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反应性精神病疾病英文名称: reactive psychosis疾病概述: 反应性精神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反应性精神病
疾病英文名称: reactive psychosis
疾病概述:
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 psychosis)是因剧烈的或者持久的精神紧张、精神创伤引起的精神活动异常。本病以明显的妄想或严重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兴奋、反应性木僵、反应性抑郁、反应性偏执等。反应性精神病以心理治疗为主,也可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兴奋、反应性木僵、反应性抑郁、反应性偏执等
主要病因: 由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
检查项目: 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伤人、自伤行为,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青年人、女性多见。敏感、多疑、懦弱者易发病。
病因-总述:
反应性精神病由剧烈或持续的精神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如火灾、地震、亲人去世、持续的内心矛盾、手术等,此外还与患者的性格特征、躯体因素等有关。
精神刺激的强度,除事件本身的性质外,还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刺激的感受性或耐受性,超过了限度才会引起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
病因-基本病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急剧的精神刺激因素常是使患者惊恐或其有威胁性意义的事件,如火灾、水灾、地震、车祸、亲人突然死亡、战时的轰炸、火器威胁、白刃搏斗等。持续的精神紧张、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绪负担,长期的隔离等亦可导致过度悲伤、懊丧和内心痛苦。精神因素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造成患者的强烈怀念情绪反应,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其行为与思维受病理情感的支配下而呈现出各种精神症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2、性格特征
敏感、多疑、懦弱者易发病。
3、躯体因素
在重病慢性躯体疾病之后、过度疲劳及女性的月经期、产褥期等躯体功能削弱的情况下易发病;患者的内心冲突程度又与其心理社会背景(如文化教育程度、爱好、愿望、价值观念等)有关;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者易发病。
4、术后反应性精神病
是指手术时麻醉复杂,手术创伤大,内环境和代谢紊乱、药物的毒副作用显著而常常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神经系统并发症中,癫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为在手术后1~2周出现骨骼肌抽动,不能控制的肌痉挛,全身肌肉强直等。
症状-总述:
本病有急性反应性精神病与持续性反应性精神病两种类型。急性反应性精神病在突然和剧烈精神刺激后24h内发病,常表现为: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兴奋、反应性木僵。持续性反应性精神病多由长期持续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病程经过较长,主要为反应性抑郁、反应性偏执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反应性意识障碍
以意识朦胧为主,对周围事物感知不清晰,情绪悲愤、惊恐、激动等,亦可出现冲动行为,并与应激事件有关的人物相联系,事后不能回忆或有部分回忆。
2、反应性木僵
以不言、不动为主要症状,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
3、反应性兴奋
以行为兴奋为主症,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无目的的逃避、奔跑、出走,有的表现为嬉笑、话多,甚至殴人毁物。
4、反应性抑郁
以情绪低落、精神活动抑制为主,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对生活或事物丧失兴趣与自信,甚至出现消极情绪、自杀企图或行为。
5、反应性偏执
以被害妄想为主,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有牵连观念,认为周围人在议论、指责或讽刺自己,甚至怀疑受到监视跟踪或迫害。怀疑的内容和对象围绕精神创伤体验,无泛化倾向,伴有生动的情感体验,有的可有幻听或幻视。
症状-并发症:
精神刺激可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生理应激反应,患者可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瞳孔散大、出汗、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状。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需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主要表现为哪里不舒服?
2、您的这些不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会反复出现吗?
3、您之前是不是经历过一些特殊的事件?
4、您愿意谈一谈这件事吗?
5、您会经常做梦吗?
6、您对您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有过自杀的想法吗?
7、您既往有过什么精神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有风险吗?
6、做这个治疗贵吗?我将尝试多少个疗程?
7、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8、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哪些治疗?
9、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在精神紧张性刺激后出现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兴奋、反应性木僵、反应性抑郁、反应性偏执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选择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疾病征象。还会进行基本的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有无异常表现。
检查-其他检查:
1、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判断焦虑等症状的原因。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2、脑电图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能将脑多数神经细胞活动电位或突触电位的电生理现象进行总和,医生可根据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近期有哪些刺激事件,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偏执性精神障碍
临床上也以妄想为主要症状,情感较协调,人格相对保持较完整。但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妄想产生与精神因素关系不密切,妄想内容无现实基础,病程较长,病前人格背景有一定的缺陷等均有助于鉴别。
2、抑郁症
情绪低落往往与应激因素关系不明显,情绪低落的同时往往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病情有昼夜的节律变化,抑郁情绪较重,有较重的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或虚无妄想,并有自杀念头或行为。有反复发作或躁狂发作史,阳性家庭史等可资鉴别。
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妄想特点为荒谬离奇、脱离现实、妄想不系统结构不紧密、有泛化倾向,并伴有明显的思维联想散漫、逻辑障碍;此外还存在着情感平淡与不协调,行为怪异,病程迁延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参照既往病史和病前人格特点等较易与反应性精神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反应性精神病是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因此在治疗时应以心理治疗为主,也可根据患者病情辅以必要的精神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对兴奋、激越和幻觉妄想患者,如反应性偏执等,可选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
2、对焦虑、抑郁症状为主者,可采用抗焦虑药(地西泮、阿普唑仑)和抗抑郁药(多塞平、阿米替林),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地西泮、阿普唑仑、多塞平、阿米替林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变,并经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通常反应性精神病的预后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兴奋、木僵、抑郁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伤人、自杀等行为。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日常中患者应多与家人或朋友沟通,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可多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来振奋精神,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出现精神疲惫的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在接触到与刺激有关的事件后,常会出现抵触、回避甚至情绪激动。身边的好友和家人可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尽量避免提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防止刺激患者。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精神充沛。
2、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可参与些户外活动,帮助患者适应社会。
日常-病情监测:
本病患者可能会有自残或自杀的倾向,家属平时一定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要及时阻止并就医,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一些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饮食禁忌:
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对于经历重大事件的人群,及时的给予心理疏导,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