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窦性期前收缩疾病英文名称: sinus extrasystole疾病别名: 窦性早搏、窦...
养生
疾病名称: 窦性期前收缩
疾病英文名称: sinus extrasystole
疾病别名: 窦性早搏、窦性期外收缩或额外收缩
疾病概述:
窦性期前收缩(sinus extrasystole)又称窦性早搏、窦性期外收缩或额外收缩,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期前收缩,指窦房结起搏点突然提早发放激动,或激动在窦房结内折返引起的期前收缩,多为偶发,有时可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患者多无明显异常,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律不齐。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胸闷、乏力、头晕
主要病因: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发热、代谢、药物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重要提醒: 窦性期前收缩患者注意避免不规范用药、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以防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窦性期前收缩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
病因-总述:
窦性期前收缩由窦性激动自身所引起,无需房性期前收缩诱发。目前认为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发热、代谢、药物等因素有关。器质性心脏病、不规范用药、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以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病因-基本病因:
在某些情况下,期前收缩可来自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窦性激动沿着窦房结内的环路折返,产生窦性期前收缩。因折返环路缺乏持续性的逆传或前传能力,所以激动折返1~2次后终止。
病因-危险因素:
1、器质性心脏病
如患有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肺源性心脏病等容易发生窦性期前收缩。
2、不规范用药
过量服用洋地黄、肾上腺素等药物可能增加窦性期前收缩发生风险。
3、不良生活习惯
过度精神紧张,焦虑,劳累,长期熬夜,过量吸烟、饮酒或咖啡等发生窦性期前收缩的可能性增加。
症状-总述:
窦性期前收缩患者多无明显异常,或仅出现心悸(轻度的心率增快)、胸闷等症状,发作频繁者可表现为乏力、头晕等。本病无明显的病理意义,但可能诱发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但可能诱发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多尿等症状,少数严重者甚至可出现低血压、晕厥、心力衰竭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胸闷、心悸;
2、伴乏力、头晕;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心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听诊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都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
2、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发作之前都做过什么,比如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
3、感觉在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4、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5、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都进行过哪些治疗?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6、平时有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每天的量是多少?
7、饮食情况如何?是否经常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8、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吗?是否有时间进行锻炼?
9、家人有出现过类似情况或患心脏病的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心脏病变。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进行心脏听诊检查,根据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情况初步诊断心脏病变。患者的心脏听诊常可闻及心律不齐,即在正常心跳节律中,偶尔有心跳提前的现象。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
2、血生化
能够提示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分布、肝肾功能等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能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解剖结构异常等。窦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与同导联的窦性P波完全相同,且这种相同的特征必须在各个导联均存在;
2、联律间期大多固定;
3、提前出现的窦性P波之后的QRS波群多与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少数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代偿间歇等于1个基本窦律周期,称为等周期代偿,即提前出现的P波与其后第一个窦性P波的时距等于基本窦性心律的PP间期。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期前收缩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的心动周期的变化逐渐发生,而窦性期前收缩的心动周期呈突然缩短;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密切关系,心动周期随呼吸逐渐延长或缩短,吸气时频率加快,呼气时频率减慢,而窦性期前收缩与呼吸无关。
2、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与窦性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而窦性期前收缩的P波就是窦性P波;房性期前收缩为不完全代偿间歇,提前搏动至下一个心搏的间隔往往大于一个窦性周期,而窦性期前收缩为等周期代偿间歇,提前搏动至下一个心搏的间隔等于一个窦性周期。
治疗-治疗原则:
窦性期前收缩患者一般无需治疗,应去除情绪激动等因素。如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焦虑不安等症状,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避免情绪激动。
2、避免过度摄入烟、酒及浓茶、咖啡等。
治疗-药物治疗:
1、镇静剂
常用药物如地西泮等。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常用来控制心率,可以缓解患者的心悸,常用药物如普萘洛尔等。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普萘洛尔
治疗-手术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变的患者可酌情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窦性期前收缩患者的预后与病因等因素有关,一般去除精神紧张、不规范用药、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后,症状可自行缓解,预后一般较好。如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其预后与原发病有关。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诱发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出现头晕、多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晕厥、心力衰竭等。
预后-自愈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作频率不高时,可不需要治疗自行痊愈。
预后-治愈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绝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治愈,暂无大样本研究数据。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复发。
日常-总述:
本病的发生与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息息相关,遵医嘱用药,避免过度精神紧张、焦虑、劳累、长期熬夜,避免过量吸烟、饮酒或咖啡,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要有好的心态,注意心平气和,不能着急上火。
2、适当运动,运动方式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步行、骑车、游泳、打乒乓球、羽毛球、广场健康操、太极拳等,注意避免过量运动。
3、戒烟。
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长期熬夜。
5、积极治疗心脏疾病。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应限制钠盐、脂肪、糖分的摄入,另外,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可摄入大量的可溶性纤维。美国饮食联合会报告指出,摄入的膳食纤维越多,胆固醇水平降低越明显。燕麦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效果最好的食物,鱼类富含保护心脏的优质脂肪,因此要多吃。
2、多吃一些富含钾、钙和镁含钠低的食物。如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等,由于钾盐能促使胆固醇的排泄,增加血管弹性,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缩能力。
3、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4、含镁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小米、莽麦面、豆类及豆制品,镁盐通过舒张血管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5、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适中,多补充植物蛋白,如大豆。
饮食禁忌:
1、清淡饮食,控制好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克。
2、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量。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少食用人造黄油。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肾的负担。
3、避免吃含氧化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商店的烤制食品、薯片、饼干、咖啡伴侣以及糕点等。
4、限制糖分摄入。
5、避免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最好戒烟。
预防措施:
本病通过以下方式可预防:
1、积极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肺源性心脏病等容易发生窦性期前收缩的疾病。
2、规范用药,过量服用洋地黄、肾上腺素等药物可能增加窦性期前收缩发生风险。
3、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过度精神紧张、焦虑。
4、避免劳累、长期熬夜。
5、戒烟,少喝酒或咖啡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