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毒品依赖疾病概述: 常说的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非医疗性使用,并在社会上禁...
养生
疾病名称: 毒品依赖
疾病概述:
常说的毒品是社会学概念,指具有很强成瘾性,非医疗性使用,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兴奋剂等药物。毒品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明白使用毒品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毒品依赖患者在心理、精神上产生了迫切的渴求,一旦停用或减少这些药物的用量,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和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象。毒品依赖的相关因素很多,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解释,与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等有关。本病可选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的毒品依赖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长期反复服用毒品、有迫切渴求、停用或减少用量后出现不适症状
主要病因: 与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毒品依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可导致精神症状以及躯体损害,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争取克服对毒品的依赖。
临床分类:
毒品依赖包括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个方面。
1、精神依赖性
它是指多次吸毒后,导致吸毒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对毒品产生了主观渴求或继续使用的欲望。这种吸毒体验常表现为欣快感、陶醉感、梦幻感、麻木感和解脱感等。
2、身体依赖性
它是指反复吸毒后,产生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由于毒品参与了机体各系统的功能调节,成为维持机体功能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建立了病态的机体内环境平衡。一旦减少或停止毒品供应,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家庭成员、小团体中有人使用毒品,自身使用毒品的可能性高。
2、家庭矛盾、过分保护、虐待等容易导致成员使用毒品。
3、吸毒者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如反社会性、情绪调节差、易冲动等。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处于毒品流通通道地区的人群吸毒可能性高。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目前全球吸毒人数持续增加,新生的吸毒者主要是15岁~19岁青少年。
病因-总述:
毒品依赖的相关因素很多,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解释,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相互交织,在毒品的开始使用、持续使用、依赖的形成、复发和康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毒品本身的药理作用也不相同。使用毒品后会有欣快感、陶醉感、梦幻感等感受,让人产生继续使用的欲望。一旦减少或停止毒品供应,会导致戒断症状出现,为较少痛苦感受,患者也会继续使用毒品。
病因-基本病因:
1、社会环境因素
(1)可获得性:毒品的可获得性是物质滥用和依赖的前提,比如“金三角”毒品流通转运站附近吸毒人数日益增加。
(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影响毒品依赖的一大因素。儿童、青少年看到父母或兄长使用药物,就可能进行模仿学习。夫妇一方先吸毒,另一方也容易沾染毒品。如果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关爱,儿童、青少年也有可能从毒品中寻求安慰和解脱。
(3)同伴影响:开始使用药物的年龄往往是发生在青少年,他们是一个亚文化体,有共同的世界观、认知系统,同时鉴别能力较差,价值观念很易受其所在小团体的影响,加上好奇,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或欲与同伴打成一片,或把使用成瘾物质作为成人标志的驱使,虽然开始吸毒的味道并不好受,但均不惜一试。吸毒者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下吸上的。
2、个体素质因素
吸毒者的人格特征有社会病态、反社会、自控能力差、对挫折的耐受力低、不能延迟满足感的获得、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等。有人采用三维人格问卷进行调查,发现药物依赖者有较高的“好奇寻求”。具有较高的“好奇寻求”者有冲动、爱探索、易激动、不守法、易分心等特点。除个性因素外,精神状态也与物质滥用有关。精神创伤、不良生活事件、情绪不稳、抑郁、焦虑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滥用和依赖的产生。
3、生物因素
(1)生物学因素表现在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映不同,比如使用阿片类物质后快感出现的早迟及其强烈程度因人而异,阿片物质的依赖有一定遗传易感性。
(2)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多种成瘾物质产生奖赏效应的深井基础。
症状-总述:
毒品依赖指长期反复服用毒品,使心理、精神上产生了迫切的渴求,以及占有欲望或生理上的适应性。一旦停用或减少这些药物的用量,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和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现象。
症状-典型症状:
患者停药后可出现戒断反应,它是指吸毒形成依赖性后,一旦停用或减少使用毒品,给吸毒者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症状或不良后果,包括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免疫、生殖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和损害性症状,具有如渴求、焦虑、哈欠、流泪、流鼻涕、出汗、困倦、震颤、寒战、烦躁、瞳孔散大、起鸡皮疙瘩、虚脱、休克,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等。
症状-并发症:
1、毒品使用过量会出现相应的中毒表现,不同类型的毒品所引发的症状也不相同,比如昏迷、焦虑、抑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2、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异常症状,甚至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倾向。
就医-就诊科室:
1、对于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患者,应立刻于急诊科就诊。
2、对于病情平稳患者,可及时去精神心理科就医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为避免就医途中出现意外情况,患者外出就医最好有亲友陪同。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不适症状?近期不适有加重吗?
2、您有过吸烟、酗酒、吸毒或服用苯二氮类、阿片类药物等有成瘾作用的药物吗?
3、您服用成瘾物质多久了?每次服用剂量多少?服用成瘾物质的原因是什么?
4、您停用这些物质后,是否经常会有焦虑、精神恍惚、恐惧、紧张、全身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5、您之前接受过治疗吗?如何治疗的?疗效怎样?
6、您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7、您是否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的消极环境?
8、您的亲属中有人曾患有精神疾病或也发生过物质成瘾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毒品依赖?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会有后遗症吗?
6、是否有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7、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护理?
8、我还会复发吗?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长期服用毒品、停用后出现渴求、焦虑、哈欠、流泪、流鼻涕、出汗、困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疾病征象。还会进行基本的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有无异常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判断有无异常表现。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判断焦虑等症状的原因。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既往的吸毒情况,比如开始吸毒的时间、吸毒的频率、使用的毒品类型等,询问患者停止吸毒后戒断症状出现的时间,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吸毒的类型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分为急性期的脱毒治疗以及脱毒后的预防复吸治疗,常选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方式。
治疗-药物治疗:
1、替代治疗
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减少替代药物,直至停用。不同的毒品所选择的替代药物也不相同,比如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可用于阿片类的替代治疗。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2、可乐定、洛非西定
能抑制阿片戒断症状,但对渴求、肌肉疼痛效果较差。
3、氟哌啶醇、地西泮
可用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TS)症状严重者,能特异性阻断ATS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4、苯二氮䓬类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也可选择地西泮等苯二氮䓬类药物,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
5、纳屈酮
能阻断阿片类物质的致欣快效应,消除正性强化作用,可逐渐淡化、减轻乃至消除心理渴求,预防复吸。
治疗-相关药品:
美沙酮、丁丙诺啡、可乐定、洛非西定、氟哌啶醇、地西泮、纳屈酮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急性中毒情况,请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处理,比如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促进排泄、降温、肌肉松弛等。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透析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克服对于毒品的依赖,减少毒品使用。部分患者可能疗效较差,发生复吸。
预后-危害性:
毒品依赖会导致患者持续使用毒品,对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如不控制还可能发生毒品中毒,导致精神症状或是器官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对毒品的依赖,减少毒品的使用。
日常-总述:
患者及家属应加强日常的护理。患者应认识到毒品依赖的危害,增强其戒除的决心,平时多参加有趣的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及康复治疗,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要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同时移走危险物品,避免出现意外伤害。
2、家属要多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遵照医嘱可适当运动。
饮食调理:
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多种维生素,补充优质蛋白,如大豆,鱼类等。
2、少食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饮食禁忌:
1、忌暴饮暴食。
2、忌烟酒,禁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3、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预防措施:
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避免使用成瘾性药物,如必须使用,严格遵照医嘱的剂量使用。
2、不要沾染毒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