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耳前庭功能受损疾病英文名称: impaired vestibular function疾...
养生
疾病名称: 耳前庭功能受损
疾病英文名称: impaired vestibular function
疾病概述:
耳前庭功能受损(impaired vestibular function)是指半规管、球囊和椭圆囊等前庭器官的功能受到损害。耳前庭位于内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前庭系统疾病可导致平衡功能障碍,而与前庭系统相关的疾病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前庭系统功能,常见的致病因素为外伤、疾病和药物等。耳前庭功能受损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眩晕,还可伴步态不稳、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耳、头部
常见症状: 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步态不稳、听力减退
主要病因: 主要与外伤、疾病和药物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平衡功能检查、眼震检查、耳石器官及其神经通路检查、纯音测听、颞骨CT、MRI
重要提醒: 耳前庭功能受损患者应避免从事于驾驶或高空作业等工作,以免工作时眩晕发作,出现危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耳前庭功能受损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较男性易感。
病因-总述:
耳前庭功能受损的病因复杂,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于耳部,都有可能损伤前庭功能。此外, 某些疾病或药物因素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外伤
(1)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于耳部,常见如交通事故、摔伤、钝物撞击、器械伤、枪击伤、压力伤(如掌击耳部、爆破、炮震、放鞭炮、高台跳水及潜水等),皆可导致迷路损伤或破裂,从而造成前庭功能损伤。
(2)医源性损伤:进行耳部手术(如取耵聍、外耳道异物等)时,操作不当也可导致前庭功能损伤。
2、疾病因素
(1)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中耳梅毒等。
(2)中耳炎症、结核、肿瘤等也可破坏骨迷路,最终引起前庭功能损伤。
3、药物因素
误服某些药物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制品,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链霉素是抗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但有的患者由于发生明显的前庭损害毒副反应,不得不中途停用。
症状-总述:
耳前庭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为眩晕,可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迟缓、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听力减退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若不及时处理,患者还可能并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耳部检查,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感冒了吗?
7、最近耳朵受外伤了吗?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影响听力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平衡功能检查、眼震检查、耳石器官及其神经通路检查、纯音测听、颞骨CT、MRI等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平衡功能检查
静态或动态姿势描记、平衡感觉整合能力测试以及步态评价等。
2、眼震检查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不随意的节律性运动,简称眼震。可通过一般检查和眼震电图描记法进行检查。前庭性眼震多由交替出现的慢相和快相运动组成。
3、耳石器官及其神经通路检查
前庭肌源诱发电位是人类前庭耳石器经强声刺激后,经反射通路,在收缩紧张的肌肉表面记录到的一种短潜伏期反应。该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听神经瘤及人工耳蜗植入后等导致的外周前庭损伤的评估。
4、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听力功能,并监测患者听力改变的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颞骨CT
主要用于观察颞骨周围骨质及神经组织的变化,判断内听道是否狭窄以及占位性病变;明确是否存在肿瘤、感染等情况。
2、MRI
主要观察颅神经、颅内结构、内听道及内耳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内耳异常改变,并排除部分肿瘤性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典型表现,以及平衡功能检查、眼震检查、纯音测听、颞骨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诊断为耳前庭功能受损。
治疗-治疗原则:
耳前庭功能受损的病因复杂,治疗的重点在于尽快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并配合使用前庭神经抑制剂、银杏叶提取物、抗胆碱能药物、血管扩张药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改善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性前庭神经切断术。
治疗-一般治疗:
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症状缓解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治疗-药物治疗:
1、前庭神经抑制剂
可以帮助控制眩晕急性发作,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苯拉海明等药物。
2、银杏叶提取物
静脉滴注,可改善内耳局部血液循环。
3、抗胆碱能药物
主要用于缓解眩晕症状,常用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药物。
4、血管扩张药及钙离子拮抗剂
可以改善内耳血供、平衡双侧前庭神经核放电率以及通过与中枢组胺受体的结合,达到控制眩晕发作。常用药物有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尼莫地平等。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苯拉海明、银杏叶提取物、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氟桂利嗪、倍他司汀、尼莫地平
治疗-手术治疗:
前庭神经切断术:旨在去除前庭神经传入,手术会破坏前庭功能,对听力可能会产生影响。适用于顽固性眩晕,以及经药物治疗无效者。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耳前庭功能受损的预后主要与患者能否及时治疗有关,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目前很难完全治愈。
预后-危害性:
1、眩晕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还可能发生跌倒等意外。
2、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积极地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目前很难完全治愈。
预后-根治性:
本病目前很难根治。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用耳,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进行跳伞、游泳、潜水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进入耳内,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声音嘈杂的地方。
6、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发生意外。
7、患者日常减少戴入耳式耳机,并不要使用耳机过长时间。
8、患者应随天气变化添减衣物,防止感冒。
9、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前庭康复训练。
10、选用合适的枕头,保护好颈椎。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三个月后复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坚果、大豆、花生、黑芝麻、酸枣仁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高盐、高糖、高脂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保护耳朵,避免外伤。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