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蛋白胨性荨麻疹疾病英文名称: peptone urticaria疾病概述: 荨麻疹是由于...
养生
疾病名称: 蛋白胨性荨麻疹
疾病英文名称: peptone urticaria
疾病概述: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蛋白胨性荨麻疹(peptone urticaria)为一种罕见的荨麻疹类型,是由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引起,多在暴饮暴食,并有饮酒、情绪激动后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充血发红、风团,多数患者可自行消退。也可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充血发红、风团、头痛、乏力
主要病因: 主要因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C反应蛋白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合理饮食,避免进食相关致敏食物,维持良好心态,必要时积极就医诊治,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蛋白胨性荨麻疹为一种罕见的荨麻疹,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好发于儿童。
2、有荨麻疹家族史人群发病率较正常人高。
3、多见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人群。
病因-总述:
正常情况下,食物蛋白分解的蛋白胨容易消化而不被或很少吸入血液,但若胃肠道的蛋白酶不健全,或者在一次食用过多的猪肉、海鲜等食物,且同时精神激动和大量饮酒时,蛋白胨可以通过肠黏膜吸收入血而致病。本病的发生属抗原抗体反应,其致病介质为组胺。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1、以前曾患过荨麻疹。
2、以前患过其它过敏性疾病。
3、有荨麻疹的家族史。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充血发红、风团,可伴头痛、乏力。本病通常病程很短,只持续数日,且大部分可能会在数个小时内自行消退。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过敏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喉头水肿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有没有大吃大喝、大量喝酒?
6、您对什么过敏吗?
7、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8、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遗传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6、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饮食后出现皮肤发红、风团、乏力、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行过敏原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等情况,之后会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抓痕、鳞屑、溃疡、出血、糜烂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必要时还需检查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过敏原检查
包括皮肤划痕实验、斑贴试验或点刺试验,可帮助患者了解有无过敏情况,并明确相关致病物质。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其他检查
有时还可能需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等,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荨麻疹家族史、既往过敏史、近期饮食情况,以及皮肤发红、风团的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合理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量饮酒。
2、保持积极良好、乐观心态。
3、避免吃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
(1)一代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具有中枢镇静、抗胆碱能等不良反应。
(2)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此类药物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
2、糖皮质激素
有助于缓解炎症,减轻皮肤发红等症状;如有严重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使用该类药物还可迅速缓解症状,避免不良情况发生。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治疗-相关药品:
苯海拉明、异丙嗪、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泼尼松、地塞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的皮疹有自然消退可能,经过治疗后,多数患者也可获得较好疗效,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出现皮肤损害和不适症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2、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急生命。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的疾病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消失。
预后-治愈性:
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缓解、消退,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打扫卫生。
5、保持皮损清洁、干燥,禁止搔抓,防止发生感染和遗留瘢痕或色素沉着。穿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磨破皮损的风险。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2、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烂面条等。
3、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4、家属应尽量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烹调食物。
5、多喝水,保持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避免吃高蛋白食物。
3、禁止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
2、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大量饮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