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甲周疣疾病英文名称: periungual wart疾病概述: 甲周疣(periungu...
养生
疾病名称: 甲周疣
疾病英文名称: periungual wart
疾病概述:
甲周疣(periungual wart)为发生在指(趾)甲边缘的寻常疣。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不规则隆起,还可疼痛不适。部分患者的皮损可自然消退。如不适症状严重或因美观有治疗需求,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物理方法等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手部、足部
常见症状: 皮肤粗糙、不规则隆起、疼痛不适
主要病因: 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自然消退,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公用毛巾等物品,必要时积极进行治疗,可避免疾病传播,促进疾病康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用手搔抓局部皮损导致破溃,可引起其他健康皮肤感染而出现疣体。
2、直接接触患者皮损可能会被传染。
3、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浴巾等物品,有可能会感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甲周疣是一种寻常疣,为较常见的皮肤疾病,但目前尚无具体、详细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更易患病。
病因-总述:
甲周疣是一种寻常疣,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完整的HPV病毒呈球形,无包膜,直径约45~55nm,HPV有100余种,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
病因-基本病因:
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特别是基底层细胞)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增生物形成,从而发生疾病。
病因-危险因素:
1、手存在外伤或长期在水中浸泡。
2、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艾滋病或接受器官移植等。
症状-总述:
甲周疣发生在指(趾)甲的边缘,表现为局部皮肤粗糙、不规则隆起,可能会导致指(趾)甲疼痛,甚至可能影响指(趾)甲的正常生长。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出现寻常疣。
就医-门诊指征:
1、甲周出现皮肤粗糙、不规则隆起表现;
2、伴局部疼痛不适;
3、皮损持续存在不消退,影响外貌美观;
4、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损;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甲周皮肤出现异常,并伴疼痛不适,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周围与您接触的人存在这些症状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6、您是什么职业?手足长期接触水吗?
7、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8、您患有艾滋病或接受过器官移植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甲周皮肤出现异常损害、疼痛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皮肤损害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及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形状、分布范围、数量等,同时注意有无局部溃疡、出血、糜烂等表现。
2、触诊
主要检查皮损的质地,以及有无触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醋酸白试验
醋酸能使HPV感染区域组织变白,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检测HPV感染。尤其是亚临床感染,是一种简单适用且较准确的方法。医生用棉拭子蘸3%~5%的冰醋酸,涂于可疑的受损皮肤及其周围,一般数分钟后可以观察到局部疣体或皮肤组织变白。
2、HPV-DNA检测
医生会刮取或切取部分新生物组织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HPV病毒。
检查-病理检查:
1、检查方法和意义
有时医生会切取适量皮损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来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2、检查结果
一般可发现皮损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过度,增厚的角质层内间有角化不全,常位于乳头体的正上方,排列成叠瓦状。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与寻常疣患者密切接触病史,以及甲周围皮肤粗糙、不规则隆起的症状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甲周疣是一种寻常疣,有时可自然消退,不必治疗。若局部疼痛严重,或有治疗需求,可通过药物、手术、物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水杨酸:常被应用的有40%水杨酸硬膏等。可松解角质,使疣损害便于刮除。
(2)维A酸类药物:常用维A酸软膏等,对甲周疣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其他:患者还可酌情使用5%咪喹莫特软膏、氟尿嘧啶软膏等治疗。
2、皮损内注射药物
使用平阳霉素、维生素D3等进行皮损内注射,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水杨酸、维A酸软膏、咪喹莫特、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维生素D3
治疗-手术治疗:
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医生会对皮损局部进行仔细的消毒后,注入局部麻醉药物,然后用手术刀片切除疣体。有时还可以用特殊的刮匙刮除疣体。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有自然消退可能,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多数患者也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甲周疣常影响手部美观。
2、甲周疣具有一定传染性,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他人。
3、甲周疣可出现局部疼痛不适,严重时还可影响正常工作、学习。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的皮损可能会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接受正规、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疗效,皮损可被去除。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甲周疣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避免搔抓、切除疣体,避免传染他人。手术切除的患者要注意患肢的休息,避免沾水,结痂后避免撕、抠痂皮。治疗后按时复诊,由医生判断是否痊愈。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皮损破溃后向健康皮肤散播。
2、避免自行切除疣体,易感染的同时还会刺激疣体生长。
3、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以防传染给他人。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换药并观察伤口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发生感染。
2、伤口结痂后避免用手撕、抠痂皮,等待痂皮自然脱落。
3、患肢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次受伤。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对饮食无特异性要求,但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周疣的发生几率:
1、注意劳动保护,防止受伤,一旦受伤及时就医处理。
2、避免手部长期在水中浸泡,如工作需要尽量戴手套。
3、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品。
4、增强免疫力,积极治疗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