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管狭窄疾病英文名称: anal stenosis疾病概述: 肛管狭窄(anal ste...
养生
疾病名称: 肛管狭窄
疾病英文名称: anal stenosis
疾病概述:
肛管狭窄(anal stenosis)是指齿状线以下的肛管通路变窄,粪便通过困难,粪便变细、变窄、变扁,甚至肛门疼痛,不能顺利通过一个食指的一种肛肠外科疾病。常因先天畸形、肛门直肠炎症、损伤、手术瘢痕所致。除癌症肿块阻塞肛管所致狭窄外,其它因素所导致的肛门直肠狭窄均为良性狭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相关性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其他、肛门直肠部
常见症状: 大便困难、便意频繁、肛门疼痛、习惯性便秘
主要病因: 先天畸形、肛门直肠炎症、损伤、手术瘢痕、癌肿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肛门镜、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多数肛管狭窄是手术和治疗不当引起,故预防应重于治疗。
临床分类:
1、根据良恶性的分类
可分为良性肛管狭窄和恶性肛管狭窄。除癌症肿块阻塞肛管所致狭窄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肛门直肠狭窄均为良性狭窄。良性肛管狭窄主要分为先天性狭窄、痉挛性狭窄、炎症性狭窄及医源性狭窄。
2、根据发生时间的分类
可分为先天性肛管狭窄和后天性肛管狭窄。先天性肛管狭窄可发生在新生儿,后天性肛管狭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肛周炎症、外伤、手术或肛内注射、药物腐蚀等病史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分为良性肛管狭窄及恶性肛管狭窄。良性肛管狭窄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畸形、炎症、损伤和肛裂、肛管溃疡等原发病;恶性肛管狭窄则一般由肿瘤占位引起。
病因-基本病因:
1、良性肛管狭窄
(1)先天性畸形:在胚胎发育中,直肠与肛管之间的肛门直肠隔膜发育异常,出生后此膜尚未消失或穿通不全,形成肛门闭锁或肛门狭窄。
(2)炎症:肛门周围脓肿、肛瘘、肛门结核、血吸虫病、放线菌病等造成的局部感染,均可损伤肛门括约肌弹性,致使纤维化而影响舒张造成狭窄。
(3)损伤:肛管损伤产生大量瘢痕造成的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肛门部外伤、烧伤、烫伤、手术切除肛部皮肤过多,以及外用腐蚀性药物损伤肛门、内痔注射不当均可造成肛管狭窄。
(4)原发病:如肛裂、肛管溃疡等,由于剧烈疼痛可使肛门括约肌产生持续性收缩而致。
2、恶性肛管狭窄
一般为肛部肿瘤占位导致。
病因-危险因素:
先天性畸形、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结核、血吸虫病、放射菌病等造成的炎症反应,以及肛管外伤、肛管痉挛等均为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症状-总述:
肛管狭窄是指肛门和直肠由于先天因素、手术损伤、炎症刺激等原因导致的肛管直肠内腔径缩小,以致大便变形甚或排出困难、便意频繁、肛门疼痛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见创面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
症状-典型症状:
1、大便困难
大便便条变细、变扁,难以排出。
2、便意频繁
因一次甚至多次不能将粪便完全排尽,排便后仍有便意感,同时积存的粪便刺激直肠可产生直肠炎,表现里急后重。
3、肛门疼痛
狭窄努挣排便,造成损伤,引起肛门疼痛及便后肛门痉挛感。
4、习惯性便秘
因排便困难、肛门痛,患者畏惧大便,自行延长排便时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多而干结,造成习惯性便秘,形成大便困难、肛门疼痛的恶性循环。
症状-并发症:
肛管狭窄可并发感染和肛门处皮炎。
症状-伴随症状:
长期大便困难,引起腹部不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进食受影响可消瘦。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大便困难、便意频繁。
2、伴有习惯性便秘、肛门疼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当出现大便困难、便意频繁、肛门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前往肛肠外科就诊。
2、若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肛管肿瘤,建议转诊至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肛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有没有肛管外伤史?
3、您平时排便困难吗?多久排便一次?
4、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
5、有没有便血?
6、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7、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8、您父母是近亲结婚吗?
9、您有没有做过肛肠手术?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肛管狭窄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9、我是得了癌症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大便困难、便意频繁、肛门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问诊,然后做体格检查及肛门镜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指诊肛门,肛管变狭小,一个食指不能顺利通过,或勒指感特别明显,并可扪及肛门和肛管较硬的瘢痕或肿物。
检查-病理检查:
1、结果提示为瘢痕组织,则为瘢痕性肛管狭窄。
2、结果提示为癌细胞,则为肛管癌所致的肛管狭窄。
检查-其他检查:
肛门镜检查:可检查有无肛瘘内口、息肉、肛乳头病变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本病,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病理检查等,还会注意排除肛裂、肛管鳞状细胞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肛周炎症、外伤、手术或肛内注射、药物腐蚀等病史。
2、症状
长期便秘、排便不畅、粪条细扁、肛门疼痛、肛门周围常有粘液等。
3、体征
指诊肛门,肛管变狭小,一个食指不能顺利通过,或勒指感特别明显,并可扪及肛门和肛管较硬的瘢痕或肿物。
诊断-鉴别诊断:
1、肛裂
肛管狭窄的患者由于肛管瘢痕增生,使皮肤失去弹性,大便通过时撕裂皮肤而形成裂口,易与肛裂相混。局部检查时可见,肛裂之裂口较深,周围皮肤弹性正常,而肛管狭窄所致之裂口较浅,周围皮肤弹性较差,肛管狭窄,鉴别较容易。
2、肛管鳞状细胞癌
与肛管狭窄的临床表现相近,可通过病理学检查鉴别。
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也能引起肛管狭窄,其表现与肛门狭窄近似,但其有冶游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弗莱氏试验阳性,以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解除肛门狭窄使大便通畅。临床中根据狭窄产生的不同原因、位置、程度及范围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轻度狭窄可暂予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膳食及药物调理、坐浴熏洗、指法或器械扩肛等疗法以保持大便通畅;中、重度狭窄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结合狭窄部位、范围及形成原因,合理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治疗-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一般采取外用局部治疗,以缓解患者病情。
1、外用药物治疗
可用开塞露、甘油栓及其它肛门栓剂帮助排便和消除局部炎症,亦可用肥皂水或温盐水灌肠。
2、扩肛疗法
用手指、肛门镜或直径不同的肛门扩张器扩肛,2~3天一次,至狭窄消失为止,一般需2~4个月。
治疗-一般治疗:
1、避免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2、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3、便后温水坐浴,每次15~20min。
4、软膏涂抹肛缘瘢痕组织,促进肛管瘢痕软化,松解狭窄。
治疗-药物治疗:
1、可选用麻子仁丸、槐角丸、栀子金花丸、液体石蜡、果导片、酚酞等润肠通便药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但不可久服泻药,否则会加重狭窄。
2、外用药物可选用开塞露、甘油栓及其它肛门栓剂帮助排便和消除局部炎症,亦可用肥皂水或温盐水灌肠。
治疗-相关药品:
麻子仁丸、槐角丸、栀子金花丸、液体石蜡、果导片、酚酞、开塞露、甘油栓
治疗-手术治疗:
轻度狭窄或新鲜狭窄,可用常规内治及外治疗法治疗。如系6个月以上的陈旧性狭窄,仍以手术治疗为宜。
1、扩肛术
医生会在肛门后正中线上,切开肛管皮肤和一部分括约肌,使肛门扩大,能顺利通过食指,结扎止血,九华膏纱条压迫创面,敷料固定。术后每日便后坐浴换药,每2天扩肛一次,一个半月后,每4天扩肛一次,连续2~3个月。
2、扩肛缝合术
如肛门太小者,医生会采用纵切横缝,使肛门扩大,能防止术后复发。
3、纵切横缝减张切口术
医生会切开肛门后正中黏膜肛管的狭窄部分,切断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的肌皮下层,切开肛缘皮肤1cm。切开的黏膜两侧再楔状切除部分黏膜,在黏膜下层游离出一部分黏膜,将游离黏膜与肛缘皮肤横行缝合,缝合部分的外侧皮肤,做弧形减张缺口。将前方狭窄部分的肛管纵行切开,切断内括约肌。如肛门狭窄重者,还可以切开外括约肌皮下层,创口开放。
治疗-放化疗:
恶性肛管狭窄者应对症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疗宜活血行瘀、理气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元胡、川楝子。
2、热结肠燥证
治疗宜清热通腑、理气宽肠。方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
3、肠道湿热证
治疗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加减。
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无法治愈,经药物及手术治疗后可好转,但具有复发性。
预后-危害性:
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治疗有助于减少危害。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有可能根治,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一定复发几率,需积极预防。
日常-总述:
肛管狭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调整心情,放宽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注意清淡,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预防疾病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恐慌、畏惧、悲观、消极不安、羞耻等心理,多与病情影响日常生活和担心手术等有关。
2、心理护理
(1)家属应该多陪伴在患者身边,为患者排解压力,多讲一讲手术成功的案例,令患者放松心态,并且充分关心患者的生活起居,耐心对待患者,让其感受温暖与尊重。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日常-生活管理:
1、饮食
规律饮食,可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质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运动
患者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如慢走等。
3、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生活作息,保持排便顺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4、情绪心理
注意排解负面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肛管狭窄手术后,应谨遵医嘱,定期复诊,防止疾病复发。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以判断疾病预后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大部分患者可出现疼痛感,尤其是术后首次排便时,部分患者害怕疼痛而拒绝排便,因此家属应督促患者排便,出现便意后应尝试排便,避免长期憋便导致的大便干结、便秘等。若疼痛难忍,可请医护人员给予止痛处理。
2、排尿训练
家属可监督患者进行排尿训练,主要为半卧位、站立位及坐位肛门括约肌、尿道收缩舒张锻炼,每次10min,每天2次。随着术后疼痛减轻, 逐渐增加锻炼次数与时间。
3、行为锻炼
术后第1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床上训练或下床行走,促进胃肠蠕动,利于便意的形成;出现便意后即可改为蹲坐,在有便意后应立即尝试排便,并逐渐形成每日排便1次的习惯;排便后,及时清洁肛门部位,减少切口感染。
饮食调理:
肛管狭窄患者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既能预防本病的复发,也可减轻症状。
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菜蔬
蔬菜、水果所含植物纤维素,能增强胃肠蠕动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有利于将肠道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如麦麸、鲜豆荚、嫩玉米、花生、菠菜、蒜苗、马铃薯、南瓜、胡萝卜、地瓜、海带等。
2、注意饮食卫生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瓜果、冷饮的清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避免引起肠炎、腹泻而加重肛管狭窄。
饮食禁忌:
1、少吃或不吃刺激和辛辣的食物,如白酒、黄酒、辣椒、胡椒、生姜、大茴香、蒜、葱等。
2、忌油炸、烧烤等食品。
3、忌暴饮暴食。
4、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肛管狭窄病因多由外伤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因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饮食调和,多喝开水,多食蔬菜,少食辛辣食物,加强锻炼有助于本病的预防。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