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高功能抑郁症疾病概述: 高功能抑郁症目前尚无明确的医学相关研究结论,通常认为属于抑郁症的...
养生
疾病名称: 高功能抑郁症
疾病概述:
高功能抑郁症目前尚无明确的医学相关研究结论,通常认为属于抑郁症的一种。抑郁症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社会功能下降,将自身情绪隐藏,可称为高功能抑郁症。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识活动减退、认知损害等症状。尚无明确的治疗相关结论,可参考抑郁症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不明,尚无明确的证据显示本病具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识活动减退、认知损害、生活基本正常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自杀行为,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争取尽早康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尚无明确的高发人群相关数据,但本病属于抑郁症的一种类型,可能会较多出现于女性。
病因-总述:
高功能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抑郁症有相似之处,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职业需要或是其他因素,患者的异常情绪不表现出来,社会生活基本正常。
病因-基本病因:
1、心理因素
患者往往其自我评价过分依赖于他人的赞扬、承诺、关注以及来自他人的关爱。因此,当这种过分涉及他人的人际关系疏离或终止时,患者随之就会产生抑郁。人格测试通常可以发现这类患者的人格结构有紊乱。
2、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高于常人。
(2)生理因素:患者可能存在神经递质功能和内稳态功能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神经环路异常等,可能与发病有关。
3、社会环境因素
患者生活中一些重大的刺激性事件,如亲人去世、婚姻破裂、父母离异、工作不顺利、退休、欠债、长期患病等,都会令患者产生压力,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总述:
高功能抑郁症目前没有明确的症状描述,通常认为是将低落情绪隐藏、可基本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识活动减退、认知损害等抑郁症表现,但通常不会影响社会生活。
症状-典型症状: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轻度抑郁患者会感到闷闷不乐,或感到有压力等;重度抑郁患者可感到悲观绝望、度日如年,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某些患者的抑郁心境会出现晨重夜轻的特点,即其低落情绪早晨较严重、傍晚有所减轻,可帮助诊断。本病患者可能无明显的低落情绪表现,看上去表面正常。
2、思维障碍
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高功能抑郁症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的思维障碍,对学习、工作影响较小。
(1)思维联想障碍:患者往往感觉思维受抑制、考虑问题和联想困难,并且会有明显的大脑不够用的问题。
(2)思维内容障碍:抑郁障碍患者的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与其抑郁情绪明显相关。患者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态度悲观,对未来感到渺茫。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的意志活动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制,临床可见生活疏懒、行为迟缓、疏远亲友、回避与人接触和交往,不愿参加以前喜欢的活动等。但本病患者通常可以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4、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异常,包括记忆力降低及复兴记忆增强。本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较轻,可基本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5、躯体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有相应的躯体症状,但通常不会影响到正常社会生活。患者的症状可能涉及各个器官,主要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疼痛(身体任何部位)、性欲减退、阳痿、闭经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等。
症状-并发症:
患者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人格解体表现为患者的自我关注增强,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遥远或虚假的,因而常常自我否定。现实解体时,患者会觉得周围环境变得不真实、陌生,看待周围的事物就像看电影,自己像在梦中。患者的强迫症状以强迫性思维为主,总是会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近期您的生活有什么重大变动吗?工作压力大不大?
3、您的家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4、您之前有过其他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你进行过哪些检查?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高功能抑郁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有风险吗?
6、做这个治疗贵吗?我将尝试多少个疗程?
7、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8、这个治疗方案如果失败,我还可以做哪些治疗?
9、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识活动减退、认知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多种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检查有无器质性病变,判断可能的原发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睡眠脑电图
部分患者有早醒、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等睡眠障碍,通过睡眠脑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睡眠情况。
2、脑电图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能将脑多数神经细胞活动电位或突触电位的电生理现象进行总和,医生可根据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变。
3、精神评定量表
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缓解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的精神疾病病史,询问患者发病前后有无生活应激事件,询问患者是否能正常进行学习、工作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睡眠脑电图、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高功能抑郁症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式相关结论,可参考抑郁症的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
(1)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和多塞平,主要用于抑郁发作的治疗。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抗胆碱能、心血管和镇静等方面,常见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率改变和嗜睡等,还可诱发躁狂发作。
(2)四环类抗抑郁药有马普替林,抗抑郁作用与丙米嗪相同,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口干、嗜睡、视物模糊、皮疹和体重增加等,偶可引起癫痫发作。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主要包括异丙阱、苯乙胼、吗氯贝胺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目前用于临床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偶尔出现皮疹,在少数患者中可能诱发躁狂。
4、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主要包括盐酸文拉法辛及盐酸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失眠、盗汗、嗜睡及头晕等;度洛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食欲增加及体重增加,少见有心悸、低血压和皮疹,偶见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5、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主要有米氮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口干、食欲增加及体重增加,少见有心悸、低血压和皮疹,偶见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6、其他
如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瑞波西汀等。
治疗-相关药品:
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异丙阱、苯乙胼、吗氯贝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瑞波西汀。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缓解甚至恢复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可能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消除。本病有复发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等并发症出现,病情重的患者可能有自杀行为。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风险。
日常-总述:
高功能抑郁症易复发,患者和家属可以一起学习疾病相关方面的知识,了解疾病以及如何防止复发等。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病情加重,影响工作生活。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参加互动小组或多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保持良好的、平静的心态。家属还应该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了解现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要明确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并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恶心、腹泻等等,一旦出现相关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尽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2、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
4、可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沟通。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定期复查,复查时要携带相关的病历以及资料。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忌食浓茶、咖啡等,避免加重失眠。
2、最好不要抽烟、喝酒。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