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non-bacterial thrombotic ...
养生
疾病名称: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non-bacterial thrombotic endocarditis,NBTE
疾病别名: 恶病质性心内膜炎、无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消耗性心内膜炎、血栓性心肌内膜炎、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
疾病概述: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tic endocarditis,NBTE)又称恶病质性心内膜炎、无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消耗性心内膜炎、血栓性心肌内膜炎、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以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形成为特征。赘生物由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物组成,无炎症和细菌,常与恶性肿瘤和高凝状态有关,还与多种全身性疾病有关,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本病多数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发生栓塞的患者因栓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偏瘫、心绞痛、肾绞痛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确切参考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的关系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4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MRI、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40~80岁人群。
病因-总述: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疾病有关。目前认为凡是能产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高凝状态的疾病,均可能是产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变态反应、维生素C缺乏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本病发生风险增加。
症状-总述: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由于赘生物不会改变心脏瓣膜的形态,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出现心脏杂音,多数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如脑栓塞、冠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因栓塞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症状。
症状-并发症:
1、脑栓塞
通常在活动中急性发病,症状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就达到高峰。患者有肢体无力或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偏瘫等表现。
2、冠脉栓塞
冠脉栓塞可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可以向肩部、颈部、下巴、手臂放射,还常见心悸、呼吸困难、疲乏等。
3、肾动脉栓塞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绞痛,疼痛可向大腿放射,也可向肩背部放射,肾区可出现叩击痛或压痛。还伴有血尿、血压升高、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须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者,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进行抽血检查,可空腹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感觉哪里不舒服?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2、近期是否有过其他不适?
3、确诊栓塞多久了?在接受什么治疗?
4、最近都服用过什么药物?
5、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治疗后会有后遗症吗?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影响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心绞痛、心悸、肾绞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4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心脏的形态、大小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多位于胸骨下缘,偶向心尖传导,杂音性质柔和。
2、全身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全身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有无栓塞及栓塞的部位。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凝血异常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及血液是否存在高凝状态。
2、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等。
3、凝血4项
凝血4项包括检查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这4个检测指标,可反映许多凝血因子(参与止血的各种成分)的功能状态。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瓣膜赘生物性质。NBTE的瓣膜赘生物质地较脆、易碎,呈白色或褐色的团块,通常位于瓣膜闭合处,从微小的病变到巨大的肿块都有,体积差异较大。由退化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交织面成,形成一个嗜酸性团块,含少许白细胞。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本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NBTE的赘生物通常较小,直径<1cm,宽基底,形状不规则,超声心动图诊断NBTE的敏感性较高,尤其对直径<5mm的赘生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常作为首选检查。
2、MRI
多用于评估NBTE患者心功能、瓣膜功能和形态特点。MRI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表现为低信号,与明亮、流动的血液形成对比。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史,心脏听诊闻及杂音或新杂音,出现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心绞痛、心悸、肾绞痛等身体多发性栓塞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凝血4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与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关,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使用肝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可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治疗-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肝素,可阻止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瓣膜上沉积和聚集,对防止血栓发生有一定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肝素
治疗-手术治疗:
如患者有严重的瓣膜功能障碍、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复发性栓塞事件或抗凝治疗禁忌证,可酌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因原发疾病较严重,通常预后较差,且复发率较高。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脑栓塞、冠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身体多发性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脑栓塞、冠脉栓塞、肾动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感染,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切忌情绪激动,以免心跳加速,心脏收缩过度,促使赘生物脱落,加重病情。
日常-用药护理: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机体有无出血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饭前、饭后激口。施行口腔手术,如拔牙、扁桃体摘除术或其他侵入性检查和手术前,应告诉医生自己有心内膜炎病史。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
3、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安排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回家后自我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胸痛、腰部不适、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本病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功能等。
饮食调理:
本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以补充机体消耗。鼓励患者多饮水并做好口腔护理,根据的病情及进食能力,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可少量多餐,准确记录出入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饮食建议: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以补充发热引起的机体消耗。
2、注意变换烹调风味,做好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烟酒。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本病的疾病:
1、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肿瘤。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咸鱼、腌肉、泡菜,不抽烟不喝酒等。
3、养成运动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肥胖。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