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疾病英文名称: atrial tachycardia with...
养生
疾病名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疾病英文名称: atrial tachycardia with A-V block
疾病概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tachycardia with A-V block)是指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存在的一类房性心动过速。其临床少见,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多数发生于洋地黄中毒时,少见于正常人。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加重、洋地黄中毒等,进而危及生命。处理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发绀、恶心、呕吐、黄视
主要病因: 洋地黄中毒
检查项目: 心电图、电解质测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电生理检查、食管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心率由快逐渐减慢,常提示病情改善。如果心率由慢而规则突然转为快而不整,或心力衰竭再度显著加重时,应高度警惕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应及时测定血钾。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临床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使用洋地黄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
病因-总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病因为洋地黄中毒。此外,其他药物、低钾血症和某些器质性心脏病等也与其有关。还有一部分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
病因-基本病因:
1、洋地黄中毒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的过程中,特别是洋地黄过量者,容易发生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2、疾病因素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和低钾血症,是引起本病的又一大原因。
3、其他药物
有报道称,奎尼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药物也与其发生有关。有报告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偶可由心房扑动在服用奎尼丁过程中,由于心房率减慢而转变形成。
症状-总述: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由洋地黄中毒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表现3种表现形式。
症状-典型症状:
1、心力衰竭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等心力衰竭症状,经洋地黄治疗曾一度好转,然后又再度显著加重。
2、心律失常表现
在使用洋地黄的过程中,心率一度减慢,然后又突然加快并转为节律不整。
3、洋地黄中毒表现
常会出现其他一些洋地黄中毒表现,如恶心、呕吐、黄视(看物体时如同蒙了一层黄色玻璃,带有黄色的现象)等。
症状-并发症:
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心血管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症状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什么原因会导致症状的加重或减轻?
4、您有心脏疾病吗?
5、您近期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您的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我的症状?
3、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7、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呢?
8、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心脏听诊等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根据情况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电解质测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必要时,还可考虑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食管电生理检查等有创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使用听诊器在患者心脏听诊区域依次听诊,以了解有无心音改变及心脏杂音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通过电解质测定,可以帮助了解是否存在低钾血症等情况,从而明确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对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诊断和鉴别有着重大意义。
2、动态心电图检查
对于就诊时已无症状或标准心电图未记录到异常的患者,医生常会建议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医生会在患者胸前和上腹部的皮肤上会贴数个小的电极贴片,这些贴片会通过电线连接到一个随身携带的“小盒子"上,这个“小盒子”是一台记录设备。患者在背着这个设备进行日常活动或工作时,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就会被记录下来。
3、心脏电生理检查
医生将带有电极的细而柔软的导管(导管)穿过血管,穿过心脏的各个部位。电极可在每次心跳期间绘制电脉冲的分布图,并确定一条额外的电路径。
4、食管电生理检查
医生会将头端带有电极的细长、柔软导管,从鼻腔插入患者食管内,通过电流刺激左心房,探测心脏传导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观察心脏结构、心腔大小和心脏功能,排查有无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器质性心脏病、低血钾症等病史特点,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一般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当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不明时,还可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食管电生理检查等来帮助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心房扑动
一小部分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伴房室阻滞的房速其心房率可达250bpm以上时,与房扑的鉴别十分重要而困难。房速主要表现是P波间存在着等电位线,而房扑则表现为持续的波浪式基线(又被称为房扑的锯齿样图形)。此外,中断地高辛服用或补充钾之后,可使房速频率减慢,并可使洋地黄引发的房速得以终止。相反,继续服用洋地黄则可增加洋地黄引发的阵发性房速的心率。
2、其他快速心律失常
这种心律失常与其他各种房速及窦速的鉴别十分困难。因为存在房室阻滞,未下传的P波可能被QRS波或T波掩盖,颈动脉窦按压或静脉注射腺苷可增加房室阻滞的程度而使P波更好地显现。同样可用食道导联心电图来证实房速伴房室阻滞的存在。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首先要积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由于此种心律失常多由于洋地黄过量所致,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并积极补充氯化钾。应注意在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不论其剂量大小,如出现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即应按洋地黄过量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1、由洋地黄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在补入氯化钾后,一般在几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如无效时可加用普鲁卡因胺。有报告,氯化钾与普鲁卡因胺合用常能收效,且两者并用时各自的剂量可减少。
2、对肯定未用过洋地黄的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者,必要时可在密切心电监测下用洋地黄(毛花苷丙)治疗,以减慢心室率。但必须要在无低血钾、低血镁时使用。效果差者可加用氯化钾、 普鲁卡因胺等。
3、对某些病例加用硫酸镁治疗可能有明显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氯化钾、普鲁卡因胺、毛花苷丙、硫酸镁
治疗-手术治疗:
暂无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主要与其是否存在明显的病因、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本病患者常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的不适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可使症状获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因洋地黄过量而引起的病例,只要及时停用洋地黄类药物,积极对症处理,此种心律失常甚至可以消失。
日常-总述:
本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日常生活管理,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遵医嘱正确用药等,尽量避免疾病进展,导致不良后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可有心脏器质性疾病,担心疾病反复加重或因担心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易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维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家属应常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患者,避免疾病进展。
日常-用药护理:
本病多由于洋地黄过量所致,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遵医嘱服药,避免产生药物中毒导致疾病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出现头晕、无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以免发生晕厥、摔倒。
2、患者平时最好不要单独行动,外出散步时应该有人陪伴,睡前要在床头准备小便器,减少夜间起床次数。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饮食调理:
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三低”原则。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防止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香蕉苹果等,防止大便干燥。
2、夏季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但有水肿者,要限制水的摄入。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和烟酒等。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
3、慎食易胀气的食物,如萝卜、南瓜、红薯、豆浆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预防措施:
以下方式均能够有效降低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风险。
1、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用药过量,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
2、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衣着,起居有常,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