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过敏性睑皮炎疾病概述: 过敏性睑皮炎是指眼睑皮肤对某种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炎症性...
养生
疾病名称: 过敏性睑皮炎
疾病概述:
过敏性睑皮炎是指眼睑皮肤对某种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病变,有时也可为头、面部皮肤过敏的局部表现。常见临床症状有红肿、皮疹、瘙痒、烧灼感等。治疗首先需明确和去除致敏原,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皮疹、刺痛、瘙痒、烧灼感、红肿、水疱、糜烂
主要病因: 主要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斑贴试验、血清变应原特异IgE检测、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 若不及时去除相关致敏原,疾病可持续存在并反复发作,明确并避免过敏原,积极就医诊治,有助于控制病情,促进疾病康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过敏性睑皮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以营养不良及过敏体质者多见。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因各种外源性过敏原引起机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造成眼睑皮肤发生炎症性病变所致。此外,遗传性过敏体质、感染、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能够引起眼睑皮肤发生过敏的外源性物质种类多样,主要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类。
1、动物性
主要包括动物的毒素、昆虫的毒毛等,如蜂类、水母、毛虫等。
2、植物性
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如漆树、荨麻、橡树、银杏、猫眼草、某些菊科和报春花属、少数瓜果、蔬菜、花粉等。
3、化学性
(1)日常生活用品:如洗面奶、双眼皮贴、医用胶布、接触镜护理液和眼镜架等。
(2)化妆品:如眼影、油彩、眼线膏等。
(3)外用药物:如汞制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某些中草药以及各种滴眼液等。
4、其他
有时眼分泌物刺激也可能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总述:
过敏性睑皮炎可出现多种类型皮疹,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烧灼感等不适。其临床类型多样,常见有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症状-典型症状:
1、接触性皮炎
可有多种皮损表现,严重时皮损甚至泛发全身。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表现。常自觉瘙痒、烧灼感。症状的轻重通常与接触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及机体的敏感程度有关。
(1)急性接触性皮炎: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可有丘疹和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大疱破溃后可呈糜烂面。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长期反复接触刺激物可导致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及苔癣样变。
2、湿疹
皮损形态多样,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渗液、鳞屑、结痂等。易反复发作,自觉瘙痒显著。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可融合成片。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可伴浆液性渗出。
(2)亚急性湿疹: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接受不适当处理后发展而来。红肿及渗出减轻,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还可有少许鳞屑。
(3)慢性湿疹: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一开始就为慢性。表现为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出现苔癣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症状-并发症:
1、部分病灶蔓延至结膜、角膜,可能会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点状着色等。
2、过度搔抓还可以造成眼睑皮肤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睑皮肤出现红肿、丘疹、水疱、脓疱等损害;
2、皮损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3、伴显著瘙痒不适或烧灼感;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眼睑皮肤出现异常后可去皮肤科或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应用什么药物吗?
8、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眼睑皮肤出现异常后,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眼睑皮肤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斑贴试验、血清变应原特异IgE检测等以帮助寻找过敏原。必要时,还可通过裂隙灯检查来帮助明确眼球有无异常病变。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首先观察眼睑皮损的形态、颜色、数目、范围、分布特点,同时注意有无出血、溃疡、糜烂、渗出等表现。之后可能会对眼球进行检查,了解有无巩膜、结膜充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会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等。
3、其他
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进行视力检查等,以了解除眼睑外是否有其他眼部病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斑贴试验
此检查是筛查接触变应原的可靠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通常会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并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皮肤变化情况,从而了解机体过敏情况,并明确致敏物质。
2、血清变应原特异IgE检测
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因此检测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对Ⅰ型变态反应的诊断和过敏原的确定很有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裂隙灯是一种特殊的观察仪器,眼科医师可用它在稳定头部的同时放大并观察眼睛的结构。通过裂隙灯检查可帮助明确患者结膜、角膜是否存在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过敏史、不良物质接触史,以及眼睑皮疹、瘙痒、烧灼感等表现,再结合斑贴试验等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注意避免继续接触相应致敏物质,以防病情加重。
治疗-一般治疗:
1、保持眼睑皮肤清洁卫生,远离相关致敏物质或不良刺激性物质。
2、注意皮肤保护,不搔抓,以防加重皮肤损害。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无糜烂、渗出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可缓解炎症,减轻瘙痒不适。
(2)渗出较多者,可酌情使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冷湿敷。
(3)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
2、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物:对抗过敏有较好的疗效,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钙剂:可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使渗出减少,有消炎、消肿、抗过敏作用,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钙等。
(3)糖皮质激素:病情严重时可适当使用泼尼松等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锌油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泼尼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并积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症状可逐渐减轻、消失。
预后-危害性:
1、眼睑为日常暴露部位,出现皮肤损害时,常会影响外貌美观。
2、本病皮损可能会反复发作,且常伴瘙痒等不适,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3、患者日常需避免相关致敏原,若相关致敏原复杂多样,可能会使生活严重受限,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病情较轻,远离相关致敏原后,病变可能会自行缓解、消退。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在接受规范的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可能获得临床痊愈。
预后-复发性:
如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疾病可能会复发。
日常-总述:
过敏性睑皮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远离可能引起过敏的不良物质,同时注意保持皮肤完整,避免搔抓,及时清理眼睛分泌物。另外,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到医院复诊。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自行停药。
2、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经发现立即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调整用药。
3、应用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时应避免进行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2、尽量避免接触动物及某些植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3、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漱用品及化妆品。
4、及时清理眼睛分泌物,减少对眼睑皮肤的刺激。
5、避免搔抓皮损部位,以防抓破皮肤继发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观察皮损恢复情况并调整用药。
饮食调理:
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疾病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性睑皮炎的发生。
1、查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2、避免在室内养花种草,避免饲养宠物,植物花粉等可能会附着在动物毛皮上。
3、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