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疾病英文名称: progressive diaphysial dysp...
养生
疾病名称: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
疾病英文名称: progressive diaphysial dysplasia,PDD
疾病别名: Engelmann病、Camurati-Engelmann病
疾病概述: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progressive diaphysial dysplasia,PD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硬化性骨发育不良,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本病主要累及颅骨和长骨骨干,表现为肢体疼痛、肌肉萎缩、步态异常(鸭步)、发育迟缓。本病预后一般,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进行矫形手术来改善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该病具有遗传性,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就诊科室: 骨科、小儿科
发病部位: 骨
常见症状: 肢体疼痛、肌肉萎缩、步态异常(鸭步)、发育迟缓
主要病因: 致病基因遗传
检查项目: X线、CT、全身骨显像、基因检测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幼儿能独立行走的时间较同龄人落后,或者有步态不稳等异常表现,建议积极就医咨询。
流行病学-传染性:
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该病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1]。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数患者在婴儿期发病[3],由于有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发病。
病因-总述:
目前对于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根据其有家族遗传性特点,研究发现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基因研究提示本病为19q13.1~q13.3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TGFβ1在骨基质中高度表达,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基因突变可导致TGFβ1异常活化,引起相应的骨骼病变。
症状-总述:
本病多于婴幼儿期出现,病变往往发生于长骨,受累骨以股骨最多见,其次为胫骨、肱骨和腓骨,表现为学会站立、走路的时间延迟,步态摇摆。至青少年时期出现明显的肢体疼痛、肌肉显著萎缩,并以此就诊。另外,病变还可累及颅骨,增厚的颅底压迫神经血管也可出现相应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肢体疼痛
患者因四肢长骨受累,呈双侧对称性菱形膨大硬化,可出现肢体疼痛的表现。
2、步态异常
患儿能独立行走的时间较同龄人落后,而且步态不稳,有特殊的摇摆步态(鸭步)。矮小的患者不能跳跃、奔跑。
3、肌肉萎缩
患者四肢及臀部的肌肉明显萎缩,可同时有肌无力的情况。
4、发育异常
患儿发育较迟,性腺发育差(如男性睾丸不增大、女性乳房不发育),第二性征表现不显著。患者智力一般正常。患者周身发育不成比例,四肢比躯干相对较长,腿部肌肉特别小。
症状-并发症:
本病进展期颅底增厚,致使各孔径狭窄,压迫神经血管出现相应并发症。其中视神经和听神经最常受累,其次是面神经,严重者可并发失明,失聪或面瘫[2]。
就医-就诊科室:
通常于骨科就诊,若患儿为婴幼儿,也可到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进行骨代谢指标、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建议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明确骨骼发育情况,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家长陪同患儿陪同就医。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这些症状大概多久了?
3、大概出生后多久开始学习站立、行走的?跟同龄人相比,学习进度有异常吗?
4、有兄弟姐妹或者父母双方家族中的其他人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
5、怀孕期间定期进行了产检吗?检查结果有异常吗?
6、平时经常运动吗?运动后休息的多吗?
7、之前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8、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四肢骨痛、肌肉萎缩或无力,或家长发现患儿步态异常、发育迟缓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有骨骼异常等。还会建议患者接受X线、CT、全身骨显像、血生化等辅助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实际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皮下脂肪薄、下肢弯曲、膝外翻等异常情况。用手触摸,有时可在体表扪及明显增粗的骨头。有的患者可能会有头颅大、前额突出、杵状指(指端异常膨大畸形,形似击打鼓用的棒槌)的体征。部分患者还可观察到性发育迟缓。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医生采集的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可帮助评估身体机能的一般情况。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的患者血液指标检测可见血红蛋白减少、血沉增快、骨代谢指标(骨钙素、血钙、血磷、tPINP等)升高[1]。
2、基因检测
若基因检测发现19q13.1~q13.3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发生突变,说明存在致病基因,可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典型的X线表现为四肢长管状骨对称性皮质增厚,骨干增粗呈梭形膨大,增生硬化以以骨干中段为主,骨髓腔狭窄或闭塞,病变不侵犯骨端或骨骺。颅骨可见额部及颅底密度增高,各孔径狭窄,额窦闭锁和上颌窦狭窄,病变不侵犯颅缝。
2、CT
CT检查除了能观察骨的情况外,还可评估肌肉萎缩的程度等。
3、全身骨显像
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当其在骨骼分布达到稳定状态后,医生应用全身扫描方式获得全身骨骼影像。通过该检查可更加灵敏的发现病灶部位。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还会询问家族中既往是否有相同或类似表现的患者,根据四肢疼痛、肌肉萎缩、步态异常等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以及X线、全身骨显像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同时需与蜡油样骨病、Caffey病、婴儿皮质增厚症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蜡油样骨病
本病患者在儿童期起病,青中年时疼痛症状加重,病变常累及一侧下肢,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皮质不规则增生硬化,髓腔变窄,外观似融化的蜡滴于蜡烛四周向下流注。而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病变对称,可由此鉴别。
2、Caffey病
本病患者于婴幼儿期起病,骨质增生不局限于长骨,还可累及下颌骨、锁骨、肩胛骨。本病同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发病部位,和基因检测发现COL1A1基因突变[1],可与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相鉴别。
3、婴儿皮质增厚症
本病于婴儿期发病,同样可出现对称分布的骨干增粗等表现,但患儿常出现发热、皮质分层增厚并可自愈,可据此与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该病,目前缺乏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双膦酸盐、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缓解临床症状。针对患者的骨骼畸形、关节损伤等症状,可通过外科手术改善。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可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增高,对于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患者而言,这种副作用可用于减轻骨形成,减少骨髓腔狭窄,从而有效缓解骨痛。常用药物为泼尼松。
2、双膦酸盐
有研究表明[4],使用唑来膦酸能够有效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骨转换并缓解骨质破坏。
3、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肢体疼痛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唑来膦酸、阿司匹林、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明显肢体畸形的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截骨矫正,然后使用钢板、螺钉等进行内固定,促进骨头愈合,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针对关节损伤,后期也可进行矫形和关节置换术。
2、对于颅骨病变导致颅压增高、神经受压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施行颅内减压术。听神经受损的患者,可通过移植人工耳蜗的方法来恢复听觉。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该病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但是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明显缓解症状,使患者恢复运动的功能。若不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畸形程度加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失聪、失明等情况。
预后-危害性:
1、该病可导致患者骨骼出现畸形,出现步态不稳、行走迟缓、易疲乏,影响患者日常活动。
2、病变累及颅骨时,可能会压迫视神经、听神经、面神经等,导致患者发生失明、失聪、面瘫等情况。
预后-治愈性:
该病无法治愈,但积极的治疗可缓解症状,恢复运动功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控制疾病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温度适宜,经常开窗通风。
2、患者在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造成骨骼的再次损伤。
3、若进行了手术,应遵医嘱佩戴相应护具,进行康复训练。
饮食调理:
饮食队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没有特异性影响,患者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即可,同时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饮食建议: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2、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宜选用奶类、蛋类、肝类、豆制品、去骨鱼、瘦肉等易消化的食物。
3、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等,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4、进食或饮水时,速度宜缓慢,避免发生呛咳。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
2、戒烟禁酒,避免影响机体恢复。
3、尽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功能饮料等刺激神经的饮品,可能会加重疼痛症状。
预防措施:
本病是因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能预防疾病发生,但可在孕期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措施,及早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基因问题,然后适时终止妊娠,避免患儿出生,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