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bone fibrous anomaly syndrom...
养生
疾病名称: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bone fibrous anomaly syndrome
疾病概述: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bone fibrous anomaly syndrome)是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骨病,发生于骨间充质形成期,骨的发育停止在未成熟的编织骨阶段,而不能形成正常的骨小梁。病变可发生在任何骨骼,既可以是单骨性,也可以是多骨性。发病早期可无症状,继而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尚未发现本病有遗传史的报道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疼痛、局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牛奶咖啡斑、性早熟
主要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骨骼的错构、骨小梁发育停滞或内分泌紊乱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测、骨代谢指标、分子生物学检查、X线、CT、MRI、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骨骼生长迅速,术后容易复发,且易并发严重肢体畸形,可先行保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待骨骼发育基本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
骨纤维结构不良为一原因不明的良性纤维性骨病变,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骨型
男女分布差异不大。多发生在青少年,以11~30岁为高峰。长管状骨好发于股骨和胫骨,扁平骨好发于颌骨及肋骨。病变发生缓慢,初起时多无症状,到青少年时才形成肿块而就医,部分患者可伴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随病变发生部位及大小而异。
2、多骨型
男性患者较多,发病年龄较早。常侵犯一侧肢体的多数骨,病变以胫骨、股骨、髂骨较多见。主要表现为肿块、畸形和病理骨折。患者可因反复骨折造成肢体畸形、短缩和跛行。
3、Albright综合征
为多发骨病变,伴性早熟和皮肤牛奶咖啡样色素斑,三者合称Albright综合征,又称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本病多发生在女性,患者常有内分泌功能紊乱。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00万~30/100万,占骨肿瘤样病损的首位,国外约为2/100万~3/100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女之比为1.1∶1,发病多在10岁左右。合并内分泌紊乱者3~4岁发病,甚至在初生后即有症状。
病因-总述: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骨骼的一种错构,亦有学者认为是骨小梁发育的停滞或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本病多认为是先天性的,但尚未发现有遗传或家族史的报道。
症状-总述: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骨骼,可单发,也可多发。发病部位以股骨、胫骨、腓骨和骨盆较多,也可发生于颅骨、肋骨、脊椎骨等处。常偏于一侧肢体;双侧受累者,并不对称。大多数早期病例可存在多年而无症状,继而出现轻微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以及功能障碍,常见反复病理骨折导致肢体弯曲畸形。部分患者还可伴牛奶咖啡斑、性早熟的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骨骼异常表现
(1)累及下肢:股骨和胫骨病变者可致髋内翻或成角,短肢畸形,严重的呈“牧羊拐”畸形,产生跛行。还可伴疼痛和酸胀不适感。
(2)累及头面部:额部、上颌骨或下颌骨隆起,颜面部不对称,上颚突起类似狮面。可伴眼球突出、鼻塞等压迫症状。
(3)累及脊椎或肋骨:偶可发生在脊柱,多为腰椎,颈胸椎受累则更少见,可产生后突、侧弯畸形。胸部不对称,局限性突起。
(4)累及手部:很少单独侵及手骨,常在弥漫整个上肢时,波及手骨。掌跖骨受侵者肢端隆起。
2、其他表现
Albright综合征患者还可出现以下症状:
(1)皮肤表现:本病患者一般出生时即有牛奶咖啡斑,常位于骨骼病变同侧,为一处或多处呈点片状、斑片状且大小不等的褐色或黄棕色色素沉着,边界不规则。
(2)性早熟:仅发生在少数骨骼受损较严重者,绝大多数为女性,表现为阴道出血,但不是月经,严重者在3~4个月即出现,第二性征出现早,外阴变大,乳房发育早,腋毛和阴毛出现过早。
(3)智力下降:偶有智力减低和其他内分泌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容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多因病理性骨折或畸形出现才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者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发现的?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7、家族中有本病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这个病遗传吗?
3、症状还会加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疼痛、局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牛奶咖啡斑、性早熟等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内分泌激素检测、骨代谢指标、分子生物学检查、X线、CT、MRI、病理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头面部、四肢等处有无异常肿胀或畸形。触诊病变部位,明确是否有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内分泌激素检测
检测指标包括血清ACTH、血皮质醇、LH、FSH、E2、甲状腺功能、GH、IGF-1等。
2、骨代谢指标
检测内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β-CTX、PTH及尿钙、磷等。部分多发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3、分子生物学检查
可取局部病变组织进行GNAS基因的突变检测,以明确诊断。不建议取外周血进行检查,因外周血DNA中突变的检出率通常较低。
检查-病理检查:
可于手术中切取部分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病变组织为灰白色,切开时似有砂粒样物质,并见成束的纤维组织瘢痕,显微镜下见病变处由纤维组织及化生骨构成。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单发型,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变薄形成缺损,在管状骨多发生在骨干或骨骺端,沿长轴方向发展,呈磨砂玻璃样改变。
(2)多发型,常累及数骨,并可侵犯邻近骨。
(3)四肢长骨病变,常累及骨的全部,髓腔宽窄不均,其增宽处皮质骨变薄并扩张。股骨上端病损使骨骼变形如“牧羊人手杖”。
(4)少数病例可恶变,X线表现具有溶骨破坏、软组织肿块等恶性征象出现。
2、CT检查
CT检查费用虽较X线照片高,但其密度分辨高于X线、对病骨内的囊变、破坏、钙化和骨化显示较X平片敏感准确。CT横断面克服了常规X平片前后重叠的缺点,可用于头颅、脊柱和骨盆等重叠较多的部位。
3、MRI检查
MRI能显示大部分在X线平片或CT片上不能显示的病灶(如坏死、液化、出血)。
诊断-诊断原则:
本病进展缓慢,一般无症状,多因病理性骨折就诊,严重者可有肢体增粗变形或颌面部不对称等表现。医生根据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针对病变组织进行GNAS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与神经纤维瘤病、垂体生长激素瘤、佩吉特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神经纤维瘤病
也可表现为牛奶咖啡斑,也可伴有低磷血症,患者皮肤可见典型神经纤维瘤样皮损,但通常无明显骨骼畸形或性早熟、甲亢等内分泌腺体受累表现。
2、垂体生长激素瘤
也可表现为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有特征性的面容改变、骨组织及软组织增厚,但通常无牛奶咖啡斑及病理性骨折。
3、佩吉特骨病
也可表现为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患者可有颅骨增大,肢体变形,与多骨纤维异样综合征引起的颅骨改变难以鉴别,但佩吉特骨病患者常为中老年,多无其他内分泌腺体受累表现,且对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反应更明显。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此病可引起广泛的骨质改变,畸形明显。全身骨质脱钙,无骨新生或硬化。主要病理改变是骨吸收和纤维瘢痕形成,其内有出血现象,也有纤细的骨样组织和骨小梁形成。血清钙增高,血清磷降低,尿中钙磷均增加。
治疗-治疗原则:
骨纤维异样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需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单发、无症状的病变,原则上不需要进行治疗,只需观察进展情况,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出现明显症状、畸形或者骨折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应积极纠正内分泌疾病及性早熟,还可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1、针对骨骼异常
对多骨型或严重的骨骼病变,目前常用药物为双膦酸盐类,若同时合并低磷血症,可予补充中性磷溶液。常用药物为帕米磷酸盐。
2、针对周围性性早熟
目前常用治疗药物包括高效孕激素(如甲羟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等。近年来,研究发现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能与雌二醇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减少阴道出血,控制MAS患者性发育,延缓骨龄进展,促进终身高增长。
3、针对其他内分泌疾病
(1)甲亢患者,可给予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常难以达到满意,且停药后大多复发。
(2)对于伴有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患者,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微球)有一定疗效。
(3)对于伴有库欣综合征的患者,国外有使用美替拉酮的报道,出现有心脏、肝脏等疾病的合并症时,提示预后不良。
治疗-相关药品:
帕米磷酸盐、甲羟孕酮、来曲唑、他莫昔芬、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奥曲肽微球、美替拉酮
治疗-手术治疗:
1、骨骼无明显变形的单发病灶,可行病灶刮除植骨术。
2、骨骼有畸形者,行截骨矫形术。
3、病理性骨折者,按照骨折治疗原则处理。
4、腓骨、肋骨等不重要的骨骼,可行节段性切除。
治疗-放化疗:
本病不宜做放疗,因为放疗易引起疾病恶化。
治疗-其他治疗:
患者年龄较小者,可先行石膏、支具等外固定法,直至病变自行痊愈或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属良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青春期前进展较快,成年后病变大多趋于稳定。经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尚可。但少数患者有可能发生恶变,则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易引发病理性骨折以及肢体畸形,发生于头面部者,还可造成毁容性损害。
2、小儿手术后复发率较高。
3、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恶变,恶变率为2%~3%。
预后-自愈性:
本病具有自限性,青春期前进展较快,成年后病变大多趋于稳定。
预后-治愈性:
本病目前很难完全治愈,多数患者可通过治疗改善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易引发病理性骨折以及肢体畸形,发生于头面部者,还可造成毁容性损害。且小儿手术后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发生恶变,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若患者为儿童,家长应温言安慰患儿,并用浅显的语言为患儿解释病情,保持患儿的情绪稳定。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6、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意外的发生。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2、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或者牵扯引流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