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疾病英文名称: pseudo-hypoaldosteronism,PHA...
养生
疾病名称: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
疾病英文名称: pseudo-hypoaldosteronism,PHA
疾病概述: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osteronism,PHA)是一种以失盐导致呕吐、腹泻、渴感减退或消失、生长发育滞后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管疾病。其是由于基因异常或继发于某些疾病。由基因异常导致的可遗传给下一代,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部分患儿若不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PHA1型和PHA2型为遗传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和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呕吐、腹泻、多尿、生长发育迟滞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基因异常所致,部分患者为继发于其他疾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检测、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测、基因测序分析
重要提醒: 小儿出生后若出现反复呕吐、腹泻,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而导致严重后果。
临床分类:
本病一般可分为PHA1和PHA2两型(Gordon综合征/家族性高钾血性高血压),为遗传性疾病。但有国外研究显示还有一种类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将其归为了PHA3型。(Riepe Felix G. Pseudohypoaldosteronism.[J]. Endocrine development,2013,24)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为罕见。杨汉华等学者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文献显示PHA1型的发病率约为1/80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PHA1和PHA2型发生于父母有遗传基因者,发病年龄多在新生儿期。
2、PHA3型好发于有尿路感染和尿路梗阻者。
病因-总述:
本病不同类型的病因不同。PHA1和PHA2两型为遗传性疾病,是基因异常所致,其中PHA1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HA2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HA3型继发于其他疾病。
病因-基本病因:
1、PHA1型
PHA1型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使肾脏上的集合管上皮细胞钠通道蛋白亚单位功能丧失,钠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管细胞对内源性醛固酮反应性减低。
2、PHA2型
PHA2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存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两个成员WNK4和WNKI突变,上述突变使它们对远曲小管上噻嗪类利尿药敏感的钠氯协同转运子的抑制减弱,引起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
3、PHA3型
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继发于尿路感染和尿路梗阻,也可继发于肾脏疾病,由肠切除或汗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情况比较罕见。
症状-总述:
患者可有呕吐、腹泻、生长发育迟滞等多种表现,根据本病累及器官、病情轻重和分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在限盐或应用醛固酮拮抗药后才出现症状,并可随年龄增长而自行缓解。
症状-典型症状:
1、PHA1和PHA2型
(1)受累器官包括肾脏、结肠、汗腺及唾液腺等。
(2)渴感消退或消失,生长发育滞后为主要的表现。
(3)一些患儿可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发热和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4)一些患儿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疹。
(5)部分患儿可于生后数小时出现反复呕吐、腹泻。
(6)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多尿、低渗或等渗性脱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因脱水或继发感染而夭折。
(7)患者还可发生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并可因此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可继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2、PHA3型
患者可有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肢体无力、呼吸加快、心跳加快等症状。与PHA1和PHA2不同的地方在于PHA3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出现多种水电解质紊乱,详见上诉典型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新生儿反复呕吐、腹泻。
2、儿童生长发育滞后。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新生儿可就诊于新生儿科;儿童可就诊于小儿科;成人可就诊于内分泌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儿童出现生长发育滞后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可能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检测、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测、血清激酶检测、基因测序分析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触叩听等方式了解患儿是否有皮疹、肌肉痉挛、呼吸加快、肌肉无力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气分析可见血液pH<7.35、HCO3-明显下降。
2、血清电解质检测
(1)血钠测定:血清钠低于135mmol/L时称为低钠血症。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可见低钠血症。
(2)血钾测定:血清钾超过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可见高钾血症。
3、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测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型和3型患者可见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假性醛固酮减少症2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差异较大。
4、基因测序分析
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分析可确诊遗传病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可进行尿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有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本病试验结果为正常。另外,PHA1和PHA2型患者对外源性醋酸去氧皮质酮或氟氢可的松无反应。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再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本病一般不难诊断。在诊断时应注意与失盐综合征、肾性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早,多在新生儿期;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反复呕吐、腹泻、渴感减退或消失、多尿、低渗或等渗性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可有酸中毒;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均落后;使用外源性醋酸去氧皮质酮或氟氢可的松无反应;实验室检查符合此病条件,即可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失盐综合征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应与21-羟化酶缺乏症和18-羟化酶缺乏症所致的失盐综合征鉴别。失盐综合征除有失盐表现外,同时有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即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假性性早熟,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浓度常低于正常;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升高而血浆皮质醇明显降低,临床上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假性醛固酮减少症除临床表现为失盐外,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而血醛固酮浓度降低,应用外源性醛固酮治疗无效。
2、肾性失盐性肾炎
多有原发性肾脏病的病因,多为成年人起病,患者亦可表现为低血钠、脱水,其不属于遗传病。
3、肾小管性酸中毒
除血中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外,尚有低血钙、高血氯、低血钾,可存在低血钠。
治疗-治疗原则: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主要为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补充食盐为PHA1型和PHA2型的主要治疗方法,旨在恢复患者体内的钠/钾平衡,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对于PHA3型的患者,还需要治疗其原发病。
治疗-一般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补充食盐。
治疗-药物治疗:
1、存在酸中毒的患者,可使用碳酸氢钠来纠正。
2、存在高血钾的患者,可通过补充氯化钠来纠正。
治疗-相关药品:
碳酸氢钠、氯化钠
治疗-手术治疗: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全身性假性醛固酮减少症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医生会考虑采用透析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跟疾病的类型、病情的轻重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治疗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预后良好,而部分患者可因病情较重而发生死亡。
预后-危害性:
1、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型和2型可遗传给下一代。
2、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发生。
预后-治愈性:
通过适当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能够缓解,病情得以控制。
日常-总述:
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卫生,病情缓解后适当进行锻炼。另外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请医生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3、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查血生化和离子。
饮食调理:
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发病期间避免食用含钾元素高的食物,如橘子、橙子、玉米、韭菜等,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预防措施:
有尿路感染和尿路梗阻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减少PHA3型的发病几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