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疾病英文名称: mental disorder associate...
养生
疾病名称: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疾病英文名称: mental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疾病概述: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是指患高血压病同时伴随出现的精神障碍。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血压影响大脑的血液循环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及缺血有关。患者可出现脑衰弱症状(头部不适、易激惹、心慌、心悸)、焦虑、抑郁,以及意识障碍和幻觉妄想症状等。本病治疗时以治疗高血压病为主,同时选择适当的药物控制精神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部不适、易激惹、心慌、心悸、焦虑、抑郁、幻听、被害妄想、意识障碍等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高血压病的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长期精神紧张、有敏感忧虑性格特点的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较高。
病因-总述: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及缺血有关,以致神经细胞发生营养障碍,从而产生一过性的脑血管危象,或持续性抻经精神障碍。高血压可以影响脑血管结构和功能,引起脑卒中、脑白质病变,以及微梗死和微出血,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得;还可以影响淀粉样蛋白的代谢和转运,诱发认知功能障碍。
症状-总述: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脑衰弱症状、焦虑、抑郁,且与血压波动关系密切,高血压危象和急进型高血压可出现意识障碍和幻觉妄想症状,当血压降至正常后大部分症状可消失。
症状-典型症状:
1、脑衰弱综合征
高血压病初期可有脑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部不适、易激惹、心慌、心悸、心前区不适、心率增快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和睡眠障碍。病人常伴有倦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不能持久。但部分病人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2、焦虑抑郁状态
初期部分病人因对自己病情有所顾虑、恐惧,因而表现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死亡恐怖和疑病观念。在高血压中期,因血压持续升高和脑循环障碍,可出现明显的发作性焦虑和忧郁。
3、精神病性症状
在高血压病的晚期,部分病人在意识清晰下出现幻觉、妄想状态,主要有幻听、被害妄想和疑病观念,幻觉及妄想状态常相互联系,但妄想不系统、不固定。病人情感与环境接触良好,但常无自知力。
4、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脑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1)意识障碍: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和精神错乱状态。此时可伴有幻觉、妄想,思维不连贯和冲动、伤人、损物行为,定向力丧失。意识障碍时深时浅为本病的特点。这类症状常突然发生,以夜间为多,发作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也有的病人意识障碍表现为恍惚、迷糊,并可很快进入昏迷而死亡。也有的病人在意识障碍之后出现类似躁狂和抑郁的状态。
(2)假性脑肿瘤样综合征:在高血压病的晚期,因脑血管器质性病变而渐渐出现意识混浊,可有萎糜不振,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表现呆板、思维贫乏、反应迟钝。
症状-并发症:
1、患者的病变不断进展,可引起脑组织病变,导致痴呆综合征发生。患者表现为智能减退,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
2、患者的精神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引起患者持续性精神紧张等,可能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要行各种抽血检查,注意做好空腹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症状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3、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都经过哪些治疗?控制情况怎么样?
4、您平时血压情况怎么样?您有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吗?哪种药物?
5、您近期有服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吗?
6、最近工作、生活压力大不大?
7、平时吸烟、饮酒吗?睡眠怎么样?
8、平时饮食是否过咸、过于油腻?是否规律运动?
9、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10、您的亲属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吗?
11、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情严重吗?
2、我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头部不适、易激惹、心慌、心悸、焦虑、抑郁、幻听、被害妄想、意识障碍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然后通过X线、CT、MR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者有无明显的全身疾病,寻找可能引发高血压的疾病征象。比如腰部肿块提示多囊肾或嗜铬细胞瘤,向心性肥胖、紫纹与多毛提示皮质醇增多症。有助于寻找高血压病因。
2、听诊
医生会用听诊器检查是否存在心脏杂音、血管杂音、周围血管搏动。患者心脏听诊通常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
3、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需要非同日多次反复测量诊室血压才能判断血压高是否可以诊断高血压。检查前,患者至少保持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检查时患者需使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能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解剖结构异常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胸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肺脏的大小、轮廓及基本病变情况。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诊断心脏疾病。
3、CT、MRI
医生可通过头部的CT、MRI检查了解患者有无颅内的病变,寻找精神障碍可能的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变化情况,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以及治疗经历,了解患者有无长期的精神紧张等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CT、MR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高血压病早期出现脑衰弱症状群应与神经衰弱鉴别。神经衰弱病人一般血压不高;且自述工作能力下降、记性不好、注意不集中及乏力症状较明显;头疼、头胀、焦虑,情绪不稳不突出;神经衰弱的症状加重与心理因素、脑力劳动过度有关。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衰弱症状群加重与高血压波动有关。可通过病史、辅助检查、症状变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鉴别。
2、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高血压病出现的意识障碍、焦虑状态应与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鉴别。可根据有关感染、中毒史、躯体检查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感染或中毒性疾病;意识障碍可与感染、中毒疾病变化有关,甚至进行性发展。高血压病的意识障碍多在高血压危象、脑病及急进型高血压病时,且高血压持续升高不下,意识障碍时深时浅的变化;感染中毒非中枢性的很少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焦虑症
高血压Ⅱ期易出现焦虑状态,应与焦虑症鉴别。焦虑症病人,惊恐发作亦可血压升高,但是恐惧、紧张、濒死感、发抖、出肝、苍白,以及心慌与血压变化不成比例。慢性焦虑症患者可有心烦意乱、动作多、走坐不宁、恐惧、紧张等症状,但血压不高,只是心率快、多汗及四肢麻木感。偶而产生精神性血压高时待焦虑缓解后血压恢复正常。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史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时应以治疗高血压病为主,控制患者的血压,去除引发精神障碍的病因。同时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及时控制精神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1、减少体重。
2、控制钠盐摄入,少用脂肪类及肉类、辛辣食品,禁烟戒酒。
3、补充钙和钾盐,宜吃新鲜蔬菜、喝牛奶等。
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比如对焦虑忧郁状态,选用抗抑郁药和镇静药。对幻觉妄想状态以及意识障碍伴兴奋状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具体治疗方案请以医嘱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1、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其他杂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5-HT再摄取抑制剂等(氟西汀)。
2、抗躁狂药或情感稳定剂
碳酸锂、新型抗躁狂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
3、抗焦虑药
苯二氮䓬(地西泮、阿普唑仑)类等。
4、抗精神病药
酚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其他(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氢氯噻嗪、呋塞米、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异丙烟肼、丙米嗪、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碳酸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地西泮、阿普唑仑、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高血压的病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如果高血压能得到较好控制,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精神障碍也能得到缓解。如果高血压控制不佳,则精神障碍可能难以消除。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部不适、易激惹、心慌、心悸、焦虑、抑郁多种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痴呆综合征的发生,还可能对高血压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高血压可得到控制,精神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精神障碍难以消除。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预防疾病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积极控制血压,必要的生活习惯调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由高血压导致,焦虑、激惹等不良情绪又会影响血压,以造成恶性循环,家属应该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困扰与不稳定情绪。除此之外,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患者切实地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心动过缓、乏力、干咳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合理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健康体重,肥胖者可适当减肥。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通过慢跑、游泳、散步等方式活动,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强关节四肢的锻炼,增强食欲。
4、保持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避免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刺激。
5、养成每日监测血压的习惯,早晚各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6、忌烟忌酒。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高血压与不良的饮食方式有关,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膳食搭配合理,多选择富含钾、钙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限制糖类、脂肪、食盐等的摄入。
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钾、钙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苣。
2、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油菜、苹果、橘子等。
3、少食多餐。
饮食禁忌:
1、限制食盐摄入,一般建议高血压患者要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之内,少吃含钠高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虾皮、酱油、咸菜等。
2、少吃肉汤类,避免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的负担。
3、限制糖类摄入,尽量少吃玉米、蔗糖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以免造成血脂升高,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木糖醇类食物。
4、限制脂肪摄入,做菜时尽量选用植物油,尽量不吃动物类肝脏或高脂肪的肉类,可以多吃海鱼,降低血液中的血浆担固醇,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控制血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