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放射性心包炎疾病英文名称: radioactive pericarditis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放射性心包炎
疾病英文名称: radioactive pericarditis
疾病别名: 放射后心包炎、放射所致的心包炎、照射后心包炎
疾病概述:
放射性心包炎(radioactive pericarditis)又称放射后心包炎、放射所致的心包炎、照射后心包炎,是肿瘤放疗时的射线对心包可造成的损害,常见于乳腺癌、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放射性心包炎的发生与放射源的种类,照射的时间、剂量、范围、方式及患者的年龄等有关。放射性心包炎可发生在放疗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也可被基础病或化疗反应所掩盖,表现为急性心包炎、伴心脏压塞的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积液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发热、心前区疼痛、厌食、恶心、呼吸困难、咳嗽
主要病因: 放射治疗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CT、心电图、心包穿刺
重要提醒: 放射性心包炎患者可能合并其他部位损害,应积极治疗,避免影响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乳腺癌、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
病因-总述:
放射性心包炎是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放射源的种类,照射的时间、剂量、范围、方式及患者的年龄等有关。
症状-总述:
放射性心包炎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也可被基础病或化疗反应所掩盖,表现为急性心包炎、伴心脏压塞的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积液、渗液缩窄性心包炎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心包炎
放射治疗期间或放射治疗后较短时间出现的可表现为急性心包炎,患者常有发热、心前区疼痛、厌食、全身不适、心包摩擦音和心电图异常等表现。
2、慢性心包渗出
放射治疗后1年内或数年后出现的可表现为慢性心包渗出,患者常有无症状性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在数月或数年内逐渐消退,部分患者呈慢性大量心包积液,伴有不同程度心脏压塞,如恶心、呼吸困难、咳嗽等。
症状-并发症:
1、缩窄性心包炎
病程长者可出现心包缩窄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胸痛、腹胀、下肢肿胀、疲乏、食欲不振等。
2、放射性心肌损害
放射治疗有时可损伤心肌,致心肌间质纤维化,瓣膜增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炎,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内小动脉纤维变性增厚,可伴有心内膜纤维化或弹力纤维增生,心肌纤维化,亦可发展成限制型心肌病。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需于心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以前有过心脏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4、您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吗?
5、您还有其他疾病吗?怎么治疗的?
6、您接受放疗多久了?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时放疗引起的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心前区疼痛、厌食、恶心、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CT、心电图、心包穿刺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心脏的形态、大小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2、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等。
检查-病理检查:
心包穿刺检查可以明确积液的性质,而且抽出心包腔内的积液,可以减轻心包腔的压力,减轻心脏的负荷。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可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患者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
2、CT
CT可显示心包积液,虽不能辨别脏层和壁层心包,但能清楚显示心包增厚的程度及部位。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放射治疗史,出现发热、心前区疼痛、厌食、恶心、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CT、心电图、心包穿刺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放射性心包炎无症状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治疗。大量心包积液者可酌情选择心包穿刺或心包切除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2、激素
严重顽固疼痛和威胁生命的心包积液可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布洛芬、地塞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1、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或为明确诊断进行组织学检查需做心包穿刺术。
2、反复大量心包积液,严重渗出-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放射性心包炎的预后与发病缓急、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一般损伤较轻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损伤较重者,可发生心包渗出、心包填塞,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等并发症,常合并放射性心肌损害,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缩窄型心包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本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休息,坚持用药治疗。同时保持精神愉悦,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为放疗并发症,患者多为恶性肿瘤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
2、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者,需注意有无胃肠道反应、出血等副作用。
3、患者在使用激素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果有任何不良表现需及时和医生沟通。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者,家属可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前倾坐位以缓解症状。
2、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3、经常卧床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按摩受压部位。
日常-复诊须知:
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注意切口的清洁干燥,如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术后注意卧床休息,之后根据自身情况下床活动,但应避免活动量过大,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猪肉、大豆、新鲜蔬菜和水果。
2、少食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
3、水肿的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4、禁食油腻、辛辣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