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横结肠扭转疾病概述: 横结肠扭转是指横结肠襻的扭转,临床少见。其发病原因为横结肠系膜过长...
养生
疾病名称: 横结肠扭转
疾病概述:
横结肠扭转是指横结肠襻的扭转,临床少见。其发病原因为横结肠系膜过长,且肠系膜附着点相近,活动度大。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若未发生肠坏死、继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经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胃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
主要病因: 横结肠系膜过长,且肠系膜附着点相近,活动度大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腹部超声、结肠纤维镜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肠管坏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临床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横结肠扭转主要的发病原因为横结肠系膜过长,且肠系膜附着点相近,活动度大。若同时有粘连、先天性束带、妊娠、精神障碍、慢性便秘及滥用泻剂等诱因,易发生扭转。
症状-总述:
横结肠扭转主要临床表现为结肠梗阻,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此外,还有上腹部包块,触之疼痛。本病急性的症状明显,进展迅速;慢性的症状不明显,但反复发作。
症状-并发症:
可有以下并发症:
1、肠坏死;
2、继发性腹膜炎;
3、感染性休克。
就医-就诊科室:
1、紧急情况可至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者可前往普外科、胃肠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症状?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不适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还是慢慢出现的?
4、腹部是否受过外伤?
5、有无不洁饮食、暴饮暴食的情况?饱餐后有无剧烈运动?
6、有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怎样?
7、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不适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腹部超声、结肠纤维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检查时可见患者腹部明显膨胀,叩之呈鼓音,压痛及肌紧张均不明显;听诊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腹部触诊时,可摸到腹部有弹性的包块。
检查-实验室检查:
可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血细胞的具体情况,可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者出血。
检查-其他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本检查可在纤维镜下清晰观察肠管黏膜水肿程度,在扭转的相关梗阻部位可见有狭窄,但如有腹膜刺激征,疑肠绞窄时,切不可行内镜检查。检查时,医生会将纤维镜从患者的肛门伸入肠管内进行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立位和侧位片可见近侧结肠膨胀,远侧结肠空虚,两个气液平面。钡剂灌肠有时可看到鸟嘴形影像。
2、CT检查
本检查可明确结肠扭转的病因、梗阻位置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3、腹部超声
本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虽然超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低于腹部CT,但因其实施动态、诊断快速,在结肠扭转急性发作时,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病史,以及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与结肠癌、结肠套叠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肠癌
结肠癌也有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恶心、呕吐等,但结肠癌往往无突然腹痛史。结肠癌的肿块坚硬,边界清楚,而结肠扭转则是膨胀的肠管,触诊时质地较软,边界不清,较易区别。钡剂灌肠可以确诊。
2、结肠套叠
回肠套入盲肠多见,且可延至乙状结肠,发病急,呈低位肠梗阻的表现,多发生在5~6个月的幼儿。症状为阵发性哭闹、恶心、呕吐,有果酱样大便,触诊右下腹部空虚,右上腹部腊肠样肿块。钡剂灌肠可见钡剂呈杯口状阴影即可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横结肠扭转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避免复发。除禁食、胃肠减压、输液等常规治疗措施外,根据病情进展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而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持续胃肠减压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输液所需容量和种类须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排出量和密度,并结合血清钾、钠、氯和血气分析监测结果而定。必要时须输给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丧失至肠腔或腹腔内的血浆和血液。
治疗-药物治疗:
若有感染的情况,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为阿米卡星、阿莫西林等。
治疗-相关药品:
阿米卡星、阿莫西林
治疗-手术治疗:
如果非手术疗法失败,或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并怀疑有肠坏死、穿孔时,均应及时手术。
1、固定术
横结肠复回后,对于有生活能力的结肠,可将大网膜和结肠系膜固定于腹前壁,右结肠固定于腹侧壁和腹后壁,或将过长横结肠浆膜与升结肠和降结肠平行缝合。
2、结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一般用于手术时发现肠壁明显水肿、肠腔过度扩张、腹腔污染严重、肠壁已坏死、穿孔或全身情况较差的病例。
3、切除吻合术
切除吻合术一般用于肠管有坏死或血运不好,腹腔污染较轻。
治疗-其他治疗:
1、高压盐水灌肠和钡剂灌肠
温盐水或肥皂水均可,灌肠时逐渐加压,如有气体和粪便排出,腹胀消失,腹痛减压,表示扭转复回。
2、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插管减压
由于镜管细、镜身软、光源强、视野清晰、不易损伤肠壁,可清晰观察黏膜水肿程度,且患者耐受性好,故多采用纤维结肠镜复位。内镜循腔经直肠进人乙状结肠,如发现黏膜出血、溃疡或由上方流出脓血,提示肠壁已部分坏死,不宜继续插管,如检查无异常,将软导管通过结肠镜缓慢经梗阻处远端,进人扭转肠袢。若顺利可排出大量气体和粪便,扭转自行复回,症状好转,插管全程要细致轻柔,不可用力过猛。注意此软管不要立即拔出,要保留2~3天,以免扭转短期内复发。还可通过观察导管引出物有无血性物质,以判断扭转肠袢有无坏死。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结肠扭转的预后与病因、患者病情、是否出现并发症、治疗干预是否及时、患者一般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积极治疗,若未出现血肠管坏死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较好;若出现肠管坏死,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结肠扭转可能导致肠管坏死,进一步导致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恢复横结肠扭转,解除梗阻,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护理有助于机体的康复,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根据天气增减衣物;严格遵医嘱用药,手术后注意监测有无感染,遵医嘱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后果严重,常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医生和家属可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日常恢复期间,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及相应的生活护理。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了解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对药物进行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科学作息,早睡早起,避免劳累,保持良好情绪。
2、家属应勤给卧床的患者翻身,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
4、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诊,需复查血常规、腹部CT等相关检查项目,以判断疾病的预后。
日常-术后护理:
1、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
2、妥善固定胃管,保持胃管的通畅及减压器的有效负压。
3、预防感染,每日可用温开水擦拭口腔2次,使用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保持干燥,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饮食调理:
日常应注意饮食的调养,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术后患者要注意遵医嘱进食,保证饮食的合理、清淡、营养丰富均衡。
饮食建议:
1、患者平日的饮食尽量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尤其是术后的患者,能够促进伤口快速恢复。
2、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进食不洁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食年糕和糯米等容易粘黏的食物以及坚果等比较坚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方式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1、积极治疗肠道原发疾病。
2、避免饱餐后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日常生活中有便秘症状的人群要设法通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