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布氏杆菌红斑疾病别名: 接触性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皮炎疾病概述: 布氏杆菌红斑又称接触性布...
养生
疾病名称: 布氏杆菌红斑
疾病别名: 接触性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皮炎
疾病概述:
布氏杆菌红斑又称接触性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皮炎,是因接触布鲁菌所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多见于兽医等常与感染布鲁菌的动物接触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瘙痒及红斑、风团、丘疹、水疱或脓疱等皮肤损害,一段时间后皮损可自行消退。日常注意避免继续接触患病动物,并根据情况给予合适药物治疗,患者多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瘙痒、红斑、风团、毛囊性丘疹、水疱、脓疱、溃疡
主要病因: 主要因接触布鲁菌后发生超敏反应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斑贴试验、皮肤敏感试验、病理检查、血常规检查
重要提醒: 部分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但若症状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本病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等常与患病动物接触者。
病因-总述:
布鲁菌可在病畜的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死畜的脏器中生存4个月左右,若人接触到病原菌,并对布鲁菌抗原产生高敏感性,则可能会引起超敏反应,从而引起皮炎的发生。
症状-总述:
在接触部位短时间可发生瘙痒、红斑、风团(局限性隆起的扁平斑块样皮肤损害),继而在48小时内出现毛囊性丘疹,部分变成水疱或脓疱,经10~14天皮损消退,留下小的瘢痕。在远离接触部位处可有多形红斑样发疹。若皮肤擦伤处感染了布鲁菌,可发生无痛性溃疡。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因搔抓皮肤引起皮肤损伤,且不注意皮肤卫生护理,可能会引起皮肤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红斑、风团、丘疹、水疱、脓疱、溃疡等损害。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上述各种皮肤损害,可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瘙痒、红斑、风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皮肤损害等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斑贴试验、皮肤敏感试验、病理检查等,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等情况,之后会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抓痕、鳞屑、溃疡、出血、糜烂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必要时还需检查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斑贴试验
此检查是筛查接触变应原的可靠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通常会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并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皮肤变化情况,从而了解机体过敏情况,并明确致敏物质。
2、皮肤敏感试验
医生会对患者用布氏杆菌抗原做试验,检查可为强阳性。此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意义。
3、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变化情况,可了解机体有无感染的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在典型皮损部位切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了解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职业、与病畜接触史,以及瘙痒、红斑、风团、水疱、溃疡等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的检查结果,通常可以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明确病因,避免接触相关物质,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1)皮损无渗液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助于缓解瘙痒不适。
(2)红肿、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氧化锌油。
(3)合并感染时可加用依沙吖啶。
2、系统用药
(1)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以缓解瘙痒。
(2)糖皮质激素:病情较重者,可酌情短期使用此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等。
(3)其他:有时还可同时使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依沙吖啶、苯海拉明、泼尼松、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常可引起多种皮肤损害,若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可影响外貌美观。
2、本病患者常有瘙痒不适,且有时可能继发皮肤感染,影响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的皮损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病情可得到缓解,甚至逐渐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与患病动物的接触,同时注意保持皮损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对皮肤的损害。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接触牛、羊等动物及宠物。
2、保持局部皮损的清洁、干燥。
3、避免热水烫洗、搔抓等对皮肤的刺激。
4、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并清洗衣服。
饮食调理:
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的肉,不喝鲜奶。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下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本病的发生。
1、接触动物时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手套等。
2、避免食用未煮熟的畜肉及乳制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