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甲旁倒刺疾病别名: 甲逆剥疾病概述: 甲旁倒刺又称甲逆剥,是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
养生
疾病名称: 甲旁倒刺
疾病别名: 甲逆剥
疾病概述:
甲旁倒刺又称甲逆剥,是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起的小块长三角形表皮。维生素缺乏、皮肤干燥、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裂开,三角形翘起角质,还可有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不适。发生倒刺后,不可用手撕、拔,否则可能会发生皮肤撕裂,或者感染,加重皮肤损害,单纯皮肤倒刺可使用剪刀将倒刺齐根剪掉,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足部、手部
常见症状: 皮肤干燥、三角形翘起角质、发红、肿胀、疼痛、出血
主要病因: 可能与不良理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微量元素检测、血常规检查
重要提醒: 甲旁倒刺不可撕、拔,以防引起皮肤创伤,并诱发感染,加重病情,影响皮损康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甲旁倒刺是一种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甲旁倒刺任何人均可发生,但手部皮肤干燥、长期接受不良刺激的患者多见。
病因-总述:
倒刺是因甲周局部皮肤油脂缺乏,导致水分丧失,出现皮肤干裂、翘起。引起甲旁倒刺的原因很多,常见有不良理化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微量元素缺乏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理化因素
由于气候干燥,手部长期受摩擦,或者接触肥皂、洗洁精、消毒剂等化学物品,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导致甲周角质层分离、翘起。
2、不良生活习惯
频繁洗手、搓手,存在咬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也可引起倒刺的发生。
3、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C、维生素B等缺乏可引起局部皮肤干燥,可能会导致倒刺出现。
症状-总述:
甲旁倒刺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裂开,三角形翘起角质,还可有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不适,有时还可有局部少量出血表现。
症状-并发症:
1、可能会继发局部感染,引起甲沟炎、甲下脓肿等病变。
2、部分患者因撕、拔倒刺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皮肤撕裂伤。
就医-门诊指征:
1、甲周皮肤干燥、翘起、发红、肿胀、疼痛等。
2、撕拔倒刺引起严重皮肤撕裂伤。
3、局部发生脓肿、流脓。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甲周出现异常可根据情况于皮肤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甲周长期存在皮肤干燥、裂开、倒刺等表现,可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肤损害情况,之后可能会根据情况建议行微量元素检测、血常规检查等,以进一步详细了解病变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首先观察皮肤情况,以了解皮肤损害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同时注意有无局部化脓、红肿、出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有时还会检查是否存在局部波动性脓肿的形成。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微量元素检测
主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情况,对明确病因、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2、血常规
可通过观察白细胞等血细胞数目变化情况,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并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般存在或怀疑发生继发感染时,可能会做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既往刺激物质接触史等,再结合皮肤干燥、翘起、疼痛等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等多种辅助检查结果,本病诊断一般不难。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甲上皮的结构是向下和向后连接,企图撕下会造成倒刺的进一步撕裂,可在消毒后用剪刀或指甲刀将倒刺齐根剪除。若出现继发感染或脓肿形成等情况,还可根据情况给予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避免继续接触刺激性化学产品,以防加重皮肤损害。
2、保持皮肤湿润,必要时使用保湿霜。
3、注意饮食调整,保证合理、均衡饮食,维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治疗-药物治疗:
1、皮肤干燥时可适当使用维生素E霜,有助于滋润皮肤。
2、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时,可根据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进行补充。
3、继发甲沟炎等感染性病变时,可局部使用氯己定溶液、碘酊、鱼石脂软膏等治疗,感染严重时还可系统使用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E霜、氯己定溶液、碘酊、鱼石脂软膏、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
治疗-手术治疗:
局部有脓肿形成时,可通过手术方法切开引流,将脓液排出,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过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引起疼痛不适,严重时可能会对工作、学习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2、部分患者可能会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影响皮肤恢复。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病情较轻时,皮损可能会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皮肤可逐渐恢复,疾病逐渐痊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患者病情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撕、拔倒刺。手术患者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异常情况。另外,患者可适当进行锻炼,增强免疫力。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患肢的皮肤完整,避免撕、拔倒刺。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患肢剧烈活动,以免再次受伤。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观察术后恢复情况;若有微量元素缺乏复查微量元素。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患肢避免沾水。
2、注意手术伤口渗液、渗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缺乏有关,适当补充维生素,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番茄、柿子、西蓝花、菠菜、莴苣、青豌豆、橙子、杏、红薯等。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病的发生几率。
1、避免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学物品。
2、改变不良习惯,如咬手指、咬指甲等。
3、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