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疾病概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甲状旁腺功能...
养生
疾病名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疾病概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障碍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与血钙密切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与疾病类型相关,可见神经衰弱、情感障碍、智力障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症状。本病应针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辅以适当的药物缓解患者精神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甲状旁腺、其他
常见症状: 神经衰弱、情感障碍、智力障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
主要病因: 与血钙密切相关
检查项目: 血生化、尿液检查、血甲状旁腺素、血维生素D检查、X线检查、甲状旁腺超声检查、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智能减退、甲状旁腺危象等,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
根据甲状旁腺功能可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障碍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精神障碍较为常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尚无明确好发人群相关结论,病情轻重可能会影响发病的可能。
病因-总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与血钙密切相关。一般认为血钙显著升高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血钙降低可导致手足搐搦性精神病。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由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受体突变、甲状旁腺发育异常、甲状旁腺损伤、维生素D缺乏等引起。
病因-基本病因: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钙离子有关。
症状-总述: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与疾病类型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抑郁、焦虑、智力障碍、意识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可有情感障碍、躁狂、抑郁、幻觉、妄想、智力障碍、意识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精神障碍
(1)神经衰弱综合征:多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淡漠、主动性减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2)抑郁、焦虑状态:以情感抑郁为主,伴有意志减退、焦虑、不安等。
(3)智力障碍:多见于儿童,一般较轻,也可出现谵妄-健忘综合征。
(4)意识障碍:多为谵妄或错乱状态,多见于急性发病者。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精神障碍
(1)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多变、易哭、易激惹、易怒。
(2)躁狂或抑郁状态:多为抑郁、焦虑状态,有的表现为轻躁狂。
(3)幻觉或妄想状态:幻听为多,有被害关系妄想多类分裂样症状。
(4)智力障碍:可有记忆力严重减退、人格衰退等。
(5)意识障碍:有意识浑浊、急性错乱状态或类木僵等。
症状-并发症:
1、患者可发生甲状旁腺危象,出现昏迷。
2、还可有癫痫样痉挛发作、视盘水肿、颅压增高等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精神症状严重者可至精神心理科就诊;确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者可至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何时出现的症状?
2、症状出现多久了?
3、有其他的不适感吗?
4、是否经历过某些创伤?
5、是否有其他疾病?
6、有在做什么治疗吗?疾病控制得怎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症状严重么?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应该做什么检查?
4、应该怎么治疗?
5、我多久能够痊愈?
6、这些治疗是否有效?
检查-预计检查:
当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患者出现神经衰弱、情感障碍、智力障碍、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生化、尿液检查、血甲状旁腺素、血维生素D检查、X线检查、甲状旁腺超声检查、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等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中离子测定,衡量患者的血钙、血磷水平,帮助诊断。
2、尿液检查
患者可出现尿钙、尿磷排出量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
3、血甲状旁腺素(PTH)
PTH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判断有无甲状旁腺异常。
4、血维生素D检查
患者可能出现维生素D的含量变化。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以检测患者的器官和组织钙化,还可观察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硬化等情况。
2、甲状旁腺超声检查
可以查看甲状旁腺及周围血管等情况,寻找可能的病因。
3、CT和MRI
CT和MRI对寻找甲状旁腺病灶有所帮助。可用于判断病变的位置、病变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病变本身的形态特征。
4、放射性核素检查
患者需静脉注射99mTc-MIBI,然后分别在甲状腺部位采集早期和延迟显像。患者可能有异常的甲状旁腺组织显影图像。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既往的甲状旁腺疾病经历,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的精神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生化、尿液检查、血甲状旁腺素、血维生素D检查、X线检查、甲状旁腺超声检查、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应积极防止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还可选择适当的药物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
治疗-一般治疗:
1、部分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可适当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3、防止呼吸道感染、胃肠疾病、出血、外伤等。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具体请以医嘱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1、钙剂
也用于保持血钙浓度正常,预防或缓解低钙血症引起的手足抽搐,可口服碳酸钙,常和维生素D等药物同时使用。
2、维生素D
可促进钙的吸收,常用的有骨化三醇、胆骨化醇等药物。
3、抗精神病药
酚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硫杂蒽类(三氟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二苯氧氮平类(五氟利多)、苯甲酰胺类(舒必利)等。
4、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其他杂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5-HT再摄取抑制剂等(氟西汀)。
5、抗躁狂药或情感稳定剂
碳酸锂、抗癫痫药(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新型抗躁狂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
6、抗焦虑药
苯二氮䓬(地西泮、阿普唑仑)类、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
7、其他
如阿仑膦酸钠、西那卡塞等也可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碳酸钙、骨化三醇、胆骨化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噻吨、氟哌啶醇、五氟利多、舒必利、异丙烟肼、丙米嗪、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碳酸锂、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地西泮、阿普唑仑、普萘洛尔、阿仑膦酸钠、西那卡塞
治疗-手术治疗: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腺体,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甲状旁腺大部切除术、甲状旁腺全部切除等。
治疗-其他治疗: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也可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降低血钙,缓解患者的精神障碍。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预后与血钙浓度有关,血钙降低后精神症状可迅速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大部分可恢复正常。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智能减退,可能难以完全恢复。
预后-危害性: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精神障碍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难以恢复的智能减退,甚至导致甲状旁腺危象,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钙降低后精神症状可迅速改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危险的运动和情感冲动,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避免疾病发作,并遵医嘱服药、复查,外出时需随身携带病情诊疗卡。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本病尤为重要,家属应该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困扰与不稳定情绪。除此之外,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患者切实地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进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患者可能出现暴饮暴食或抗拒饮食,应当尽可能规律饮食保持良好的状态。
饮食禁忌:
本病一般无特殊饮食禁忌。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在于积极治疗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疾病,及时纠正血钙水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