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疾病英文名称: spine tuberculosis kyphosis疾...
养生
疾病名称: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
疾病英文名称: spine tuberculosis kyphosis
疾病概述: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spine tuberculosis kyphosis)是指脊椎被结核杆菌感染后,结核病灶破坏椎体,从而造成的一种脊椎后突畸形。病程进展缓慢,后期可出现脊椎畸形、驼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午后低热、身体消瘦、后背疼痛、脊椎畸形、驼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
主要病因: 主要由脊椎结核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脊柱X线、CT、MRI
重要提醒: 本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以免造成驼背、截瘫、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如果患者同时有肺结核,那么肺结核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主要见于结核病人。
病因-总述:
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发生后,结核杆菌随血液或淋巴循环侵入脊髓,定植到椎弓,导致脊椎结核。如果脊椎结核未得到及时治疗,结核病灶破坏椎体,造成骨小梁塌陷、干酪样坏死、局部脓肿等一系列病变,结核杆菌还可侵犯邻近组织,进一步加重破坏,并最终引起脊椎后突畸形。
症状-总述:
脊椎后突畸形的程度与病人年龄、开始时后突畸形角度、受累椎体的数目,治疗时椎体完全丧失的数目以及病变所在脊椎的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患者除了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外,还可见后背疼痛、脊椎畸形,甚至驼背等表现。部分病情较重者,还可压迫脊髓,引起运动功能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全身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食欲减退、倦怠、身体消瘦等。
2、局部症状
患者可出现后背部疼痛、脊椎局部畸形等表现,骨质破坏严重者,可致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形成驼背。
3、运动功能障碍
当病变压迫脊髓时,还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
症状-并发症:
畸形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晚发病灶治愈型截瘫。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怎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您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7、您最近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这个病传染吗?我需要隔离吗?
3、症状还会加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会有后遗症吗?会瘫痪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午后低热、身体消瘦、后背疼痛、脊椎畸形、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进行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脊柱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检查患者的神智、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情况。
2、观察脊柱的外观,判断其形态及活动度有无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液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在疾病活动期时加速。血液检查可辅助诊断。
2、结核菌素试验
使用5结核菌素单位(0.1ml)进行皮内注射,一般在前臂进行,在48-72小时后观察出现的风团或红斑的情况。对5岁以下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在早期诊断上有帮助,阴性表明未感染结核菌;阳性表明已感染过结核病;如由阴性转为阳性,表明结核感染发生不久。
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从患者血液或脓液中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即可确诊为结核。但该方法耗时较长,且培养出细菌的概率较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脊柱X线
主要为脊柱的正侧位片,可发现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脊柱后突畸形,甚至生理曲度改变。
2、CT
CT能显示椎体甚至附件的微小病灶,弥补X线的不足,有助于医生明确病变部位、椎体塌陷程度及局部受压的情况。
3、MRI
MRI能清晰显示脊椎、椎间盘、黄韧带及脊髓的改变。有助于医生判断椎管狭窄的程度、脊髓受压的情况及结核病灶的范围,但价格较昂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结核病史、典型表现、查体结果,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排除创伤性后突畸形、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突畸形等疾病后,即可确立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创伤性后突畸形
创伤性后突畸形患者也可出现脊柱向后方突出、后背隆起等表现,但患者通常有外伤史,根据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进行鉴别。
2、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突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也可出现脊柱畸形、驼背等表现,通过病史询问及影像学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先应用抗结核药物,控制原发疾病。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已形成脊髓压迫者,可给予病灶清除术,解除压迫;骨质破坏较严重者,可行椎间植骨手术,以改善畸形。
治疗-一般治疗:
局部制动,以防病情加重。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特效药物,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
治疗-手术治疗:
1、病灶清除术
通常主张经前路或后路手术,清除结核病灶,减轻对脊髓的压迫,术后可配合石膏固定。
2、椎间植骨手术
胸椎和胸腰椎结核病人,胸椎椎体破坏消失3/4或更多者,腰椎丧失1.5个椎体或更多时,需要考虑进行椎间植骨手术,以预防进行性畸形的发生。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6-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遵医嘱进行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并行相应的手术矫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未能及时发现或规范治疗者,则预后不佳。
预后-危害性: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态,严重者还可影响其心肺功能,甚至造成截瘫,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规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控制。手术治疗可改善症状,一定程度上矫正畸形。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矫正畸形。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脊椎结核后突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态,严重者还可影响其心肺功能,甚至造成截瘫,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自卑、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尊自爱不自卑,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6、打石膏的患者注意保持石膏的清洁干燥,避免移位。
7、家属可为患者定制合适的支具,辅助患者活动。
8、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具有传染性,注意适当隔离,及时消毒污染区域,定时定区域消毒患者分泌物,不与他人共用私人用品,防止疾病的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2、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水洗手术部位,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适量多吃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和磷的食物。
7、患者可多吃银耳、木耳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喱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避免密切接触结核患者。
2、积极接种卡介苗。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关疫苗:
积极接种卡介苗可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