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颈肋疾病概述: 正常来说,颈椎不应连有肋骨,倘若出现,即成为颈肋。本病为一种先天性畸形,...
养生
疾病名称: 颈肋
疾病概述:
正常来说,颈椎不应连有肋骨,倘若出现,即成为颈肋。本病为一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变异、胚胎变异等有关。其主要临常表现为肩部饱满,可伴有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也可伴有患侧上肢发凉、皮肤苍白、无力等症状。经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颈部
常见症状: 肩部饱满,可有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也可有患侧上肢发凉、皮肤苍白、无力等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变异、胚胎变异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
一般根据颈肋的形态分为四型:
1、Ⅰ型
颈肋短小,刚超过横突,一般无压迫症状出现。
2、Ⅱ型
颈肋超过横突较多,末端游离并能直接抵触或压迫臂丛。有时由纤维束带与第一肋相连,此纤维带压迫臂丛神经。
3、Ⅲ型
颈肋几乎完整,并以纤维带与第1肋软骨相连,常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
4、Ⅳ型
颈肋完整,并以肋软骨与第1肋软骨连接,亦常致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和静脉受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发病率为0.56%~1.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女性。
病因-总述:
颈肋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颈助发生的可能与遗传变异、胚胎变异等因素有关。
病因-危险因素:
外伤、肩部负重、骨膜炎、肩下垂、第一肋骨畸形、前斜角肌肥厚、异常纤维束带等可能会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多数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患者肩部多饱满,锁骨上窝区较浅,有时可触及隆起的包块或肥厚的斜角肌。若累及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臂丛神经受压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其次为肩胛部及颈部的疼痛。由于斜角肌的紧张,颈椎后伸和侧屈活动常受限。严重者可见鱼际肌、小鱼际肌萎缩,手内在肌萎缩,握力减弱,精细动作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尺神经支配区的痛觉减退。
2、锁骨下血管受压症状
锁骨下动脉受压时,患侧上肢发凉、皮肤苍白、无力、脉搏减弱。锁骨下静脉受压时,患侧上肢肿胀,发绀,浅表静脉怒张。手指有时可出现雷诺现象,即皮肤颜色间歇性苍白、紫绀和潮红的改变;严重者还可发生皮肤的溃疡和坏疽。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导致气胸。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是一出生就发现的吗?
3、您做什么工作的?以前肩部受过伤么?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肩部饱满,以及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肌电图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在检查患者颈部时,在患者斜角肌三角处按压时可有压痛,部分患者可于锁骨上窝闻及血管杂音。还可进行以下检查,以辅助诊断本病:
1、Adson试验阳性
患者端坐位,双手置于膝上,颈部过伸并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气数秒。若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提示前斜角肌紧张使锁骨下动脉受压。
2、Morley试验阳性
压迫斜角肌三角区出现肩部压痛和放射痛,其阳性率比较高。
3、Roos试验阳性
患者端坐位,双上肢上举外展,肘关节屈曲90°,反复快速屈伸各手指3min后,诱发上肢疲劳、疼痛则为阳性。
4、Wright试验阳性
患者端坐位,检查者立于其背后,两上肢上举,肘关节屈曲且肩关节外展、旋外。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当臂丛神经受压时,神经传导速度将明显减慢。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片可见第7颈椎过长,一侧或两侧有肋骨,颈肋形态各异,有的有显影,有的为纤维带、不显影,锁骨和第1肋骨畸形以及其他颈椎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肩部饱满,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等临床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颈椎病、周围神经疾病、肩袖损伤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颈椎病
主要同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其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症状,引起上肢疼痛、麻木和功能障碍,但症状多与上肢外展无关,X线检查无颈肋发生。
2、周围神经疾病
臂丛神经损伤均有明确的外伤史,肘部损伤所致尺管综合征和腕管综合征则症状局限于肢端。尺管综合征主要是尺神经支配区受累,表现为小指,环指屈伸功能受限,夹指试验阳性。腕管综合征主要是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仅鱼际肌萎缩,X线检查无颈肋发生。
3、肩袖损伤
多有外伤史,肩关节活动受限及活动疼痛,肱骨大结节区广泛压痛,X线检查无颈肋发生。
治疗-治疗原则:
颈肋的治疗方案主要应根据患者颈肋的形态,是否累及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等因素制定。若患者病情较轻,可进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病情轻者,注意休息。
2、应纠正头颈部的不正常姿势,避免手提重物和上肢过度外展动作,睡眠时将手臂高举至头上,不使肩部下垂。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如经过3~6个月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较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持续性剧烈疼痛者。
(2)上肢及手的神经征或血管征在发展者。
(3)锁骨下动脉明显受压而引起手指苍白及青紫的短暂发作,甚至有栓塞现象出现者。
(4)臂丛神经下束受压出现感觉障碍或手的小鱼际肌肉萎缩者。
2、手术方法
(1)颈肋切除术:适合于发育较完全的Ⅲ型和Ⅳ型颈肋。一般经锁骨上路切断前斜角肌及颈肋。
(2)第1肋骨切除术:适合于Ⅰ、Ⅱ型颈肋伴纤维束带致神经血管受压者。一般经腋窝入路施行。
治疗-其他治疗:
还可进行功能锻炼,以增强颈部、肩部和胸部骨骼肌,尤其是肩胛提肌和斜方肌的肌力,使肩胛带的力量增强,可改善颈部和肩部的位置。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治疗后,配合进行功能锻炼,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可使患者出现上肢疼痛、麻木感或疲劳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相应临床症状。
日常-总述:
颈肋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上肢过度外展或者负重,手术患者需要按照医嘱做好术后护理,帮助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避免手提重物,同时要减轻颈肩部负重。
2、不要过度使用上肢以及进行过度的上肢外展运动,如打网球、羽毛球等。
3、理想睡眠姿势为仰卧位,睡眠时将手臂高举至头上,不使肩部下垂。
4、患者在术后或在恢复期需要坚持肩部的活动训练,恢复后可进行太极拳、太极剑等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
5、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手术患者需先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普食。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术后需要禁烟、禁酒,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预防措施:
本病为先天发育异常,暂无特殊预防措施,以下几点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孕期应远离放射线、化学物质等,同时需要做好产检。
2、日常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外伤。
3、避免长期肩部负重。
4、骨膜炎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促进疾病恢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