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肌腱末端病疾病概述: 多肌腱末端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肌腱末端炎症,常累及5或5个以上肌腱...
养生
疾病名称: 多肌腱末端病
疾病概述:
多肌腱末端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肌腱末端炎症,常累及5或5个以上肌腱末端。临床上常表现为受累肌腱末端疼痛、肿胀、微红等,可累及受累的部位可有骶髂关节、肱骨外上髁、跟腱或跖腱膜附着的跟骨、喙突、髌骨上下极等部位。目前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治愈手段,但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相应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受累部位局部疼痛、肿胀、微红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骨扫描、高分辨率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14~55岁的人群,男性明显居多,男女之比为9∶2。
病因-总述:
多肌腱末端病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此外,感染与细胞因子失调等因素与本病发生或发展有一定关系。
症状-总述:
本病多为急性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多个肌腱末端部位的疼痛,受累的部位可有骶髂关节、肱骨外上髁、跟腱或跖腱膜附着的跟骨、喙突、髌骨上下极、胫骨粗隆、肩胛冈下、桡骨末端、股骨大粗隆、髂骨嵴和髂棘、肋骨与软骨的连接处、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棘突等。有的患者可伴发腹泻、结膜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
症状-典型症状:
1、受累的肌腱末端局部疼痛,大多数为中度痛,少数疼痛严重,影响活动。且几乎所有患者夜间均有疼痛表现。
2、受累的肌腱末端局部可见肿胀、微红、触诊微热,触痛极为明显。
3、受累的肌腱末端达5~20个。少数患者伴发少关节炎或单关节炎,下肢关节比上肢关节多见,但均为自限性,通常在1周~2个月消退。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腹泻、结膜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筋痛、肌腱痛;
2、影响关节活动;
3、多关节受累;
4、伴局部红肿、压痛;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骨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
2、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疼痛主要出现在哪些部位?
4、您的疼痛是突然出现的吗?
5、您还有其他症状吗?有伴随关节炎吗?
6、影响您的症状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7、您的亲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人吗?
8、您有使用过什么药物治疗过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
5、需要手术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肌腱末端处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骨扫描、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医生会触压患者疼痛的部位,从而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有时医生会从肱骨外上髁、髌腱或跟腱附着点等处活检取材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了解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病理大体可见组织增厚、变硬、发黄、水肿和肉芽形成等变化。组织学改变有单核细胞浸润的肉芽组织,小血管增生,纤维化或化生的组织及慢性肉芽组织形成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本病所见的放射线学改变无特异性,无骶髂关节炎征象。
2、骨扫描
在炎性肌腱末端显示活性增加的放射性浓集现象。
3、高分辨率超声检查
在肌腱附着点最常见的改变为水肿,而其中一半患者在临床无症状。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多处积极末端受累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关节滑膜炎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Shichikawa等提出的多肌腱末端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1、肢体或躯体至少有5个部位的肌腱末端有自发痛和触痛,其部位如喙突、肱骨外上髁、骶髂关节、髌骨下方、跟腱在跟骨附着点,及胫骨粗隆等;
2、1个或多个肌腱端肿胀;
3、无全身性炎症及X射线片骶髂关节炎表现;
4、排除脊柱关节病中所属的任何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与关节滑膜炎区别开。前者只有局限的轻微肿胀或无肿胀,压痛点却极为明显,邻近的关节无肿胀和压痛,以及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均无障碍,只是为了避免关节活动时引发肌腱末端疼痛加重,患者常呈制动状态;后者因关节滑膜炎而出现关节肿胀、积液、触痛和运动障碍,但其附近肌腱末端并无异常。
治疗-治疗原则:
因病因暂时未明,多肌腱末端病目前无法治愈。多通过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以纠正关节病变。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可控制炎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为双氯芬酸、阿西美辛或舒林酸等。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也可选择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此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免疫抑制剂
若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等。
4、生物制剂
还可使用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5、抗生素
若患者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治疗-相关药品:
双氯芬酸、阿西美辛、舒林酸、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当患者有关节出现畸形时,可进行矫形手术。
2、当患者关节受累严重时,可进行关节置换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目前无法治愈,但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伴发关节炎,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患者伴发的关节炎,均为自限性,通常在1周~2个月消退。
预后-治愈性:
经正规治疗,可改善相应临床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同时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缓解,若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长期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应注意监测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3、使用免疫抑制时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饭后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以免口腔感染。
4、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足量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对患处进行按摩,可起到放松肌肉的效果,能减轻一些疼痛。
2、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3、有些患者因疼痛不愿下床走动,此时需要定时翻身,避免形成压疮。
4、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患者需要适当进行活动,可进行瑜伽、太极等运动。
5、伴有结膜炎患者需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
6、患者需要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刷刷牙,饭后漱口。
饮食调理:
患者日常需要多补充水分,食用富含优质蛋白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应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饮食建议:
1、多饮水,尤其是伴有腹泻、口腔溃疡的患者。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含锌的食物,有利于口腔溃疡愈合,也帮助机体补充维生素。
3、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1、禁烟、禁酒,减少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2、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禁食油腻、油炸食物,如肥肉、炸鸡、烧烤等食物,以免加重腹泻者的肠胃负担。
4、避免进食坚硬、尖锐食物,如坚果、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几点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日常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4、有本病家族史者有备孕需求时可进行相关遗传学咨询。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