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创伤性耳聋疾病英文名称: traumatic deafness疾病概述: 创伤性聋(tr...
养生
疾病名称: 创伤性耳聋
疾病英文名称: traumatic deafness
疾病概述:
创伤性聋(traumatic deafness)是指因各种机械、气压、声波等原因导致的听力障碍。发病后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还可伴耳鸣、眩晕等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还可配合药物治疗,预防感染。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耳
常见症状: 听力下降、眩晕、耳鸣、恶心、呕吐、面瘫
主要病因: 颞骨骨折、气压骤变、噪声、爆炸冲击波、放射线等多种原因皆可造成创伤性耳聋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颞骨CT、MRI、音叉试验、纯音听力计检查、声导抗检测、耳声发射检测、听性诱发电位检测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导致听力严重受损,因而有外伤史的患者应及时尽快就医,积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潜水人员、爆破人员、战士、机场工作人员等。
病因-总述:
颞骨骨折、气压骤变(如坐飞机或深潜时)、噪声、爆炸冲击波等多种原因均可能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创伤性耳聋。此外,放射线和微波辐射等物理因素也可造成耳部损伤。
症状-总述:
创伤性耳聋的常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眩晕、耳鸣等。部分患者还可合并面瘫,或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及头痛、恶心、呕吐(多为喷射性)等颅内高压症状。
症状-并发症:
听力障碍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抑郁症。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耳部检查,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坐飞机或者潜水了吗?
7、最近受外伤了吗?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长久影响听力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眩晕、耳鸣、面瘫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颞骨CT、MRI、音叉试验、纯音听力计检查、声导抗检测、耳声发射检测、听性诱发电位检测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重点对耳内情况进行检查,观察耳内有无鼓膜内陷,了解鼓膜穿孔的位置及大小、鼓室的状态和咽鼓管的通气度。
2、也会常规进行鼻咽检查,查找可能的病因。
3、同时对患者全身情况做初步了解。
检查-其他检查:
1、音叉试验
音叉试验可以初步分析创伤后有无耳聋,并判断耳聋的性质,但缺点是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
2、纯音听力计检查
(1)纯音听阈测试:包括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创伤性耳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气、骨导曲线一致性下降,一般高频听力损失较重,听力曲线呈下降型。严重耳聋患者其曲线呈岛状。也有少数可以呈现低频听力损失为主。若患者合并有听骨链中断等,可表现为混合性聋,气、骨导曲线一般都下降,而且存在一定的气骨导差值。
(2)纯音阈上听功能测试:对于鉴别耳蜗性聋与神经性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声导抗检测
可以客观测试中耳传音系统、内耳功能、听神经以及脑干听觉通路功能。
4、耳声发射检测
耳声发射反映耳蜗,尤其是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中耳传音结构不正常时,比如鼓室积液、积血时,在外耳道有可能记录不到耳声发射。
5、听性诱发电位检测
声波在耳蜗内经毛细胞传导、传入神经冲动,沿听觉通路传到大脑。在此过程产生的生物电位,称为听性诱发电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正常人阈值为0~20dBnHL。创伤性耳聋听性诱发电位阈值升高,严重者最大声刺激无反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颞骨CT
主要用于观察颞骨周围骨质及神经组织的变化,明确是否存在肿瘤、感染等情况。
2、MRI
主要观察颅神经、颅内结构、内听道及内耳结构有无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明确的创伤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以及体格检查等,常可进行初步诊断。之后还需结合颞骨CT、MRI、音叉试验、纯音听力计检查、声导抗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外伤性耳聋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佩戴助听器等,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保存并利用残存的听力,并尽可能地恢复或部分恢复已经丧失的听力。
治疗-一般治疗:
对于听力下降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两周,禁用滴耳液,切忌做擤鼻涕、用力咳嗽以及用力憋气等动作,以减少内耳感染的机会。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建议早期大剂量口服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药物。
2、神经营养药物
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用于营养、保护神经。
3、其他
眩晕明显的患者,可静注高渗葡萄糖或静滴20%甘露醇,也可口服抗眩晕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葡萄糖、甘露醇
治疗-手术治疗:
1、人工耳蜗植入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病人的听觉功能。主要针对高功率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排除内耳严重畸形、听神经缺如的患者。
2、听觉电极脑干植入
蜗后病变致聋者(如听神经病、听神经瘤患者)不宜行人工耳蜗植入,但可以将作用电极直接植入脑干蜗核区,再配合言语训练,可恢复部分听力和言语功能。
治疗-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可选配适宜的助听器,助听器是帮助耳聋患者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需经耳科医师的指导下配用。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外伤性耳聋的预后取决于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等诸多因素。一般来说,听力下降程度越轻,开始治疗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预后-危害性:
1、听力障碍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2、部分患者会产生抑郁等精神障碍。
预后-治愈性:
通过早期积极的治疗,常可保护残余听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部分听力。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改善听力。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听力障碍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自卑、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不吼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尊自爱不自卑,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用耳,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且避免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进入耳内,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声音嘈杂的地方。
6、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发生意外。
7、日常避免做擤鼻涕、用力咳嗽以及用力憋气等动作。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坚果、大豆、花生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糖、花生酱等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芥末、花椒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外伤。
2、乘坐飞机或者潜水时配戴专业耳塞。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