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臭汗恐惧症疾病英文名称: bromidrosiphobia疾病概述: 臭汗恐惧症(bro...
养生
疾病名称: 臭汗恐惧症
疾病英文名称: bromidrosiphobia
疾病概述:
臭汗恐惧症(bromidrosiphobia)是指患者确信自己的汗有令人讨厌的味道,从而远离他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性格、特殊的生理状态或是既往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也可为偏执狂性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患者会通过闻自身衣物等方式试图证实自身确实存在汗臭味,不愿与他人交往。本病可选择药物、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确信自己的汗腺分泌一种讨厌的臭味,不愿与人群来往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
重要提醒: 本病会导致患者不愿与人交往,影响正常社交。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尚无明确好发人群结论,敏感的个性、既往有精神刺激因素的人群可能发生风险高。
病因-总述:
臭汗恐惧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性格、特殊的生理状态或是既往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尚无明确的证据。本病也可为偏执狂性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
病因-基本病因:
1、性格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等,易发生本病。
2、生理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自身存在神经症,导致异常表现。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的表现(如精神分裂症)。
3、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可能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患者可能既往有被冷落、被伤害等经历。
症状-总述:
臭汗恐惧症患者确信自己的汗腺分泌一种讨厌的臭味,不愿与人群来往,非常苦恼。患者会通过闻自身气味来证明自身确实存在汗臭味,甚至要求医生检查、治疗。患者还会担心他人闻到汗臭味,不与他人交往,有自卑等心理。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生活,严重时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情况出现,但尚无确切的研究证据。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何时出现的症状?
2、症状出现多久了?
3、是否有人说过您有臭味?
4、是否担心与其他人有交际障碍?
5、您有做过什么去消除身上的“臭味”?
6、您有和家人沟通过这个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真的有臭味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应该做什么检查?
4、应该吃什么药?
5、我能够痊愈吗?
6、这些治疗是否有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确信自己的汗有令人讨厌的味道,选择远离他人,而影响正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CT、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疾病征象。还会检查是否可以闻及汗臭味,检查患者有无出汗过多的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判断焦虑等症状的原因。评定量表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2、脑电图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能将脑多数神经细胞活动电位或突触电位的电生理现象进行总和,医生可根据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鼻或咽喉等部位的异常,寻找可能的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表现出现的时间、有无加重,还会询问患者既往有无皮肤方面的疾病,或者生活中是否有被冷落、排挤的经历等,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CT、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臭汗恐惧症可选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医生会针对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尽可能帮助患者克服这种想法。同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异常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仅作为介绍,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苯二氮䓬类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情绪等,有镇静催眠作用。包括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药物。
2、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此类药物可用于治疗伴有抑郁的患者,包括丙米嗪、阿米替林、地昔帕明等。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丙米嗪、阿米替林、地昔帕明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症状通常能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甚至导致其他的精神疾病出现。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不断确认自身气味(闻衣服等),不愿与人交往,影响患者学习、生活,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引起抑郁症等其他疾病。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症状通常能得到缓解,心理摆脱自身有臭味的想法。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必要的生活习惯调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本病属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日常-心理护理:
家属应该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困扰与不稳定情绪,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适当的干预。除此之外,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患者切实地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有利于对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对患者治疗方案的进一步规划,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 患者宜调整个人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参与读书会、兴趣交流会等。
2、 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避免情绪消沉。
3、可在每日出门前冲凉洗澡,增强自信心。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本病患者可避免食用大蒜等味道较重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