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单纯性肝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simple liver cyst疾病概述: 单纯性肝囊肿(...
养生
疾病名称: 单纯性肝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simple liver cyst
疾病概述:
单纯性肝囊肿(simple liver cyst)是肝内具有包膜的液性占位,为先天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属良性病变。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右肝。本病发病隐匿,可无明显症状,若囊肿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黄疸等症状。如无异常可不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出现不适症状或怀疑恶变,也可进行穿刺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数患者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普通外科、肝病科
发病部位: 肝脏
常见症状: 腹部包块、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疼痛、黄疸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肝肾功能、B超检查、CT、MRI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无异常可无需治疗,但若出现不适症状,或者怀疑恶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良性肝脏疾病,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为胚胎时期异常发育形成迷走胆管,最终扩张形成囊肿;也可能与胎儿时期胆管炎,导致肝内小胆管闭塞,远端扩张或肝内胆管变性,局部堵塞所致。
症状-总述:
本病发病较隐匿,生长缓慢,多无明显症状,常于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若囊肿较大,甚至压迫周围组织、脏器,则可能会引起相应症状发生。
症状-典型症状:
1、囊肿较大时,可在肋下触及,表现为上腹部无痛性包块。
2、若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疼痛等症状。
3、若压迫胆道,可导致黄疸,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
4、若囊肿增大压迫肝内静脉,可能会引起下腔静脉高压症,出现腹痛、腹水、下肢凹陷性水肿、肝脾大等。
5、若囊肿压迫膈肌,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等不适。
症状-并发症:
囊肿可能会并发囊内出血或感染,有时还可发生囊肿破裂、带蒂囊肿扭转或胆道梗阻等情况,引起右上腹突发疼痛。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异常腹部包块;
2、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
3、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表现;
4、存在肝脾大、腹水、下肢凹陷性水肿等异常体征;
5、检查发现肝脏异常;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腹部异常包块,可及时去普通外科就诊;
2、怀疑或明确存在肝脏病变,可及时去肝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者检查发现肝囊肿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在询问相关情况后,可能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B超检查、CT、MRI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首先观察患者的面容和精神状态,同时注意患者的呼吸、皮肤等有无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进行腹部检查,了解有无异常腹部包块,同时注意包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情况。
3、叩诊
主要了解是否存在腹水等异常体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肝肾功能损害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此方法方便、快捷、无创,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能帮助明确囊肿的性质,同时还有助于判断是否并发囊内出血等情况。
2、CT检查
能清晰显示肝内囊肿的位置,明确其内容物及囊肿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数目等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3、MRI(核磁共振)检查
也能清晰显示囊肿的情况,且诊断灵敏度高于CT。在其他辅助检查不能完全明确时,可进行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腹部包块、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以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常需与肝包虫病、遗传性多囊肝病、肝脓肿等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肝包虫病
多为多发囊肿,单发囊肿少见。多见于牧区,患者常有与牛、羊接触史。血常规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包虫皮内试验和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诊断困难时,还可以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遗传性多囊肝病
患者常有明确家族史,多为多发囊肿,早期偶见单发囊肿,多合并有肾囊肿。多囊肝和单纯性肝囊肿均可表现为肝脏多发囊肿,但多囊肝为肝脏弥漫多发囊肿,其病因为基因突变。因此通过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
3、肝脓肿
表现为液性占位,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肿大。本病通常急性起病,伴高热、寒战。B超、CT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4、卡罗利病
可表现为肝内多发囊肿,但囊肿均与胆道相通,易出现相关胆道感染症状,可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如无明显症状可不治疗,定期复查了解囊肿情况即可;但若囊肿增大引起不适症状,或者出现囊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怀疑恶变时,则需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囊肿并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腹痛、白细胞升高等症状,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包括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单纯性肝囊肿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存在囊内出血、囊肿破裂、带蒂囊肿扭转以及怀疑恶变情况时,需根据病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肝囊肿开窗术、肝囊肿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囊肿内引流术及腹腔镜肝囊肿手术等。
1、根治性切除术
对于需行囊肿切除患者,由于囊肿位置深在或高度怀疑恶变,可行根治性切除;对于怀疑恶变,不除外肝囊腺癌者,可连同囊肿周围正常肝组织行肝部分切除术或规则性肝切除术;对于位置深在者,可行规则肝切除术。此手术方法损伤较大,需慎重选择。
2、囊肿内引流术
是将肝囊肿与小肠行吻合,实现囊液的内引流。适用于合并胆瘘、囊壁较厚的单纯性肝囊肿。一般多行Roux-en-Y吻合。
3、腹腔镜肝囊肿手术
已广泛用于肝囊肿的治疗。此方法为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常采用囊肿开窗术,也可以完成囊肿切除和根治性切除。但对于位置深在的肝囊肿、巨大肝囊肿、解剖位置复杂的肝囊肿,应慎重选择此方法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有症状或直径大于5㎝的单纯性肝囊肿,穿刺是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入囊腔,抽吸囊液。若囊肿较大,可分次间断穿刺抽取囊液。穿刺治疗可有效缓解单纯性肝囊肿的压迫症状。必要时还可与硬化剂治疗联用,如穿刺抽净囊肿内囊液后,可向肝内注射无水乙醇、米诺环素等硬化剂,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如无异常情况可不必治疗,如有需求,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部分单纯性肝囊肿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不适症状。
2、有时单纯性肝囊肿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机体健康。
预后-治愈性:
经过穿刺或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有一定复发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按时按量用药,定期复查,复诊时间遵医嘱。如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单纯性肝囊肿可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患者可能会产生怀疑、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
2、护理要点
(1)患者向医生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正视自身疾病的发生,减轻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康治疗。
(2)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对于存在消极情绪的患者,应及时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
4、有烟酒等不良嗜好者需严格禁烟戒酒。
5、病情允许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腹部B超或CT,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了解囊肿是否复发。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窒息。麻醉清醒且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患者呼吸和引流及缓解疼痛。
2、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精神意识等情况,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
3、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4、术后6小时禁食水,6小时后可少量进水,待肛门恢复排气后可给予流食,并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清淡易消化为主,可少食多餐。
5、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固定,避免牵拉引流管。家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若有浑浊或颜色变深的情况需及时向主治医生反映。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是先天异常发育所致,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