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恶劣心境疾病英文名称: dysthymia疾病概述: 恶劣心境(dysthymia)是一...
养生
疾病名称: 恶劣心境
疾病英文名称: dysthymia
疾病概述:
恶劣心境(dysthymia)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病程常持续两年以上,患者大部分时间内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精力不足或疲劳、自尊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难以做决定及感到绝望,期间患者可出现部分缓解,但缓解时间不长(通常不超过两个月)。本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不明,部分患者的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或暴食、失眠、嗜睡、疲劳、自尊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感到绝望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导致患者自杀,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恶劣心境是常见的心境障碍之一,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女性多于男性,两性比例接近2∶1。
病因-总述:
恶劣心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涉及的方面较多且复杂,可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心理因素
恶劣心境的患者往往其自我评价过分依赖于他人的赞扬、承诺、关注以及来自他人的关爱。因此,当这种过分涉及他人的人际关系疏离或终止时,患者随之就会产生抑郁。人格测试通常可以发现这类患者的人格结构有紊乱。
2、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高于常人。
(2)生理因素:患者可能存在神经递质功能和内稳态功能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神经环路异常等,可能与发病有关。
3、社会环境因素
患者生活中一些重大的刺激性事件,如亲人去世、婚姻破裂、父母离异、工作不顺利、退休、欠债、长期患病等,都会令患者产生压力,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总述:
恶劣心境患者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和自信不足,或自感缺陷悲观绝望和无助,普遍丧失兴趣和快感,社会性退缩,慢性疲倦和乏力,有罪感,忧思过去。主观上感到易激惹和特别愤怒,动力、效率和创造力下降,思维困难(表现为注意力减退、记忆下降、犹豫不决)。在儿童,恶劣心境障碍通常导致社交活动及学校内交往活动障碍,这些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显得易激惹、悲观、任性、抑郁和自我评价低及社交技能较差。患者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患者的病程常持续两年以上,期间患者可出现部分缓解,但缓解时间不长(通常不超过两个月)。
症状-并发症:
1、部分患者的病情加重,可出现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功能严重受损。
2、患者可出现妄想、幻觉、抑郁性木僵等并发症。
(1)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贫穷或灾难迫在眉睫的观念,自认为灾难降临负有责任。
(2)幻觉多为听幻觉和嗅幻觉。听幻觉常为诋毁或指责性的声音,嗅幻觉多为污物腐肉的气味。
3、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自杀行为。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近期您的生活有什么重大变动吗?工作压力大不大?
3、您的家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4、您之前有过其他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你进行过哪些检查?
6、疾病中间有过好转吗?
7、您家里人有过类似症状过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恶劣心境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有风险吗?
6、做这个治疗贵吗?我将尝试多少个疗程?
7、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8、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哪些治疗?
9、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持续2年以上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或暴食、失眠、嗜睡、疲劳、自尊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多种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判断可能的原发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睡眠脑电图
部分恶劣心境患者有早醒、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等睡眠障碍,通过睡眠脑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
2、脑电图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能将脑多数神经细胞活动电位或突触电位的电生理现象进行总和,医生可根据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
3、精神评定量表
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缓解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的精神疾病病史,询问患者发病前后有无生活应激事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年,在这2年里,如果有正常心境间歇期,则间歇期不长于几周;
2、无轻躁狂发作;
3、在2年内,其抑郁的严重程度和病程达不到或很少能达到复发性轻度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治疗-治疗原则:
恶劣心境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心理治疗方式较多,具体医生的建议为准。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
(1)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和多塞平,主要用于抑郁发作的治疗。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抗胆碱能、心血管和镇静等方面,常见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率改变和嗜睡等,还可诱发躁狂发作。
(2)四环类抗抑郁药有马普替林,抗抑郁作用与丙米嗪相同,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口干、嗜睡、视物模糊、皮疹和体重增加等,偶可引起癫痫发作。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主要包括异丙阱、苯乙胼、吗氯贝胺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目前用于临床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偶尔出现皮疹,在少数患者中可能诱发躁狂。
4、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主要包括盐酸文拉法辛及盐酸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失眠、盗汗、嗜睡及头晕等;度洛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食欲增加及体重增加,少见有心悸、低血压和皮疹,偶见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5、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主要有米氮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口干、食欲增加及体重增加,少见有心悸、低血压和皮疹,偶见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6、其他
如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瑞波西汀等。
治疗-相关药品:
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异丙阱、苯乙胼、吗氯贝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瑞波西汀。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缓解甚至恢复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可能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消除。本病有复发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日常生活自理、社交、职业技能等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妄想、幻觉、抑郁性木僵等并发症出现,病情重的患者可能有自杀行为。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风险。
日常-总述:
恶劣心境易复发,需要长期的控制、治疗,患者和家属可以一起学习恶劣心境相关疾病方面的知识,了解自己的疾病以及如何防止复发等。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易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或暴食、失眠等症状,家属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平静的心态。家属还应该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了解现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自杀倾向应该特别注意,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患者可以多与康复良好的病人进行交流,相互鼓励。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并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恶心、腹泻等等,一旦出现相关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尽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然后帮助患者恢复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2、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状态良好时,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
4、患者可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定期复查,复查时要携带相关的病历以及资料。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2、可少吃多餐。
3、可根据患者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内容。
饮食禁忌:
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