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棘间韧带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injury of interspinous ligamen...
养生
疾病名称: 棘间韧带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injury of interspinous ligament
疾病概述:
棘间韧带损伤(injury of interspinous ligament)是指棘突间韧带遭受暴力引起的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暴力损伤引起的棘间韧带慢性劳损。棘间韧带损伤多发生于第5腰椎、第1骶椎处,在第4腰椎以上则多与棘上韧带同时断裂,劳累和弯腰时疼痛,背伸时可减轻或消失。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腰痛、乏力、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棘间韧带遭受暴力或慢性积累性损伤
检查项目: X线检查、CT、MRI、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不宜久坐、长时间低头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及长期从事挑、抬工作的人群。
病因-总述:
腰棘间韧带处于相邻的棘突之间,呈长方形,由三层纤维所组成,棘间韧带遭受暴力可引起急性损伤,慢性积累性暴力损伤可引起棘间韧带慢性劳损。此外,部分患者发生本病与风湿性疾病有关。临床上腰椎棘间韧带损伤多是由于长期进行腰部活动,使得棘间韧带处于紧张状态,产生撕裂、出血及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或直接压迫神经,造成疼痛。
病因-危险因素:
长期不良姿势,或长时间坐着、低头,睡眠时枕头过高等,容易导致棘间韧带损伤。
症状-总述:
棘间韧带损伤的症状主要为腰痛、乏力,尤其是劳累和弯腰时疼痛,背伸时可减轻或消失,其压痛点在两棘突之间正中点,重压则疼痛加剧,可使活动受限。
症状-典型症状:
脊柱棘突间有深在性胀痛,患者不敢做脊柱旋转动作,卧床时多取脊柱伸直位侧卧。行走时,脊柱呈僵硬态。
症状-并发症:
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长时间疼痛,可导致活动减少,腰背部的肌肉力量下降,可出现腰背部的肌肉废用性萎缩。此外,还可使脊柱不稳定,髓核容易突出,出现神经及马尾神经症状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哪里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从事什么工作?搬运工吗?
7、您经常弯腰吗?还是需要久坐久站?
8、您接受过腰部手术吗?
9、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复发吗?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腰痛、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者行X线检查、CT、MRI等,以诊断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腰椎的前凸曲线是否有改变和缺失,是否有腰部侧弯等异常表现,皮肤是否有皮疹、水疱等皮损。观察腰椎的屈曲和背伸、旋转和侧弯等活动是否有异常。
2、触诊
检查两棘突之间正中点是否有压痛,重压时疼痛是否会加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腰椎X线
在前屈状态下摄腰椎侧位片可显示棘突间隙增宽,尤以两组韧带断裂者为甚。
2、CT、MRI
必要时可行CT、MRI检查,可全面查看是否有其他软组织、神经损伤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职业、外伤史、典型症状(腰痛、乏力、活动受限)、体征,结合X线检查、CT、MRI、体格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都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单纯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弯腰的动作,石膏背心外固定,无效者可考虑手术修补或做脊柱融合术。
治疗-对症治疗:
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在腰部可佩戴护腰减少韧带负担。局部用1%普鲁卡因封闭后疼痛可暂时缓解。
治疗-药物治疗:
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涂抹扶他林软膏,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如塞来昔布等。
治疗-相关药品:
扶他林软膏、塞来昔布
治疗-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修补或做脊柱融合术,以修复韧带,缓解症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若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疾病可迁延不愈,长期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通过规范处理缓解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保守治疗的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可佩戴围腰进行腰部保护及帮助支撑。
3、术后患者可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步锻炼。
4、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5、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术后患者可进行擦浴。
6、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7、打石膏的患者注意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避免移位。
8、家属帮助卧床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防止出现静脉血栓和褥疮。
9、患者需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久站久坐。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半年后进行X线的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2、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水洗手术部位。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适量多吃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和磷的食物。
7、术后患者排气后可先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
3、患者日常避免吃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导致钙质流失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
2、注意日常保护,避免频繁弯腰,可佩戴围腰。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