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疾病英文名称: periporitis and multipl...
养生
疾病名称: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疾病英文名称: periporitis and multiple sweat gland abscesses
疾病别名: 假性疖肿、痱疖、痱毒
疾病概述: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periporitis and multiple sweat gland abscesses)又称假性疖肿、痱疖、痱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外泌汗腺化脓性炎症。本病好发于炎热季节,常见临床表现有小脓疱、硬结节、脓肿等。可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小脓疱、硬结节、脓肿、压痛、流脓、发热
主要病因: 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涂片镜检、病原菌培养、血常规、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避免病情加重,促进皮损消退。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多见于儿童及产妇,尤以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的婴幼儿为多。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本病常见于炎热季节,如夏季。
病因-总述:
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主要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汗腺口侵入感染,引起局部炎症性病变所致。多因夏季多汗而诱发,也可继发于湿疹。营养不良、皮肤卫生情况较差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常见皮肤损害有小脓疱、硬结节、脓肿。一般脓液排出后,经5~7天皮损可结痂而愈。有时旧疹消退,新疹可继续发生。气温降低时皮损也可自然减轻。若皮下脓肿较多,还可出现发热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表现
(1)初起在汗孔部发生多个小脓疱。
(2)之后炎症逐渐向下深入,发展成黄豆到栗子大小的硬性结节,境界清楚,顶端钝圆,表面呈鲜红色或紫红色,且有压痛。
(3)结节迅速化脓变软形成脓肿,触之有波动感,中心无脓栓。破溃后可排出黄绿色黏稠的脓液。
2、好发部位
多见于额部、颈部,背、臀等处也可发生。
症状-并发症:
1、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红痱。
2、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淋巴结炎,甚至败血症等病变。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脓疱、结节、脓肿样损害;
2、随病情发展,脓肿发生破溃、排脓;
3、伴局部压痛不适;
4、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皮肤损害、疼痛不适,应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脓疱、结节等损害,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行涂片镜检、病原菌培养、血常规、病理学检查,以详细了解病变情况,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意识、精神状态,之后会对皮肤进行详细观察,以了解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特点及发病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流脓、溃疡、糜烂、出血等表现。
2、触诊
医生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
医生会取部分脓液制成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判断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2、病原体培养
医生会取部分脓液或刮取部分皮损组织进行培养,通过观察生成的菌落来判断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此检查对治疗药物的选择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3、血常规
通常无需血常规检查,但若患者病情严重,医生可能会进行此项检查来判断感染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处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
1、检查意义
可观察组织病理的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2、检查结果
真皮内汗管及小汗腺腺体周围结缔组织中有化脓炎症及脓肿形成,其脓肿位于真皮的深部,中心为中性粒细胞,四周绕以上皮样细胞及单核细胞。革兰染色可见成团的革兰阳性球菌。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夏季发病,头部好发,以及结节、脓肿、流脓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的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疖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疖是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症的小结节,可逐渐肿大呈锥形,组织坏死后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炎症反应加重,数日后,脓栓脱落、脓液排出,炎症可逐渐消失而痊愈。通过临床表现即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卫生,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通过手术方法进行医治。
治疗-一般治疗:
1、适当进行生活调理,加强营养,保证机体能量摄入。
2、保持皮肤清洁,但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
3、室内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卫生,温度适宜。
治疗-药物治疗:
1、系统治疗
医生常全身使用抗生素类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
2、局部治疗
早期未化脓时,可酌情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等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呋辛、阿莫西林、鱼石脂软膏、碘酊
治疗-手术治疗:
脓肿成熟时,可进行切开排脓,有助于促进皮肤恢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控制,皮损逐渐减轻、消失,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皮损常位于暴露部位,可能会影响外貌美观。
2、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淋巴结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病变,严重时可威胁机体健康。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皮损中的脓液排出,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自行痊愈。
预后-治愈性:
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皮肤可逐渐恢复、痊愈。
预后-复发性:
若相关不良因素持续存在,则可能会出现疾病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适当进行锻炼。手术患者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另外,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好发于额部、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影响患者容貌,而且会并发败血症,威胁患者健康,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多关心、陪伴患者,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增强患者自信心,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2)患者:应主动与家属和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过敏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清洁卫生,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
2、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避免热水烫洗或用力搓洗。
3、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
4、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及组织病理,判断是否还有感染。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2、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如果发现渗液、渗血过多及时请医生处理。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对饮食无特异性要求,但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预防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的发生。
1、注意皮肤卫生,出汗后及时洗澡。
2、补充营养,避免营养不良。
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