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源性呼吸困难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dyspnea疾病概述: 肺源性呼吸困...
养生
疾病名称: 肺源性呼吸困难
疾病英文名称: pulmonary dyspnea
疾病概述:
肺源性呼吸困难(pulmonary dyspnea)是一种由于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而引起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患者常表现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严重者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活动或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根据相关肺部疾病病史以及发病症状可怀疑本病。经积极治疗处理,本病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主要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检查项目: 胸部X线、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尽早就医。
临床分类:
1、基于发病原因分类
(1)气道阻塞:喉与气管疾病,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癌、白喉、喉与气管异物、气管肿瘤、气管受压;支气管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等。
(2)肺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水肿、肺不张、肺尘埃沉着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3)胸廓、胸膜疾病: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广泛显著胸膜增厚、胸廓外伤及严重胸廓、脊柱畸形等。
(4)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药物致呼吸肌麻痹等。
(5)膈运动障碍:如膈麻痹、高度鼓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
2、基于临床表现分类
(1)吸气性呼吸困难:以吸气费力、显著困难为特点。重症患者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并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此种表现提示喉、气管与大支气管狭窄与堵塞,如突然出现考虑异物阻塞、喉痉挛、喉水肿;如年龄较大,逐渐出现,则应考虑恶性肿瘤;如发生稍快发热,则应考虑喉炎、白喉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听诊常伴有干啰音为特点。见于下呼吸道阻塞疾病,如呼吸困难呈发作性,胸部听诊有弥漫性哮鸣音,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效,提示为支气管哮喘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其特点为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加快、变浅。听诊肺常有呼吸音异常(减弱或消失),可有病理性呼吸音。主要见于广泛性肺实质或间质性病变以及严重胸廓、膈肌、胸膜与神经-肌肉疾病,如严重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相更明显,胸廓外形如桶状,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时间延长,提示阻塞性肺气肿。
3、基于呼吸困难程度分类
(1)轻度: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2)中度:表现为轻微体力活动(如走路、日常活动等)即出现呼吸困难。
(3)重度: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重度呼吸困难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即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困难程度加重,坐起时呼吸困难减轻,因而迫使患者采取坐位。
4、基于呼吸困难发生的进程分类
(1)急性呼吸困难。
(2)慢性呼吸困难。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
流行病学-死亡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呼吸道异物和感染史的儿童。
2、患癔病的女性。
3、患肺癌、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老年人。
病因-总述:
肺源性呼吸困难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病因是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肺部疾病、胸廓疾病,另外神经肌肉疾病及药物也会导致该病,接触过敏物质或用力屏气也会诱发肺源性呼吸困难。
病因-基本病因:
肺源性呼吸困难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喉、气管与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导致狭窄或梗阻等呼吸系统阻塞性疾病。
2、肺炎、肺脓肿、肺不张等肺部疾病。
3、气胸、大量胸腔积液,严重胸廓畸形等胸廓疾病。
4、神经肌肉疾病、药物导致的呼吸肌麻痹、膈运动障碍。
症状-总述: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常表现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患者可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发绀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活动,或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者严重缺氧,危及生命。
症状-伴随症状:
1、哮鸣音
由于肺内广泛的细支气管痉挛,呼气时气流通过狭窄的细支气管管腔而产生的病理性呼吸音,呼气时更明显,特点是音调高,具有像金属丝震颤样音乐性音响,持续时间久,呼气时明显而吸气时基本消失。
2、发热
当由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基础疾病引起肺源性呼吸困难时,常伴有发热症状。
3、一侧胸痛
当由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肺癌等基础疾病引起肺源性呼吸困难时,常伴有一侧胸痛症状。
4、咳嗽、咳痰
当由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继发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基础疾病引起肺源性呼吸困难时,常伴有咳嗽、咳痰症状。
5、意识障碍
当由于脑出血、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肺性脑病、急性中毒、休克性肺炎等基础疾病引起肺源性呼吸困难时,常伴有意识障碍症状。
就医-急诊指征:
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或昏迷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至急诊科会诊。
就医-门诊指征:
1、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呼吸不畅、嘴唇发紫。
2、有呼吸系统病史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请及时到急诊科会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呼吸内科会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
2、您是否有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或者接触过敏原如尘螨或花粉等?
3、您是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的?
4、您活动后或者改变体位是否会加重不适?
5、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做过那些检查?
7、您自己吃过什么药吗?用法用量是什么?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什么病?
2、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3、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4、我需要做那些检查?需要多久出结果?
5、这个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这些药物应该怎么用?
7、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8、我这个病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相关病史,随后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果怀疑肺源性肺水肿,会建议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血气分析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等来明确诊断该病。
检查-体格检查:
1、意识状态
患者是否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嗜睡、谵妄或昏迷。
2、面容和表情
是否存在急性病容、面色潮红、痛苦表情、鼻翼扇动、张口呼吸或点头呼吸,皮肤黏膜发绀的程度,有无球结膜水肿。
3、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
轻度呼吸衰竭时呼吸可深可快,严重时呼吸浅而慢;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常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潮式呼吸或抽泣呼吸。
4、胸部体征
是否有桶状胸,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及出现三凹征。
5、听诊呼吸音
有无异常的呼吸音及哮鸣音,干、湿啰音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检查就是从患者桡动脉抽取1ml动脉血置于相关仪器中进行检验,该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有无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当氧分压低于80mmHg时,提示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35~45mmHg,超过45mmHg,提示二氧化碳潴留。
检查-其他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给予鼻腔及咽喉部表面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或口腔通过咽喉窥视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采集分泌物和细胞标本等进行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2、肺功能检查
该检查可有助于了解肺功能障碍程度和类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阴影,提示肺部有病变,有助于病因诊断。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检查可见是否有支气管壁增厚以及管腔扩张程度,或检查肺部是否有异常占位,可提示肺部有病变,有助于病因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有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并出现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紫绀等症状即可初步诊断该病,胸部X线片、胸部CT、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该病。此外,还需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等疾病进行鉴别排除。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病史。
2、临床表现
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紫绀,严重者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浅快,查体可发现患者肺不伴有哮鸣音或干、湿啰音等。
3、辅助检查
胸部X线和CT检查可发现肺部出现病变如肺部阴影或肺部占位,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诊断-鉴别诊断:
心源性呼吸困难:两病均表现为呼吸困难,但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有心脏疾病史(如心力衰竭),此外听诊湿啰音位置可随体外改变而发生变化。
治疗-治疗原则:
肺源性呼吸困难发生大多与诱因(如接触过敏物质、用力屏气)有关,因此患者应尽快脱离诱因现场;其次应对其进行支持治疗,即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以改善低氧血症,防止缺氧;针对病因治疗也十分关键,应尽快治疗原发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解痉药
如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类(如氨茶碱)、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品)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扩张支气管,增加通气量。
2、呼吸兴奋药
呼吸兴奋药一般适用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而导致的低通气患者,采用联合吸氧等方法,有催醒、祛痰和增加通气量等作用,供选择的药物有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3、抗感染药
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可控制感染。
4、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可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对抗过敏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氧气、沙丁胺醇、氨茶碱、异丙托品、青霉素、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体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明显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坐位或半坐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加强叩背排痰及雾化吸入,咳痰无力者经口鼻腔吸痰。
3、鼻导管、面罩吸氧,严重者进行气管插管。
4、建立静脉通道。
预后-一般预后:
肺源性呼吸困难经积极治疗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预后较好,无后遗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缺氧,从而危及生命,某些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可能会复发本病。
预后-危害性:
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缺氧从而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轻症患者脱离诱因现场后可自行缓解;重症患者不能自愈,需及时尽快就医。
预后-治愈性:
若不累及心脏等器官,一般通过积极治疗可以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
预后-复发性:
接触过敏物质或用力屏气的患者可能再次发生本病。
日常-总述:
患者常因呼吸困难、憋气等出现精神紧张、疲乏等表现,或因反复发作而出现焦虑、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但本病预后较好,家属和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以进行呼吸训练,提高肺部功能,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呼吸困难可引起患者烦躁不安、恐惧甚至濒死感,而极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反应可加重呼吸困难,患者易出现焦虑、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陪护患者,适当安慰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倾听患者诉说,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
(2)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战胜本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谨遵医嘱
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加量、减量或停药。
2、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当出现感染、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向心性肥胖、精神症状如情绪不稳定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向护理人员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中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的空气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
2、进行呼吸训练,如缓慢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增强肺活量。
3、制定活动计划,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4、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从而减少耗氧量。
日常-病情监测:
当患者出现呼吸浅快、神志不清、血压心率异常、口唇发绀等症状时,家属应及时向护理人员说明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谨遵医嘱定期门诊复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禁食2小时,以防误吸。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鼓励患者轻咳出痰液及血液。术后半小时内减少说话,使声带得以充分休息,如有声嘶或咽喉部疼痛,可给雾化吸入。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有无呼吸道出血。若为痰中带血丝,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出血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注意有无胸闷、气急等情况,少数患者可并发气胸。
4、及时留取痰液标本送检,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
饮食调理:
健康有营养的饮食对疾病恢复有重要影响,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身体康复。
饮食建议:
1、给予充足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少产气(如红薯、土豆、萝卜等)的食物,补充足够营养,促进机体恢复。
2、对张口呼吸、痰液黏稠者,应补充因呼吸加快丧失的水分,一般每日摄入量在1.5~2L,并做口腔护理2~3次/天。
饮食禁忌:
忌食辣椒、胡椒、咖喱、芥末、牛肉、羊肉、狗肉、橘子、芒果、荔枝、菠萝、薯片等,这些食物不利于疾病恢复。
预防措施:
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