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刺胞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nematocyst dermatitis疾病概述: 刺胞皮炎(...
养生
疾病名称: 刺胞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nematocyst dermatitis
疾病概述:
刺胞皮炎(nematocyst dermatitis)是由刺胞动物蜇伤引起的急性皮炎,少数人可有全身反应。好发于渔民、水产养殖人员等。患者常有皮肤刺痛、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淤斑等多种症状,若病情严重,还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等情况而危及生命。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病情危急者应及时进行抢救,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刺痒、疼痛、烧灼感、水肿性红斑、丘疹、风团、淤斑、水疱、大疱、皮肤坏死、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由刺胞动物蜇伤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显微镜检查、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检查、血压检测、心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不仅会引起皮损及局部不适,有时还可出现严重病变,发生多种全身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如有不适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刺胞皮炎主要见于渔民、海产养殖人员,以及潜水和游泳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7~9月份为高发季节。
病因-总述:
刺胞动物又称肠腔动物,是海洋有毒生物的一大类群,常见有水母(俗称海蜇)、水螅、海葵,以及海胆和珊瑚等,他们大多都有成千上万的刺胞。刺胞是一种囊状的细胞器,是所有刺胞动物赖以捕食和御敌的武器。每一刺胞都有一根卷成螺旋圈状刺丝,当遇袭或受刺激时,刺丝会刺入皮肤并注入毒液,从而引起刺胞皮炎。此外,刺胞随水滴或污泥溅落到皮肤,也可导致皮炎的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皮损呈多样性,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瘀斑等,还常有疼痛等不适。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全身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症状
裸露的肢体在水中被蜇伤后即有触电样刺痛感,约经3~5分钟内,即感到局部刺痒、疼痛或烧灼感。继之皮肤可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样皮损,重者可呈淤斑、水疱、大疱等表现。皮损常在2~3天后开始缓解消退,一般经2周可痊愈。但被水母蜇伤后,局部皮肤通常会发生坏死,且愈合缓慢,遗留疤痕。海蜇蜇伤皮损多呈点状、长条状或地图状,而大型水母蜇伤时,皮疹多呈线状、条带状、鞭痕状,以及缠绕状或锯齿状。
2、全身症状
若全身多处蜇伤,或者被大型水母、毒性强的动物蜇伤,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全身游走性疼痛、呼吸困难、发绀、咳血性泡沫样痰及休克等,有时还可发生死亡。
症状-并发症:
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迟发性高血压、深静脉血栓伴皮肤溃疡、Mondor病(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肺水肿,以及心律失常和肾脏衰竭等病变。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
2、伴面唇重度发绀。
3、伴咳血性泡沫样痰表现。
4、出现意识障碍,甚至休克。
5、出现其它危急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瘀斑等皮肤损害。
2、皮损持续存在,影响外貌美观。
3、伴刺痒、疼痛或烧灼感。
4、伴恶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全身症状。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各种皮肤损害时,应及时去皮肤科就诊;若患者病情严重,症状危急,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医生会对患者的皮损处进行检查,就诊时可穿著方便穿脱的衣服。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
2、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的皮肤丘疹或红斑的?
3、近期发现斑块范围有扩大吗?
4、您有出现皮损处瘙痒、疼痛等症状吗?
5、您有伴随恶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全身症状吗?
6、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7、您出现症状之前是否接触过水母(俗称海蜇)、水螅、海葵、海胆或珊瑚呢?
8、之前有治疗过吗?采用哪种方式治疗的呢?效果如何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病情严重吗?
2、导致结节或者斑块的原因有哪些?还有其他原因吗?
3、现在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4、目前需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治疗呢?
5、需要用药吗?治疗的费用能报销吗?
6、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检查-预计检查:
接触水母等的动物后或不明原因皮肤出现疼痛、刺痒、丘疹、红斑、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皮肤镜检查、病理检查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并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意识、精神状态,之后会对皮肤进行详细观察,以了解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特点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溃疡、糜烂、出血、瘢痕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及有无触痛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
医生会用透明胶纸粘取或用玻片斜刮病人皮疹表面,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通常可看到刺胞结构,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其他
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检查等,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发展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通常会在典型皮损部位取部分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本病组织病理一般表现为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是皮肤科的常用检查之一,能将皮肤放大数倍,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对辅助皮肤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其他检查
有时还可行血压检测、心电图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病变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有无下海及腔肠动物的接触史,以及皮疹的特点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皮肤镜检查等各种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一旦被刺胞动物蜇伤,应立刻进行局部处理,去除黏附在皮肤表面的毒液或触手。发生皮炎后,常根据情况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促进皮损恢复。
治疗-一般治疗:
当发生蜇伤时,可用海水清洗或用毛巾、衣服、泥沙等擦除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和毒液。切勿用淡水清洗,因为淡水能够促进刺胞毒素的释放,从而加重蜇伤症状。必要时可局部敷冰袋,有助于缓解疼痛。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1)外用饱和明矾溶液、5%~10%碳酸氢钠溶液、1%氨水、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局部用利多卡因凝胶等麻醉药物,可缓解瘙痒及疼痛感。
2、系统治疗
(1)对于皮损面积较大、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及时给予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也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2)疼痛严重者,可使用哌替啶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明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氨水、炉甘石洗剂、利多卡因、泼尼松、葡萄糖酸钙、哌替啶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若病情严重且危机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输液或注射肾上腺素等进行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出现死亡。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常可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可能会对日常工作、学习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2、患者皮损多位于暴露部位,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
3、若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预后-自愈性:
部分病情较轻患者的皮损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逐渐缓解、消退,疾病逐渐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保持皮损处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损伤,以免加重感染。同时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1、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2、服用抗组胺类药物者需注意观察有无镇静、嗜睡、全身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症状。服药期间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需要充分保护皮损处,避免二次损伤,加重皮损。
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不要从事剧烈的劳动或运动。
4、日常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免挤压患处。
5、每天需要按照医嘱对刺伤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防止感染。
6、恶心、呕吐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呕吐后使用温水漱口。
7、寒冷、发热患者需要注意添加衣被。
饮食调理:
患者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需要保证营养充足。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3、可进食冬瓜、苦瓜、黄瓜、绿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不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预防措施:
本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1、从事渔业以及捕捞业者,日常应带好手套,穿好防护服。
2、对于可能接触水母(俗称海蜇)、水螅、海葵、海胆及珊瑚的其他人群,如沿海附近居住者、厨师等日常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不要徒手取接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