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绝经后骨关节炎疾病英文名称: postmenopausal osteoarthritis...
养生
疾病名称: 绝经后骨关节炎
疾病英文名称: postmenopausal osteoarthritis
疾病概述:
绝经后骨关节炎(postmenopausal osteoarthritis)是指由于绝经女性失去性激素保护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导致的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活动障碍等。本病一般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主要病因: 主要与绝经后女性体内内源性雌激素减少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性激素水平检测、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关节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确诊,需及早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
大多数学者仍然使用Kellgren和Lawrecne放射学标准。该标准将骨关节炎分为五级:
1、0级
正常。
2、Ⅰ级
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3、Ⅱ级
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4、Ⅲ级
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5、Ⅳ级
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绝经后女性体内内源性雌激素减少有关,由于绝经后女性的肌肉肌力下降、软骨下骨的骨密度相对较高,易损伤关节,进而导致关节炎的发生。此外,年龄、肥胖等因素也与骨关节炎的发生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内源性雌激素减少
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降低,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肌肉肌力下降,对关节的控制保护力随之下降,关节活动时关节面的磨损增加,进而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2、骨密度升高
绝经后妇女的软骨下骨的骨密度相对较高,导致关节活动时关节软骨承受力升高,还可直接损伤关节软骨,进而导致骨关节的发生。
3、年龄、肥胖
随着年龄增长,局部骨赘形成及骨关节炎患病率呈增高趋势,说明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主要生物学因素,而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机械性因素。
症状-总述:
绝经后骨关节炎一般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其中,关节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关节疼痛
初期时关节活动后才出现关节疼痛,随病情进展,稍稍活动甚至不活动时也可出现关节疼痛。
2、关节僵硬
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晨僵,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肿大
手部关节肿大变形明显,可出现Heberden结节和Bouchard结节。部分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
4、骨擦音(感)
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关节活动时出现骨擦音(感),多见于膝关节。
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行走时软腿或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症状-并发症:
骨关节炎可并发骨膜炎、关节损伤或关节畸形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出现症状多长时间了?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7、您初次月经是什么时候?平时规律吗?现在还正常吗?
8、您从事什么工作?日常劳累吗?
9、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绝经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液检查、性激素水平检测、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关节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和触诊
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轻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音或摩擦感。
2、浮髌试验
当膝关节伴有滑膜炎时,肿胀可加重井出现关节内积液,患者伸直患腿膝关节,放松股四头肌,医生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有浮动感觉,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此为浮髌试验(+)。
3、Thomas征和“4”字试验
髋关节病变时,内旋患侧可加重疼痛,患者嘱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双手抱一侧膝关节,并尽力屈曲髋、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于床面。患者不能伸直另一侧下肢,此为Thomas征(+),医生让患者蜷其患肢将脚踝外侧放在健侧下肢髌骨上方,随后医生用手下压患者患侧膝部,患者病变髋部出现疼痛而且膝部不能接触床面,此为“4”字试验阳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
2、性激素水平检测
可通过此项检查,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
3、关节液检查
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偶见红细胞软骨碎片和胶原纤维碎片。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检查:可见滑膜绒毛明显增生肿胀、充血,关节软骨发黄、粗糙、糜烂缺失;可有骨质裸露;骨赘形成;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破坏。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内,外翻畸形;有时可见游离体,可伴有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胀。
2、MRI检查
可示早期软骨、半月板等关节结构的病变,有利于早期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绝经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
手部累及关节常为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X线检查示骨质减少,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骨赘罕见。实验室检查示类风湿因子强阳性,抗核抗体(-),HLA-B27(-),滑膜液清亮或浑浊,容量正常或增多。
2、系统性红斑狼疮
手部累及关节常为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X线检查示骨质减少,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骨赘罕见。实验室检查示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强阳性,HLA-B27(-),滑膜液清亮或浑浊,容量正常或增多。
3、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关节炎,最常发生于脊柱,X线检查示典型竹节样脊柱,骶髂关节融合,类似骨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示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HLA-B27强阳性,滑膜液清亮,容量正常或增多。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为控制疼痛和改善功能。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功能需求、功能障碍程度、年龄、其他疾病和既往治疗情况。治疗选择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避免受累关节再损伤。症状严重时应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动,可减轻疼痛,防止畸形。
治疗-药物治疗:
1、保护软骨药物(如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和各种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近年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
2、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效果同安慰剂相当,故在国外的指南中已不再推荐。病变关节腔内的封闭治疗可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对软骨有损害作用,应慎用。
3、口服雌激素行激素替代治疗,常用雌激素有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以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治疗-相关药品:
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
治疗-手术治疗:
1、清创灌洗术
对浅表关节(如膝关节)的早期病变很有用。但这是暂时性的方法。通过关节镜持续向关节腔注入生理盐水,并不断地吸出冲洗液,可排出炎性渗液、代谢废物、碎屑和小直径(<2mm)的游离体。还可在关节镜下刨削、修正不平的关节面和半月板。对于较大的游离体可在关节镜引导下取出,或定位后做小切口取出。
2、截骨术
疾病进展出现力线异常或关节各部分机械负荷不均时,截骨术很有用。手术目的是恢复正常力线和分散关节应力。膝关节的这种手术比髋关节多。有股骨近端截骨术、髋关节松解术、胫骨高位或股骨髁上截骨术等。
3、关节融合术
是很好的补救性手术,能缓解疼痛,但会导致活动功能丧失,并增加相邻关节负荷。多用于手、脊柱、踝和足部,而膝、髋关节用得不多。年轻髋或膝关节炎患者或体力劳动者,单发骨关节炎不宜行全关节置换时,可选择关节融合治疗。
4、关节置换术
多用于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骨关节炎,方法可靠,效果确实。对本病来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多适合于55岁以上老年人,除较特殊情况或部分继发性骨关节炎外,目前以全髋、全膝置换应用较多。假体固定方式分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发生后一般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地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影响日常生活。
预后-危害性:
本病病情不可逆,可终身伴有持续性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严重可致残。
预后-治愈性:
一般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地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病情不可逆,可终身伴有持续性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严重可致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自卑、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尊自爱不自卑,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术后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4、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尽量避免高消耗性运动,减轻对关节的负担。
5、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可进行擦浴。
6、患者应避免暴力伸直屈曲关节,可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装置减轻关节压力。
7、肥胖患者建议科学减重。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每月均应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2、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水洗手术部位。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适量多吃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和磷的食物。
7、患者可适量多吃稻米、黑麦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绝经后女性可日常口服小剂量雌激素。
2、注意日常保护,避免关节负荷过重。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