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筋痿疾病概述: 筋痿是指长期卧床不起,活动减少,筋脉失养所致肢体痿病类疾病。临床以肌肉萎...
养生
疾病名称: 筋痿
疾病概述:
筋痿是指长期卧床不起,活动减少,筋脉失养所致肢体痿病类疾病。临床以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为主要特征。发生多由尪痹、骨痹等病继发而成。本病治疗在短期内不能获效,肢体功能恢复较难。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上肢、下肢
常见症状: 筋脉挛急、肢体活动障碍、屈伸不利,甚至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
主要病因: 尪痹、骨痹等病继发
检查项目: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抗体检查、X线检查、CT、MRI检查、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若出现肢体筋脉挛急、僵硬、变形,肢体活动障碍、屈伸不利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肢体功能难以恢复。
临床分类:
1、气虚血瘀
主要表现为肢体挛急,屈不能伸,局部刺痛;伴有精神疲倦,肢体乏力,气短话少;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
2、气血两虚
主要表现为肢体挛急,肌肉萎缩,局部麻木;伴有精神疲倦,四肢乏力,气短话少,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色淡;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3、肝肾亏损
主要表现为肢体挛急,肌肉萎缩;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脉细无力。
4、肾阳亏虚
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屈伸不利;伴有怕冷,四肢冰凉,阳痿,小便清稀;舌淡,脉沉细无力。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尪痹、骨痹等病所致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生多由尪痹、骨痹等病继发而成。基本病机为精气亏损,筋脉失养。病位在四肢筋脉,与肝肾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它病继发:本病多由尪痹、骨痹等病未治疗得当,或护理失职,长期卧床,导致精气亏虚,四肢筋脉失养而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以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为主要特征。疾病初期可见肢体筋脉挛急、僵硬、变形,肢体活动障碍,屈伸不利,严重的肌肉萎缩,肢体瘫痪。
症状-典型症状:
肢体肌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僵硬,或拘急痉挛。经久不愈,肌肉萎缩明显,无疼痛。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若出现肢体挛急,屈不能伸,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等症状。
2、或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无痛、皮肤不温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肌肉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屈不能伸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疲倦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4、有患其他什么疾病吗,如尪痹、骨痹等疾病?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起居情况如何,会长期卧床吗?
8、平时饮食规律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四肢活动不利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需要手术吗?手术有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抗体检查、X线检查、CT、MRI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肢体肌肉外形活动、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四肢肌肉萎缩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结合C反应蛋白和血沉结果,可进一步帮助医生评估感染和炎症反应程度。
2、脑脊液检查
炎症、损伤、出血、缺氧等,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脊液性状、成分发生改变。脑脊液的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血清抗体检查
主要用于明确病因。类风湿因子、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的指标,对诊断和病情的评估有很大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检查旨在测量肌肉在放松和收紧时的电活动,以了解肌肉及其周围神经是否存在问题,对于重症肌无力有诊断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骨关节X线检查,可以了解关节的具体情况,有无变形、增生等情况。
2、CT、MRI检查
可以观察头颅的影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肢体肌肉萎缩,肢体软弱无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四肢萎弱症状的肌痿、肢痿、痿躄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常有尪痹、骨痹等病所致长期卧床不起的病史。
2、主要表现
肢节筋脉挛急、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疲倦乏力,肢体活动障碍,屈伸不利。
3、检查
因尪痹导致筋痿的患者,常有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异常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
1、肌痿
肌痿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软弱无力为主要表现,无肌肉挛急现象。
2、肢痿
肢痿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与活动障碍,以青壮年多见。无尪痹、骨痹等病史。
3、痿躄
痿躄以四肢尤其是下肢进行性麻木,软弱无力,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无尪痹、骨痹等病史。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证候以虚为主,或虚实错杂。中医治疗临床不同证型,采取补气活血、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补肾阳的不同方法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气虚血瘀
(1)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伸筋草、全蝎。
2、气血两虚
(1)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黄芪、肉桂、鹿角胶、菟丝子。
3、肝肾亏损
(1)方药:虎潜丸加减。
(2)常用中药:狗骨、干姜、陈皮、白芍、锁阳、熟地、龟板、知母、黄柏、枸杞子。
4、肾阳亏虚
(1)方药:鹿角胶丸加减。
(2)常用中药:鹿角胶、鹿角霜、狗骨、龟板、菟丝子、杜仲、牛膝、当归、熟地、人参、白术、茯苓。
治疗-相关药品:
四妙丸、滋肾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虎潜丸、健步丸、复肌宁胶囊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脊柱和髋关节严重畸形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体针疗法
上肢可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等穴,下肢可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等为主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2、推拿疗法
(1)上肢拿肩井筋,揉捏臂臑、手三里、合谷部肌筋,点肩髃、曲池等穴,搓揉臂肌,来回数遍。
(2)下肢拿阴廉、承山、昆仑筋,揉捏伏兔、承扶、殷门部肌筋,点腰阳关、环跳、足三里、委中、犊鼻、解溪、内庭等穴,搓揉股肌,来回数遍,手劲刚柔并济,以深透为主。
3、西医治疗
西药首选消炎痛,也可选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萘普生、双氯灭痛、布洛芬等,兼有抗炎和抗菌作用的柳氮磺胺吡啶等。
治疗-治疗周期:
筋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筋痿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病程较长,短期治疗不易马上见效,肢体功能完全恢复较难。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影响正常生活,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由于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容易产生绝望悲观情绪。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尽早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可缓解不适症状。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筋痿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起居调护不当,容易引起疾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皮肤护理,恢复期适当运动等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本病病程较长,且肢体活动不利,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应积极排解,消除悲观、忧伤情绪,避免不良情绪而加重疾病。
2、患者应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以饭前或空腹温服为佳,服药期间忌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
2、遵医嘱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病室宜整洁、安静。室内应有防护设施,以利患者活动和防止跌倒。
2、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做好生活护理。注意皮肤干燥,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垂足。
3、恢复期,做一些肢体活动和肢体按摩。
4、病情较重的患者,可经常用手轻轻拍打患肢,以促进肢体气血运行,有利于康复。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肢体活动度、皮肤感觉及病情的进展情况。
2、注意观察患者肢体自主运动的能力是否减退或丧失。
3、若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表现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院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血清抗体检查、X线检查、CT、MRI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可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并多给新鲜水果。注意饮食宜忌,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肥腻、煎炸食物等。禁止吸烟、饮酒。
饮食建议:
1、肝肾亏损的患者饮食以补益为主,多食猪牛羊脊髓、芝麻、银耳、甲鱼等。
2、脾胃虚弱的患者宜多食益气健脾的食品,如鸡蛋、瘦肉、牛奶、羊肉、红枣、桂圆等。
3、若患者出现进食呛咳,无法吞咽时,应尽早放置胃管给予鼻饲流食。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过咸的食物,如雪糕,凉拌菜,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在于疾病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同时增强体质,饮食调护,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起居规律等,可有效减少或减轻疾病的发作。
1、积极治疗尪痹、骨痹等原发疾病,并防止长期卧床而产生本病。
2、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在家属的协助下做肢体活动和肢体按摩,促进肢体气血运行,有利于恢复。
3、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易怒,忧郁等不良情绪。
4、注意饮食调摄,多食高蛋白,富有营养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烟酒等刺激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