐缓,多可消除症状而愈;若治疗不当,病势渐进,严重可导致胎死腹中。一般病证轻者,预后较好;病证重者,预后不良。
预后-危害性:
1、心功能Ⅲ级和Ⅲ级以上,既往有心力衰竭史、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有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心脏病、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患者,孕产期易发生心衰,不宜妊娠。若已妊娠,则应在妊娠早期终止妊娠,以防在孕产期发生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2、若疾病发展,出现心慌、唇色紫红,甚至突然昏迷等症状,部分可影响胎儿发育,严重可引起流产。
预后-自愈性:
若为妊娠后期,胎儿逐渐长大,出现腹部膨大,感觉胸闷、两胁胀痛、呼吸不畅等症状,为正常现象,产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预后-治愈性:
如患者心脏病变较轻,心功能Ⅰ级和Ⅱ级,妊娠后经适当治疗,一般可以承受妊娠和分娩的负担,但须加强孕产期保健,注意监护。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此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再次妊娠时可能再次发生。
日常-总述:
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肝郁气滞的患者,需加强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加重疾病。
2、患者可以和家属朋友多沟通,转移注意力,缓解病情。
3、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不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服药后可静卧休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若腹胀难以服药,中药汤剂可少量频服。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2、做好孕期保健,增加孕检次数,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监测病情。
3、病后可多参加文娱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加分娩信心。
4、病后注意起居规律,劳逸适度,使气机畅达,气顺血和。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胸闷加重,呼吸困难,两胁胀满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救护。
2、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以及监测胎心胎动,防止病情发展。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尤其注意饮食宜忌,勿过食辛辣、肥腻、海腥发物等,不宜过饱、过咸、过甜,戒烟酒。
饮食建议:
1、多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等。
2、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如梅花粥、山楂神曲汤、姜汁炖砂仁、橙子煎等。
3、可食用滋阴养血之品,如枸杞、红枣等泡茶饮用。
4、可取核桃10枚,将核桃打破,连壳煎汤服用。
5、可取萝卜适量,煮浓汁服。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预防措施:
子悬的发生多与情志因素有关,故孕后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以防伤肝,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同时孕前注意固护阴血,及时治疗耗血伤阴的疾病,饮食有节,使气血安和,可控制本病的发生。
1、平时需调摄精神,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和舒畅的心情,避免肝气郁滞而引发疾病。
2、孕后注意休息,起居规律,不宜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重视孕期的身体健康。
3、若有心脏病史或呼吸道感染病史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疾病发展为本病。
4、孕后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辛辣、肥腻的食物,调理脾胃,防止疾病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