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养生
疾病名称: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
疾病概述: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是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下方穿出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时,受到周围组织的推挤和卡压,从而引起的大腿部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骨盆骨折、肿瘤、异物、手术切取髂骨、外伤等。经正规治疗,一般预后尚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下肢
常见症状: 大腿前方及外侧皮肤麻木、疼痛
主要病因: 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骨盆骨折、肿瘤、异物、手术切取髂骨、外伤
检查项目: X线、核磁共振(MRI)、肌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相关研究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当出现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骨盆骨折、肿瘤、异物、手术切取髂骨等情况时,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卡压,从而产生一列临床症状。
病因-基本病因:
1、由于股前外侧皮神经在骨盆内行程长,出骨盆入股部时形成的角度大,穿过缝匠肌的途径有变异,而且在穿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和阔筋膜时神经亦相对固定,因此当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时,容易使其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形成,肌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经卡压。此外,肥胖的中老年女性易发生骶髂脂肪疝嵌顿,压迫股前外侧皮神经。
2、骨盆骨折、肿瘤、异物、石膏固定,均可引起股外侧皮神经卡压。
3、手术切取髂骨时,刺激或局部瘢痕粘连可压迫神经。
4、外伤发生的髂腰肌筋膜内血肿,亦可引起卡压。
症状-总述:
该征主要表现为大腿前方及外侧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疼痛,严重者出现感觉减退或过于敏感。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
(1)大腿前方及外侧刺痛或烧灼样疼痛。
(2)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3)走路、站立时疼痛加重,坐位、卧位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4)后伸髋关节、牵拉股外侧皮神经时,症状加重。
2、感觉异常
大腿前方及外侧皮肤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感觉减退或过于敏感。
症状-并发症:
如果股外侧皮神经长时间受到卡压,则可能会出现此神经功能障碍,即大腿前方和外侧皮肤可出现刺激性症状,如出汗增多,也可表现为功能缺失症状,如出汗减少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大腿前方及外侧反复或持续刺痛、灼痛;
2、影响走路、站立和伸腿;
3、伴该部位皮肤麻木、感觉过敏或减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骨科、神经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处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患处有受过外伤么?有骨折吗?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6、您既往有做过髂骨手术手术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
5、需要手术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大腿前方及外侧出现皮肤麻木、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核磁共振(MRI)、肌电图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可见患者髂前上棘内下方有压痛,叩击该处后,股前外侧皮肤可有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可见股神经电位异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有助于判断是否有骨折发生。
2、核磁共振(MRI)
核磁能够很好的显示软组织的损伤,对具体的病情判断有较大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大腿前方及外侧皮肤麻木、疼痛等的临床症状,以及确定患者是否有骨盆骨折、肿瘤、手术切取髂骨等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本征在诊断上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相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腰部有疼痛及压痛点,可出现神经反射减弱,患侧拇趾背伸力减弱,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腰椎MRI或CT显示椎间盘突出,可与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鉴别。
2、椎管狭窄症
患者感觉障碍范围较广,且有间歇性破行,运动障碍及神经反射异常的体征,椎管造影或CT检查可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后,按照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为局部瘢痕增生、肌筋膜鞘管狭窄所致,宜行保守治疗,如休息、理疗等。无效时,可进行手术探查,去除致压因素,切开肌筋膜鞘管,切除神经周围的瘢痕。如患者神经受压变形或触之有硬感,或疼痛症状剧烈,应行神经手术松解。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当患者无法忍受疼痛或疼痛影响患者睡眠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患者的疼痛,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
2、神经营养药物
可使用B族维生素营养周围神经。
治疗-相关药品:
阿司匹林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病程较长、保守治疗无效或痛苦较重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1、腹股沟韧带处有扳机点的患者,局部切开减压可获得理想效果。
2、而由肿瘤、血肿、异物、骨折碎片压迫者,必须手术探查,彻底切除压迫的包块。
治疗-其他治疗:
1、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有明显疗效。在髂前上棘内侧1~1.5cm,腹股沟韧带下缘,用短注射针头垂直进针至筋膜下,出现异感后,抽吸无血可注射药液。若找不到异感,可做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扇形浸润。
2、其他
如当地医院条件充足,还可进行针刀疗法。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及时正规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可出现大腿前外侧部皮肤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治疗解除神经压迫,可实现治愈。
日常-总述: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需要多休息,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日常需要多休息,坐、卧休息都可,但不可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
2、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以免症状加重。
3、避免穿着紧身的裤子,以免加重神经卡压症状。
4、做好日常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损伤。
5、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瑜伽等,可提高自身抵抗力,减少病原菌感染的机会。
6、留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被,以免着凉。
7、戒烟、限酒,烟酒都是本病的诱因。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每2个小时更换体位1次,避免压疮发生。
饮食调理:
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以清淡容易消化的为主,保证充足的营养。
2、以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高的食物为主,如鱼类、禽类、牛奶、豆类等,这些物质不仅能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还可有营养神经的作用。
饮食禁忌:
1、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
2、避免吃生冷和辛辣、油腻的食物。
3、尽量不饮酒,不喝浓茶、浓咖啡。
4、禁烟、禁酒。抽烟和喝酒可能会加重病情。
预防措施:
1、平时需要避免运动损伤,做好运动防护,运动前需要充分热身,并正确使用运动护具以及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运动损伤。
2、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外伤引发血肿。
3、存在骨盆骨折、肿瘤、异物时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以防神经卡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