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高动力性循环疾病英文名称: hyperdynamic circulation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高动力性循环
疾病英文名称: hyperdynamic circulation
疾病别名: 高动力性循环状态
疾病概述:
心脏指数是心排血量经单位体表面积标准化后的心胜泵血功能指标。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指数为2.2~3.9L/(min・m2)。当成人静息状态时,心脏指数超过4L/(min・m2),则称为高动力性循环(hyperdynamic circulation),又称高动力性循环状态。其可分为原发性高动力性循环和继发性高动力性循环。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等,严重者还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主要是用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检查项目: 血压测量、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
重要提醒: 有原发疾病,特别是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
病因-总述:
高动力性循环主要是心排血量的增加,多是由于心率增快或心搏量增加(或两者同时存在)产生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但部分高动力性循环原因不明,即原发性高动力性循环。
病因-基本病因:
1、生理性因素
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大量进食、妊娠、发热、湿热环境。
2、病理性因素
(1)分流性心血管病:如肺循环或体循环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入右心等。
(2)某些骨病,如变形性骨炎、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等。
(3)其他:如严重贫血、维生素B1缺乏所指的脚气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类癌综合征、肝硬化等。
症状-总述:
高动力性循环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少数可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偶见心力衰竭等。
症状-并发症:
严重者可以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心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会经常出现心慌不适吗?
3、您有感觉自己体力下降严重吗?一口气能走多远,能爬几层楼?
4、自从您发现症状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确诊过其他疾病吗?有过心脏方面的疾患吗?
8、您平时性格怎样?
9、您吸烟、喝酒吗?多久了?每天平均的量有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包括心脏触诊、听诊、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了解基本情况。还可能会建议患者行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帮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触诊
医生通常先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确定需触诊的部位和范围,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以了解有无心尖或心前区搏动等。本病患者心尖搏动强烈、快速。
2、听诊
医生使用听诊器在患者心脏听诊区域依次听诊,以了解有无心音改变及心脏杂音等。本病患者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颈外动脉处可闻及2/6~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有时心尖区有2/6~3/6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3、血压测量
患者可能需要常规进行血压测量,了解其血压情况。患者常可有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患常用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半数患者心电图有左室高电压改变,也可有ST段及T波改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示心脏搏动强烈,但心影多属正常。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常显示患者心脏指数、射血分数(EF)增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结合相关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一般可做出诊断。在本病的诊断时,还要注意排除充血性心力衰竭。后者静脉压可以升高,肝脏淤血、肿大,肺底可闻湿性啰音、心脏杂音或有心脏扩大等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可以供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继发性高动力性循环首先要尽可能地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高动力性循环的治疗通常还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心排血量,改善症状,特别是防治心力衰竭。
治疗-药物治疗:
1、本病发病机制可能与心肌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有关,因此治疗上首选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医生通常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多数患者在用药期间,心排血量可完全恢复正常。
2、原发性高动力循环可先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也可应用利舍平、交感神经末梢抑制剂如胍乙啶等。
3、少数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失眠的患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硝西泮等。
4、高动力性循环所致心力衰竭虽然对洋地黄反应较差,但仍可使用,要注意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其他,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ARB)等仍然有效。
治疗-相关药品: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利舍平、胍乙啶、地西泮、硝西泮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暂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方式。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高动力性循环的预后一般与原发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严重者可以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可改善症状,防止出现心力衰竭。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生活中要充分注意,科学的日常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患者自身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正确用药。
日常-心理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或是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可造成疾病进展。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换药,也不能更改药物的剂量。及时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合理饮食,适当补充营养,饮食应少油、少盐、低脂,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3、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剧烈运动。
4、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严格监测病情,出现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尤其是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每日摄入的盐量。还要注意控制饮食的量,不要暴饮暴食。
饮食建议:
1、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2、每日摄入合理的饮食量,少食多餐,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黄瓜、豆芽等。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腌制、油炸的食物,限制脂肪和钠盐的摄入。
2、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可通过以下方式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清淡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
2、出现贫血、维生素B1缺乏所指的脚气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时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大的情绪起伏,及时排解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