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疾病英文名称: thyroglossal duct cysts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
疾病英文名称: thyroglossal duct cysts
疾病别名: 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甲状舌骨囊肿
疾病概述:
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thyroglossal duct cysts)是一种先天性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在颈部中线上形成先天性囊肿,感染破溃后形成甲状腺舌管瘘,临床表现为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圆形肿块,随吞咽或伸缩舌上下移动,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先天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甲状腺
常见症状: 随吞咽上下移动的颈前区肿块
主要病因: 胎儿期甲状舌管退化不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甲状腺彩色超声、X线、CT、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
重要提醒: 未切除的甲状腺舌管囊肿到成人期有10%转变为腺瘤,儿童偶有恶变报道,故一经发现需及时就医手术治疗。
临床分类:
1、完全性甲状舌管瘘
同时具有舌根部盲孔的内瘘口和颈部皮肤表面的外瘘口。其中瘘口即为形成的感染性通道的两端,与体内相通的一端称为内瘘口,与体表外相通的一端称为外瘘口。
2、不完全性甲状舌管瘘
感染性通道只有与体内相通的一端或者只有与体外相通的一端。包括只有舌根部盲孔开口的内瘘口,或者是只有颈部皮肤开口的外瘘口。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人群中总体发病率的确切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男性为女性2倍。
病因-总述:
甲状腺舌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腺舌管的残余上皮,当胎儿发育至第3周时,在原口腔底部发生甲状腺舌管下行至颈部,其下端以后发育成甲状腺。胎儿发育至第5周时甲状腺舌管即退化,其口腔端残留为舌根部的盲孔,如果甲状腺舌管退化不全,遂在颈部中线上形成先天性囊肿,感染破溃后成为甲状腺舌管瘘。
病因-基本病因:
甲状腺舌管先天退化不全。
病因-危险因素:
1、儿童
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一半以上的病例发生在5岁以前。
2、男性
男性为女性2倍。
症状-总述:
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的患者中,近75%的甲状舌管畸形表现为囊肿,25%继发感染形成瘘管,3%的甲状舌管位于舌部,7%位于胸骨上窝,25%的囊肿可偏离正中。在颈部正中相当于舌骨下的甲状软骨部位可见1~2cm直径的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囊性因充盈紧张而有实质感,位置较固定,不能上下或左右推动,但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略有上下移动。
症状-病情发展:
1、未发生感染时,不与皮肤粘连,无压痛,无自觉症状。
2、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疼痛与压痛,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从瘘口经常排出透明或混浊的粘液,经过一定时间后,瘘口可暂时结痂闭合,但不久又溃破流液,可反复发生,经久不愈。
3、未切除的甲状腺舌管囊肿到成人期有10%转变为腺瘤,儿童偶有恶变报道。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伴发舌异位甲状腺。
症状-伴随症状:
伴有感染的患者,可伴有颈部红肿热痛,亦可有发热表现。
就医-急诊指征:
出现发热、颈前区肿块压迫气管致极度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于急诊就诊。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彩超发现颈前区肿物,性质不明。
2、出现颈前区肿块,可能随吞咽上下移动。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去医院门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甲状腺外科、普通外科
患者发现颈前区肿块,可能随吞咽上下移动,需及时到甲状腺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2、急诊科
患者出现颈前区肿块,并伴有疼痛、发热、极度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带好住院所需生活用品。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发现肿块有多久了?是否有疼痛?
2、您去过哪些地方治疗?做过哪些检查?
3、您有无心悸、多饮多食或者精神萎靡、嗜睡、无食欲现象?
4、您家里其他人有无类似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个病是癌症吗?
2、我这个病该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3、治疗后效果怎么样?以后会复发吗?
4、我以后在家里应该注意些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颈前区肿块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建议进行体格检查,其次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瘘管造影、颈部CT、病理检查等以辅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嘱患者吞咽唾液,以观察肿块是否随患者的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2、触诊
医生会用手按压触摸患者颈前区的肿块,感知肿块的质地,并确定是否有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伴发感染的患者可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2、甲状腺功能测定
有的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检查-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医生会用一个较细的管状器械,消毒、局部麻醉以后,在超声的定位下,穿刺抽取部分组织,然后做病理检查。穿刺后患者可在休息室休息一小时,在超声复查无明显出血情况下即可离开。细针穿刺活检为颈部肿物的常规检查,属有创性操作,通过对穿刺的标本做病理检查,其内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纤毛上皮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囊内有粘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甲状腺彩色超声
囊肿形态规则,壁薄光滑,囊内透声较好,少数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囊内透声差。
2、X线
囊肿感染自行破溃形成瘘管时,在注入造影剂后,X线射片可确定瘘管长度。
3、颈部CT
可以判断肿块的大小、范围和位置,可见颈前区圆形类似液体密度区,壁薄均匀,当囊壁增厚提示合并感染。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位于颈部正中舌骨前下方的囊肿,随吞咽而上下活动,结合超声、CT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细胞学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还需与甲状腺囊肿和先天性囊状淋巴瘤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体征
颈部正中相当于舌骨下的甲状软骨部位圆形肿块,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略有上下移动。
2、辅助检查
(1)甲状腺超声:囊肿形态规则,壁薄光滑,囊内透声较好;少数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囊内透声差。
(2)颈部CT:可见颈前区圆形类似液体密度区,壁薄均匀,当囊壁增厚则提示合并感染。
诊断-鉴别诊断:
1、甲状腺囊肿
单纯性甲状腺囊肿很少见,多数由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囊肿病变所致,甲状腺囊肿与其他脏器囊肿的特点相似,囊肿边界清,光滑完整,圆形,内部为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位于甲状腺实质内。
2、先天性囊状淋巴瘤
此病系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所致,颈部发病率最高,好发部位在外侧颈三角部,囊肿内容物为淋巴液,可同时在腋窝、胸、颊部发现囊性肿物。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细小的囊肿是否有必要摘除的,意见尚不一致,但鉴于感染后手术复杂和再发力增加,因此确诊后以早期手术为主,手术需连同舌骨中段一并切除,并将甲状舌管结扎。
治疗-对症治疗:
1、感染
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2、发热
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退热处理。
3、疼痛
严重者可给予镇痛药镇痛处理,如塞来昔布。
4、呼吸困难
因肿块压迫气管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
治疗-一般治疗:
1、患者发病期间,需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
2、肿块较大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
3、伴有恶心、厌食者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4、伴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及时手术处理。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
患者并发感染时,急性期可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点滴给予抗感染治疗,但需注意应用前需做皮试,对头孢类过敏者禁用,可改用红霉素治疗。
2、镇痛药
如塞来昔布等,患者如有疼痛可给予塞来昔布口服,给予镇痛处理。
3、退热药
伴有发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给予退热处理,但需注意伴有胃溃疡者需同时给予抑酸药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
4、甲状腺激素类
术后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甲状腺激素。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类抗生素、红霉素、塞来昔布、布洛芬、奥美拉唑、左甲状腺素钠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
甲状腺舌管囊肿、瘘管切除术。
2、手术意义
较大的甲状舌骨囊肿易发生感染,瘘管易成为反复感染的中心,故应尽早切除,一般可在1岁后实行。
3、术前准备
(1)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有漏管者术前2~3天开始给予抗生素。
(2)复发的瘘管应于术前行瘘管造影检查有无复杂分支。
(3)囊肿已发生感染,则需切开引流,当瘘管感染引流不畅时,应将管口切开扩大以利引流,同时用抗生素治疗,经数周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行切除术。
4、简要手术步骤
以囊肿为中心,沿颈部皮纹做横切口,游离瘘管和囊肿,切断舌骨,切除瘘管,最后缝合切口。手术开始时,瘘漏管内注入亚甲蓝,可帮助显示其病变。
治疗-治疗周期:
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一般为1个月左右,有感染或者先前切开引流的患者,需要控制炎症后手术,有时需要数月之久,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患者伴发感染,急性炎症期应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吸氧、补液等,待感染控制后及时手术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为先天性发育不良,约40%的患者并发感染,有10%转变为腺瘤,儿童偶有恶变报道。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部分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癌变可能。
预后-危害性:
未切除的甲状腺舌管囊肿到成人期有10%转变为腺瘤,儿童偶有恶变报道。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无自愈性。
预后-治愈性:
本病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可治愈,部分患者有再发可能,目前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复发性:
1、本病通过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2、复发率约4%~9%,常见于甲状舌管囊肿感染或先前有过引流的患者,最容易复发的是没有切除舌骨的患者。
预后-后遗症:
少数患者术后可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情况,需口服甲状腺素治疗。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
(1)家属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其阐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的信息,向医生咨询手术的过程,术中、术后可能使用的医疗设施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3)家属、朋友及时探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轻术前恐惧,鼓励患者学习减轻术前焦虑的常用行为控制技术,如放松训练等,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
2、手术后患者心理护理
(1)麻醉清醒后,立即向患者反馈手术的有利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2)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减轻疼痛。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
(3)有的患者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评价手术疗效的方法有误,因此需及时咨询医护人员,正确认知术后康复过程。
日常-用药护理:
1、抗感染、止痛、退热用药,均为在医院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如有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随时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科学作息,避免劳累,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
2、注意卫生,注意口腔清洁。
3、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保持愉快的心情,身体有不适及时就医治疗。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需随时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注意手术切口有无感染以及切口的渗血、渗液等,注意术后有无呼吸困难。如有不适,及时告知自己的主管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观察有无疾病的复发,如有颈部肿物复发、增大、疼痛等,需及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取半坐位,术后3~5天内保持颈部松弛。
2、进半流食或软食。
3、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血后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换药,保持切口纱布的清洁,术后1周左右拆线。
4、术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饮食调理:
科学的饮食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虽然饮食并能治疗本病,但合理的科学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橘子、香蕉等。
2、手术患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饮食,如鱼类。
3、术后患者易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可逐渐过渡到普食。
4、饮食规律,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少吃或者是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发生呛咳,如辣椒等。
预防措施:
1、本病为胚胎时期先天性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引起,故可在胚胎期避免接触放射性射线,并进行产前咨询。
2、定期体检,一经发现后及时手术治疗,避免感染,避免后期恶变。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