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蝶窦恶性肿瘤疾病英文名称: malignant neoplasm of sphenoid...
养生
疾病名称: 蝶窦恶性肿瘤
疾病英文名称: malignant neoplasm of sphenoidal sinus
疾病概述:
蝶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 of sphenoidal sinus)是原发于蝶窦的恶性肿瘤,较少见。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可有颅顶、眼眶深部或枕部的顽固性头痛,常向颈后部放射。本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与放疗结合的治疗方案,一般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延长存活时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顽固性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缩小、鼻出血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良性疾病恶性变、外伤等有关
检查项目: 鼻窦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颈动脉造影、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顽固性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在临床中少见,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5~3.66%,其中蝶窦恶性肿瘤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占2.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在25~45岁之间。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经常接触致癌物质、良性肿瘤恶变、放射性物质、外伤、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大部分鼻窦癌的患者,有长期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病史。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使鼻窦黏膜上皮大面积鳞状化生,形成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基础。
2、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长期吸入某些刺激性或化学性物质,如吸烟或空气污染,或镍、砷、铬及其化合物,或硬木屑及软木料粉尘等。
3、良性肿瘤恶变
鼻息肉或内翻性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多次手术,有恶变的危险。此外,鼻硬结病、神经鞘膜瘤、纤维瘤等,也有恶变的可能。
4、放射线暴露
因鼻及鼻窦良性病变而行放疗者,若干年后有可能发生恶性肿瘤。
5、外伤
部分患者有外伤病史。
6、免疫功能低下
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严重抑制,导致细胞免疫和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使细胞的正常调亡过程混乱,突变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癌症的发生。
症状-总述:
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超出筛窦腔后主要表现为颅顶、眼眶深部或枕部顽固性头痛,常向颈后部放射,还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鼻部症状不明显,偶有鼻出血。
症状-并发症:
恶性肿瘤为恶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可能会并发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恶病质。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鼻部检查,建议携带纸巾。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生活环境怎么样?周围有放射性物质吗?
6、您鼻部最近受外伤了吗?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8、您的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遗传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顽固性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鼻窦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颈动脉造影、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及细胞涂片:肿瘤组织及鼻窦穿刺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诊的依据。对于高度怀疑是蝶窦恶性肿瘤但临床不能确诊的情况,必要时需反复采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鼻窦X线
受骨骼干扰较大,不易分辨细节,现在已经少用,在缺乏CT、MRI设备或某些特殊情况下,仍可以使用X线检查,显示鼻窦及周围组织情况。患者可表现为蝶窦腔混浊、扩大、窦中隔消失及蝶鞍破坏等。
2、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是鼻窦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鼻及鼻窦结构、肿瘤的大小、范围、破坏程度、邻近结构等,对疾病的诊断及肿瘤分期有很大意义,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3、鼻窦磁共振成像(MRI)
MRI不受骨骼干扰,对软组织显影优于CT,能准确判断鼻窦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程度,并能详细观察鼻窦周围软组织与淋巴结,有条件者可结合CT做MRI检查,对病变了解更全面。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为患者注射扫描剂后用仪器进行扫描,能够显示肿瘤组织的血流及代谢情况,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定位、转移和判断残留复发等依据。
5、颈动脉造影
观察颈动脉是否狭窄,用于了解蝶窦恶性肿瘤发生后,有无对颈动脉产生影响。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顽固性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蝶窦囊肿、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
诊断-鉴别诊断:
1、蝶窦囊肿
二者均可见蝶窦内占位,但蝶窦囊肿窦腔扩大明显,窦壁有弧形边缘残留,而蝶窦恶性肿瘤无此种征象。
2、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
蝶窦恶性肿瘤与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相似,且晚期肿瘤会侵犯到鼻周围各处,难以辨别原发部位。鼻腔癌患者的鼻腔症状出现早,鼻腔内病变相对严重,常有鼻外形改变。上颌窦癌典型症状主要有鼻出血或血性鼻涕、面部疼痛与麻木感等。通过病史、体格检查、鼻内镜、CT、磁共振成像等可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为恶性肿瘤,治疗目标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多采用综合治疗,如手术治疗和放疗相结合,以摘除肿瘤、抑制肿瘤的生长。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早期患者可经鼻外径路切除筛窦开放双侧蝶窦,摘除肿瘤。
治疗-放化疗:
放射疗法是使用具有辐射性的射线,杀死癌细胞。由于蝶窦位置狭窄且难以寻找,因此放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宜在术前行多次放疗,以限制瘤体生长及扩散。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蝶窦恶性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为恶性肿瘤,后期还可进展为恶病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放疗、手术等治疗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提高生存质量。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为恶性肿瘤,后期还可进展为恶病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定期清洁鼻腔,保持鼻腔通畅,擦鼻的方法要正确,以防把分泌物逼入窦内。同时不要用手挖鼻,以免引起鼻疖等炎症。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环境污染较重、人群密集的地方。
6、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家属可陪同出行。
7、接受放疗的患者注意保护放疗处皮肤,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出现皮损。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遵医嘱按时换药,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2、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4、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5、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6、患者可多吃香菇、木耳、鸭血、动物肝脏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外出佩戴口罩,注意保护鼻部,不用硬物挖鼻,避免外伤。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