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疾病概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是指由于促使头颈突然前屈...
养生
疾病名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疾病概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是指由于促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所致的齿状突骨折,并伴有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和稳定性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疼痛、不稳感、活动受限等症状。本病患者一般不出现严重脊髓受压,经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颈部
常见症状: 颈部疼痛、不稳感、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促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见于促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包括来自头颈后方的打击、屈颈位自高处跌下及撞车时的突然前屈等。如果头颈向前极度屈曲、或向后极度仰伸、或向左右剧烈旋转时,均可引起齿状突骨折。并随着暴力的惯性作用,导致寰枢关节脱位,其中以头颈向前屈曲所致的前脱位为多见。
症状-总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不稳感以及头颈部活动受限。此类寰枢椎脱位脊髓神受压发生率相对为低,且程度较轻。
症状-典型症状:
1、颈痛、斜颈、肌肉痉挛
疼痛多较剧烈,尤以伤后数天以内头颈部呈歪斜状,并拒绝头颈部任何方位的活动。
2、颈部不稳感
即患者自觉头颈部有被一分为二、如折断似的不稳感,以致不敢坐起或站立(自发性者则较轻)。平时喜用双手托住头部。
3、活动受阻
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开口亦感困难。
4、被迫体位
如双侧关节均有脱位时,头颈呈前倾斜位,如是一侧性关节脱位,则头向健侧旋转并向患侧倾斜。
5、其他
脊髓神受压发生率相对为低,且程度较轻。但如暴力过猛,仍可造成颈髓完全性损伤而出现后果严重的四肢瘫痪。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症状-伴随症状:
影响到椎动脉血运时可伴发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胸闷、血压升高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颈痛,头颈部呈歪斜状。
2、颈部不稳感。
3、头颈部活动受限。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骨科,严重者须急诊处理。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限制颈部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是怎么受伤的?受伤大概多久了?
3、有什么其他慢性病吗?
4、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治好后会影响我以后的生活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在外伤后出现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就医时,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X线、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及骨折具体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智、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情况。
2、神经系统检查
(1)感觉系统:医生常用一些器具(如大头针、棉絮或音叉等)触碰患者的皮肤,患者可能会有身体两侧相同位置的感觉不一致的情况,还可能完全没有感觉,或者会让患者触摸一个常见的物体(如钥匙),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说出这个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名称。此检查主要测试患者的痛触觉、温觉及深感觉,并依据减弱或消失的部位来确定截瘫平面。此外,肛周及会阴部痛触觉亦应加以详细检查。
(2)运动系统:医生会用自己的力量使患者的肢体做被动运动(要求患者的受试肢体放松),医生可感觉到患者的肌肉较硬或者被动运动的阻力较大;医生会要求患者做特定的活动(如屈肘),然后医生用手施加阻力,感知患者肌肉的力量强度,以测定患者肌力。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颈椎张口位片:可观察是否存在寰枢椎及齿突骨折、侧块移位、枢椎齿突偏离等。
(2)颈椎侧位片:主要观察寰枢椎是否存在骨折、前后脱位及前后位置关系。主要测量指标包括寰齿前间隙(ADI)和寰枢椎管储备间隙(SAC)。ADI在成年人一般不超过3mm,儿童一般不超过5mm。如果ADI超出此范围则考虑寰枢椎脱位。而SAC一般为18mm以上,低于此值者有脊髓受压的可能。
2、寰枢椎CT扫描
CT横断面扫描加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寰枢椎的位置关系、骨性椎管狭窄及骨碎片情况,可用于评估寰枢椎的骨性解剖结构以及是否存在病理性骨折等。
3、寰枢椎MRI
MRI可判断韧带断裂、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等软组织情况。MRI能直观、清晰地显示出造成寰枢椎脱位的病理解剖因素,并可判断受伤脊髓的位置、形态、损伤的程度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近期的外伤病史,以及颈部疼痛、不稳感、活动受限等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寰椎横韧带损伤的程度、复位的难易、复位后的稳定性及脊髓受压的情况。可采取牵引颈部制动的保守治疗,也可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1、术前适应性训练
适应性训练可提高手术操作适应性和加快术后康复,主要包括俯卧位训练、唤醒试验训练、呼吸咳痰训练、卧床排便训练、颈部制动移动训练、轴位翻身训练、卧位颈肩腰背四肢肌肉锻炼等。
2、手术方式
(1)寰椎复位加内固定术:即从后路暴露术野,将寰椎向后方牵出,并用粗的钢丝将其固定至颈2及颈3棘突上,钢丝最好穿过棘突根部,并酌情于颈1~2之间放置植骨块。
(2)寰椎后弓切除加枕颈植骨融合术:主要用于后期病例,即将后弓部分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而后再行枕颈融合术以保证局部的稳定性。
(3)前路融合术:从前侧方人路达颈1~2椎间关节侧方,以开槽植骨或旋转植骨等方式将其融合之。
治疗-其他治疗:
闭合牵引和复位:在颅骨牵引下先使齿状突复位,而后在略向前屈状态下尽量持续牵引4~6周,再改用头颈胸石膏(前屈位)固定2~3月。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因该椎节处于不稳状态,异常及过度的活动易引起脊髓受压,因此务必保持局部的稳定,尤其是卧床状态下,在不牵引情况下颈部应予以制动。在牵引下可让患者做正常的定期翻身活动。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不伴有严重的脊髓脊髓神受压,故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若暴力过大,造成脊髓完全性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四肢瘫痪,甚至出现呼吸肌麻痹,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治疗可缓解或消除相应的临床症状,但部分的患者经过治疗可能依然会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的发生多为意外,患者及其家属常会出现害怕、恐惧、焦虑、烦躁等症状。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学习了解本病,正确看待疾病,增强面对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
(2)家属应耐心的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并且及时安慰、疏导患者,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渠道发泄出来。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
2、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运动。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2、切口拆线后仍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牵拉,以免切口裂开。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1、注意营养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2、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鱼类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提高自身免疫力。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芥末等。
2、戒烟、减少喝酒,烟酒不利于疾病康复,也容易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3、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以免减慢食物消化。
预防措施:
半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多因外力突然损伤,因此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安全,如遵守交通规则,路途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车祸损伤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