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疾病英文名称: 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
养生
疾病名称: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
疾病英文名称: 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
疾病别名: 寰枢关节回旋位固定
疾病概述: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又称为寰枢关节回旋位固定,是以特发性斜颈、头颈僵直与旋转受限为临床表现,以齿突与寰椎侧块的对应关节改变为X线特征的一种病变。其实质是一种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多在轻度外伤后出现,也可自发性发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特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僵硬、头颈部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伤、头颈部手术、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MRI
重要提醒: 本病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免出现瘫痪、脊髓压迫或椎动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临床分类:
1、Ⅰ型
不伴有枢椎前脱位的旋转与固定(移位距离不超过3mm),寰椎横韧带无损伤,寰枢椎旋转运动范围正常。
2、Ⅱ型
旋转固定移位在3-5mm,可能合并横韧带损伤,一侧的侧块有移位,而对应的侧块无变化,寰枢运动超出正常范围。
3、Ⅲ型
严重移位,寰椎向前移位超过5mm,双侧侧块都前移,只是一侧明显。
4、Ⅳ型
临床少见,寰椎后移位,可同时伴有齿状突骨折,一侧侧块比另一侧后移明显。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并不少见。
病因-总述: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感染和创伤学说。外伤、头颈部手术、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使关节囊有滑液渗出、肿胀,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解剖对位,导致韧带和关节囊发生挛缩,从而诱发旋转脱位固定的形成。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儿童及青少年寰枢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解剖特异性也是其病因之一。
症状-总述:
初期以特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僵硬及头颈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其中,头颈旋转功能受限最明显。后期若出现脊髓压迫表现,患者可发生截瘫和不全瘫。
症状-典型症状:
1、特发性斜颈
斜颈的特征是向一侧倾斜20°并呈轻度屈曲,长期的斜颈可致头面部发育不对称。
2、疼痛
枕颈部有疼痛。
3、活动受限
患者颈部僵硬,头颈旋转功能明显受限。
症状-并发症:
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脊髓受压,出现截瘫和不全瘫等并发症。还可能形成椎动脉血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最近感冒了吗?
6、最近受过外伤吗?
7、怎么受的伤呢?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特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僵硬及头颈部活动受限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智、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情况。
2、颈部检查
查体发现患者存在斜颈畸形,且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3、神经功能检查
怀疑合并颈部脊髓损伤者,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神经功能检查,主要包括感觉检查(触觉、痛觉、位置觉、运动觉等),运动检查(关键肌的肌力),肛门括约肌及会阴感觉检查。患者在此过程中需配合完成医生的指令。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提示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解剖关系破坏,寰齿距离发生变化。
2、CT检查
CT扫描可用于判断寰枢椎旋转程度和方向。
3、MRI检查
怀疑有脊髓损伤时,需行MRI检查,以确定脊髓受压的部位及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外伤或感染病史、颈部典型的症状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X线片征象及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病变情况进行选择。急性期可采用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一般进行枕颌带牵引复位即可,若该方法无效者,可考虑颅骨牵引复位。必要时,还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若经颅骨牵引仍不能复位者,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采用寰枢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儿童患者,手术复位后可仅固定,而不进行植骨融合,1年后拆除内固定,以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治疗-其他治疗:
急性期应采用牵引复位及颈围、外固定支具固定。枕颌带牵引一般可达到复位目的,若枕颌带牵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进行颅骨牵引复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反之则预后不佳,还可能因脊髓压迫或椎动脉血栓形成,而导致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并发截瘫和不全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脊髓压迫或椎动脉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过早期的牵引、外固定及手术等治疗措施,寰枢椎可复位,达到临床治愈。但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疾病的进展,发生脊髓压迫或椎动脉血栓形成时,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能并发截瘫和不全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脊髓压迫或椎动脉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锻炼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6、家属可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防止出现压疮和静脉血栓。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X线的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2、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或者牵扯引流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促进伤口愈合。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
7、患者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日常保护,避免外伤。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