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hypokalemic and hypochloremi...
养生
疾病名称: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hypokalemic and hypochloremic metabolic alkalosis
疾病别名: 低钾低氯代谢性碱中毒
疾病概述: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Hypokalemic and hypochloremic metabolic alkalosis),是代谢性碱中毒的一种,主要为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过多碱,造成血HCO3-、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并伴有K+、Cl-降低。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语、心律失常、呼吸浅慢、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等。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若彻底去除病因、根治原发病,可以防止本病再次复发;若不及时、积极治疗,会使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语、心律失常、呼吸浅慢、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
主要病因: 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过多碱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测定、心电图
重要提醒: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患者多应积极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轻症患者常无症状或被原发病掩盖,因此未及时治疗或予以重视,加之地区差异、种族差异,流行病学数据较少,难以获得确切的发病率。
流行病学-死亡率:
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动脉血pH为7.55的患者死亡率是45%;动脉血pH为7.65的患者死亡率是8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剧烈呕吐、大量使用利尿剂的患者。
病因-总述:
本病为代谢性碱中毒的一种,临床上代谢性碱中毒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过多碱引起。其中,Cl-和K+的丧失可以导致肾小管HCO3-重吸收过多,而使体内HCO3-增多形成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基本病因:
1、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时H+转入细胞内,肾小管排H+增加,Na+、HCO3-重吸收增多,产生缺钾性碱中毒,多同时伴有Cl-缺乏。
2、胃液丢失
胃液丢失造成一过性碱血症,由于肾小管细胞的Cl-减少,使HCO3-重吸收增加。
3、大量使用利尿剂
排钾性利尿剂使Cl-排出增多,同时细胞外液减少使得HCO3-重吸收增加。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可以通过保Na+排K+,促进H+排泌,造成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病因-危险因素:
剧烈呕吐、胃肠减压、大量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
症状-总述:
轻症患者常无症状或被原发病掩盖;重症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语、心律失常、呼吸浅慢、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等。
症状-典型症状:
1、轻症患者常无症状或被原发病掩盖。
2、重症患者会因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出现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口周及手足麻木;因组织缺氧,出现头晕、躁动、谵妄,乃至昏迷;因低钾血症而出现软瘫、心律失常等;因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呼吸变得浅慢。
症状-并发症: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可并发谵妄、低钾血症。
就医-急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呕吐、腹泻。
2、出现呼吸抑制,呼吸变得浅慢,甚至呼吸暂停。
3、出现心慌心悸,甚至心脏骤停。
4、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妄、昏迷。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应警惕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急诊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多种抽血检查,建议空腹就医。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此次不适症状的?之前有什么征兆吗?
3、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4、您近期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5、您近期是否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呕吐、腹泻?
6、您最近受过什么外伤吗?近期做过手术吗?
7、您有饮酒的嗜好吗?饮酒多长时间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8、您平时会吸烟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目前都有什么治疗方法?
5、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预防?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出现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语、心律失常、呼吸浅慢、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等,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做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心电图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观察患者意识,评估患者有无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
3、观察呼吸,判断有无呼吸节律和频率异常。
4、检查有无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肌腱反射亢进、手足抽搐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pH值大于7.45,HCO3-、实际碳酸氢盐(AB)、碱剩余(BE)、缓冲碱(BB)、标准碳酸氢盐(SB)升高。
2、血电解质测定
K+、Cl-降低,血清Na+正常或升高。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显示低钾和低血钙改变,表现为ST段下降,T波平坦、增宽或倒置,Q-T间期延长。
诊断-诊断原则:
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谵语、心律失常、呼吸浅慢、面部和机体肌肉抽动、手足抽搐等典型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测定、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明确的诊断。此外,还需与其他类型酸碱失衡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呼吸浅慢、烦躁、谵妄、心律失常、肌肉抽动等。
2、相关原发病
当患者已确诊低钾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外科手术后等,应注意本病早期易被以上原发病所掩盖。
3、实验室检查
本病确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HCO3-、AB、SB、BB、BE增加;血电解质示K+、Cl-降低。
诊断-鉴别诊断:
通过计算PaCO2的代偿预计值来与其他类型酸碱失衡相鉴别,如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性酸中毒等。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代谢性碱中毒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发病,消除病因是首要治疗措施。针对低钾、低氯应使用药物补钾、补氯,以纠正碱中毒。
治疗-一般治疗:
1、病因治疗
对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若剧烈呕吐或胃引流引起的本病,应先治疗呕吐或停止胃引流以防胃液进一步丢失,造成碱中毒进展;若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本病,则应手术切除醛固酮腺瘤以根治或使用药物拮抗醛固酮。
2、补钾和补酸
可以使用氯化铵,在纠正碱中毒的同时补充氯化钾,以纠正低血钾症或低氯血症,但肝功能障碍患者不宜使用。轻度碱中毒可使用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其中的CI含量高于血清中CI含量约1/3,能纠正低氯性碱中毒。重症碱中毒患者可给予一定量酸性药物,如精氨酸、氯化铵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补钾类药物
针对低钾,应口服或静滴氯化钾以补钾。
2、补氯类药物
针对低氯,应静滴生理盐水、口服或静滴氯化铵等以补氯。
3、酸性药物纠正碱中毒
发生碱中毒时,血pH值升高,应使用酸性药物以纠正酸中毒,如静滴精氨酸、氯化铵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呼吸抑制
针对呼吸中枢受到抑制,会运用辅助通气,维持呼吸功能。
2、心脏骤停
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及时予以心肺复苏。
预后-一般预后: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若彻底去除病因、根治原发病,可以防止本病再次复发,否则应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及时治疗;若不及时、积极治疗,会使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不及时、积极治疗,会使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
预后-治愈率:
本病治愈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本病根治性与原发病相关,需纠正碱中毒且治愈原发病,才可达到根治。
预后-复发性:
本病与原发病相关,若经纠正碱中毒而原发病并未治愈,则仍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宜积极进行日常护理,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他们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防耽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生活环境安静、整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2、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不能进食者可由鼻饲管注入,保证营养的供给充分。
3、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预防并发症。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可携带既往病历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对治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应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不能进食者可由鼻饲管注入,保证营养的供给充分。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3、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饮食禁忌:
1、避免暴饮暴食。
2、禁烟酒。
3、避免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避免碱摄入过多,应用排钾性利尿药或罹患盐皮质激素增多性疾病时注意遵照医嘱服药,不可滥用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