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干血痨疾病别名: 血风痨疾病概述: 干血痨是以月经停止、身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发...
养生
疾病名称: 干血痨
疾病别名: 血风痨
疾病概述:
干血痨是以月经停止、身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发生多与禀赋不足、房劳多产、劳倦过度等因素相关。本病病情进展缓慢,常无自觉症状,临床易被忽视。本病若治疗不及时,疾病日久,耗伤津血,可影响生育,预后多不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妇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子宫
常见症状: 月经停止、身体消瘦
主要病因: 禀赋不足、房劳多产、劳倦过度
检查项目: 腹部超声、卵巢功能检查、输卵管通畅检查、输卵管造影
重要提醒: 若出现月经停止、身体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造成津血损伤,影响生育。
临床分类:
1、气血亏虚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逐渐发展为闭经,伴有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身体消瘦,神情倦怠,四肢乏力,舌淡,脉细弱。
2、阴虚火旺
主要表现为月经停止,身体消瘦,皮肤粗糙,伴有两颧发红,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咽干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
3、干血内结
主要表现为经闭停止,肌肤干燥,面色发黑,形体消瘦,伴小腹疼痛拒按,乳房胁肋胀痛,食欲不振,饮食减少,舌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
流行病学-传染性:
因结核病继发,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结核病的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经血行传播,腹膜结核、肠结核可直接蔓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肺部结核痊愈多年之后,多见于20~40岁妇女。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多与禀赋不足、房劳多产、劳倦过度等因素相关。基本病机为内伤劳损、虚火内盛、干血内结。
病因-基本病因:
1、劳倦过度
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以致脏腑经络机体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若长期津液生成不足,虚火内盛,火灼液涸,血海枯竭,发为月经不调或闭经。
2、房劳多产
房事不节制,或妇女早孕多产,耗伤肾精、肾气,日久影响肾阴、肾阳,阴血不足,虚火上炎,血干内结,发为本病。
3、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阴损伤元气,身体虚弱,不能抵抗外邪,痨虫等外邪乘虚而入伤津灼液,可导致阴液亏损,虚火上炎,火灼水涸,津液不生,血海枯竭,致月经失调或闭经等。
症状-总述:
本病以月经停止、身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时可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神情倦怠、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月经失调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早晚有关,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
2、下腹疼痛
部分患者可有下腹坠痛、疼痛拒按。
3、全身症状
患者病情严重时可有全身症状,如低热、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
症状-并发症:
不孕
若干血痨治疗不及时,日久不愈,导致阴血亏少,可出现血虚难以孕育胎儿情况,形成不孕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月经停闭、身体消瘦等表现。
2、或伴有头晕眼花、食欲不振、神情疲倦、四肢乏力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妇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月经停闭多久了?有没有午后发热、入睡汗出或小腹疼痛、乳胁胀痛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
4、有没有过度劳累或房事过度的情况?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有偏食、厌食等饮食不节的习惯吗?
9、平时体质如何,之前有贫血等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月经闭止、身体干瘦等表现?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血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卵巢功能检查、输卵管通畅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月经史,以及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身体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过血压计、体温计进行血压、脉搏、体温测量,来初步判断患者基本身体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沉等,但这些化验检查均非特异性,只能作为诊断参考。
2、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体内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若为强阳性则说明目前仍有活动性病灶,但不能说明病灶部位;若为阴性,一般情况下表示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3、卵巢功能检查
卵巢功能检查包括不孕的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检查、周期性阴道涂片等。可确定排卵的规则、日期和黄体的功能是否准确无误。
4、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取月经血或宫腔刮出物或腹腔液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常用方法包括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动物接种。
检查-其他检查:
输卵管通畅检查
阴道消毒后,选用特定的医疗器械或者用具,经宫颈将液体、气体或者药物注入宫腔内,从而以测定输卵管是否通畅。
检查-影像学检查:
1、ⅹ线检查
胸部、消化道、泌尿系统及盆腔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子宫输卵管造影
医生将染料试剂注射至细管中,当染料试剂通过子宫和输卵管时,用X线拍摄照片。可观察宫腔的造影状态,检测输卵管有无狭窄堵塞。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月经停止、身体消瘦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消瘦或闭经症状的肺痨、闭经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月经停止、身体消瘦、四肢乏力、肌肤干燥粗糙、午后发热、入睡汗出。
2、辅助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卵巢功能检查、输卵管通畅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检查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肺痨与干血痨
二者都有身体消瘦等表现。肺痨以咳嗽、咯血为主要表现,若疾病日久可出现消瘦症状;干血痨以妇女出现月经停闭、身体干瘦为主要表现,妇女肺痨疾病后,痨虫下入胞宫,可以导致干血痨。
2、闭经与干血痨
二者都有月经停闭等表现。闭经为女性经闭不行,但无明显消瘦的表现;干血痨以妇女出现月经停闭、身体干瘦为主要表现。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需辨血虚、虚热、干血等不同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可随证选用滋补气血、活血化瘀、养阴清热的治法。
治疗-药物治疗:
1、气血亏虚
(1)方药: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芪。
2、阴虚火旺
(1)方药:大补阴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
3、干血内结
(1)方药:大黄蛰虫丸加减。
(2)常用中药: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土蟞虫。
治疗-相关药品:
大补阴丸、大黄蛰虫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西药治疗
化学药物对结核病的治疗有特效,故对生殖器结核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均应首先采用。目前常用的化学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五种。抗结核药物对女性生殖器结核90%有效。药物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治疗-治疗周期:
干血痨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干血痨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疾病初起,病情较轻,治疗及时,可缓解相关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疾病日久,伤精耗血,可影响生育,预后多不良。
预后-危害性:
本病预后多不良,严重时可影响生育,导致不孕症。
预后-治愈性:
若疾病初起,病情较轻,积极治疗,可缓解相关症状。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干血痨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疾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积极的心态等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本病患者可能会伴有忧虑及恐惧的情绪,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加重病情。
2、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不安情绪,坚持规范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用药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服用抗结核药的患者,不可自行随意减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以及整洁、安静。
2、患者宜安静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而加重疾病。
3、病后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而影响疾病的恢复。
日常-病情监测:
1、观察患者面色、唇色、精神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2、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乳胁胀痛等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X线检查、卵巢功能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给予含铁量较高的食物以补血,勿过食生冷、辛辣、肥腻、海腥发物等食品;不宜过饱,也不宜进食过咸、过甜的食物;戒烟酒。
饮食建议:
1、可多食水果和绿色蔬菜,多喝水。
2、多食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豆类等。
3、多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瘦肉粥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不然容易妨碍脾胃,影响疾病的恢复。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规律,避免房事过度,同时注意饮食调护、保持心情舒畅等,可有效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作。
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平素应调和精神、调养身体。
2、可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平时应饮食规律、不挑食,并合理调配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4、避免房劳过度或多孕多产。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