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invasive pulmonary as...
养生
疾病名称: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
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疾病概述:
急性侵袭型肺曲霉病(acute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侵袭型肺曲霉病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多继发于免疫受损和骨髓抑制患者。本病可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干咳、胸痛、咯血等症状,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经早期正规治疗,一般可改善预后。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发热、干咳、胸痛、咯血、气急
主要病因: 肺部感染曲霉菌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会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一旦确诊此病,需及早接受治疗。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继发于免疫受损和骨髓抑制患者。
病因-总述:
本病是内曲霉(主要是烟曲霉)侵入肺组织所致,菌丝在肺内增殖,曲霉的内毒素使肺组织坏死,表现为炎性浸润、实变、空洞、支气管炎等。
病因-危险因素:
1、免疫受损和骨髓抑制(如粒细胞缺乏)者,容易患此病。
2、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本病的几率增大。
症状-总述:
临床上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胸部症状以干咳、胸痛最常见,还可出现咯血。当肺内病变广泛时则出现气急、甚至呼吸衰竭。
症状-并发症:
肺外器官受累: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原菌可侵入血管,随血液循环播散至肺外器官,常见于心、肝、肾、脑、胃肠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不明原因持续发热。
2、反复干咳。
3、明显胸痛。
4、咯血。
5、呼吸急促。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立即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可于呼吸内科就医咨询,亦可在感染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报销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干咳、胸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用听诊器检查肺部有无异常呼吸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1)可采用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鉴定菌种。
(2)对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若培养结果为曲霉菌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2、血常规检查
患者可有嗜酸性细胞升高。
3、血清学检查
IgG沉淀素90%以上阳性。血清总IgE明显升高。
4、分子生物学检测
主要是应用实时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曲霉特异性DNA片段进行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经支气管或经皮肺活检标本送检,最有诊断价值的是见到典型曲霉菌丝,通常HE染色即可,但在坏死组织中菌丝着色较淡,采用吉姆萨染色更为理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表现为不同形态的肺浸润、肺空洞,有助于诊断本病。
2、胸部CT检查
可明确感染部位、了解病灶的数量和大小、评估局部组织侵犯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免疫受损或骨髓抑制病史)及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干咳、胸痛),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肺癌、过敏性肺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肺炎
不同病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各异,但大多起病急,伴发热、咳嗽、咳痰;影像学表现为度均匀的片状、斑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肺结核
多见于年轻患者,常有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结核中毒症状。其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3、肺癌
多有长期吸烟史,表现为刺激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影像学表现肿块常呈分叶状、毛刺征,癌组织液化坏死后可形成偏心厚壁空洞。
4、过敏性肺炎
多有特定环境接触史,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及发绀等症状。该病发作时肺部体征多以湿啰音为主,常无喘鸣音。胸部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肺间质浸润、小结节影,以后进展为斑片影,反复发作者可有肺纤维化表现。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的嗜酸性粒细胞却不增高,同时可有肺功能下降。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一般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首选药物为两性霉素B。有合并原发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此外,根据病情,还可酌情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在粒细胞缺乏者并发本病时输注粒细胞作为辅助治疗有一定作用。
治疗-药物治疗:
1、两性霉素B
首选两性霉素B,疗程未确定。在高度可疑但未确诊者经验性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若至疗程第7天未见疗效则应停用。
2、氟胞嘧啶
对肺曲霉病的抗菌活性通常较低,但与两性霉素B有协同作用,在重症感染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其不良反应特别是骨髓抑制作用,应用受到限制。
3、利福平
利福平与两性霉素B对曲霉有协同抗菌活性,而其肝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也同样限制了它的应用。
4、伊曲康唑
对曲霉有良好抗菌活性,已有成功治疗的报道。
治疗-相关药品: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利福平、伊曲康唑
治疗-手术治疗:
急性肺曲霉球有时会破溃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播散,因此凡能胜任手术者应予外科切除。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可改善预后。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原菌可波及心、肝、肾、脑、胃肠等器官,危害患者健康。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改善预后。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花粉、柳絮飞扬或者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医用口罩。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患者可多吃红枣、木耳、鸭血、樱桃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熏烤、腌制、高糖、高盐食物。
3、注意饮食安全,不吃过期霉变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治疗原发病,以消除或缩短患者的高危期。
2、防止或减少易感人群与曲霉孢子接触。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