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考试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examination syndrome疾病概述: 考试综合征...
养生
疾病名称: 考试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examination syndrome
疾病概述:
考试综合征(examination syndrome)是一种心理适应障碍,是由于人体未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心理障碍的威胁致使自信心、自尊心受挫,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目前考试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患者自身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紧张、恐惧、头晕等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心理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紧张、恐惧、头晕等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考试成绩,甚至转变为慢性焦虑,患者应及时就医,争取尽早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性格内向、家庭教育方式不佳、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差的人群可能有较高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
病因-总述:
目前考试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个体遗传因素、个性因素、身体素质、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有关,具体病因尚无定论。
病因-基本病因:
1、自身因素
(1)个体遗传因素:每个人在神经类型、平衡性、灵活性等方面都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因此对刺激所产生的反映程度、情绪体验的深刻程度也不一样。在考试前和考试时,神经类型弱而不稳定者往往表现为对刺激的敏感性高、体验深刻,即使较弱的刺激也会产生较强烈的反应,所唤起的焦虑水平高,考试焦虑水平可能要高一些。神经类型强而稳定者,在同样的情景中可能产生较弱的反应,引起适度的考试焦虑。
(2)个性因素:也影响考试焦虑水平。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把注意指向自身,过分地关注自己在事件中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被动、胆小,自卑、缺乏自信但又有过分完美欲,这样的人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因而长时间陷入应激状态不能自拔;还有一种“特质性焦虑”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惶惶不可终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精神脆弱,易于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说成对自己的严重威胁,面临重大考试时更容易产生惊恐不安、紧张、焦虑。
(3)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先天素质好,身性健康的人往往精力充沛、朝气蓬物、心情开朗、精神振奋、情绪稳定,抵抗各种压力的能力更强一些,往往能够正确对待考试,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其考试焦虑水平较低。而体弱多病的人往往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心境恶劣,面对考试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产生忧虑不安等强烈的考试焦虑。
(4)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一个人如果考试准备很充分,对应知应会内容掌握得很熟练,面对考试充满信心、胸有成竹,其产生的焦虑水平相对会低。如果学生平时基础薄弱,对文化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熟练,那么,在考场上因知识欠缺而无法答题时,难免情绪紧张、手足无措,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另外,必要的考试经验和考试技巧也影响考试焦虑,如有的考生拿到试卷以后,一头扎进题目中,对一道简单的题目回答得很详细或卡在一道难题上,直到最后发现时间不够用,这时考试焦虑会突然升高。
(5)考生的认知评价水平:考试焦虑常常是个体认知水平不合理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非常糟、很坏等,都是一些负性的消极评价,认为考不好对不起老师的苦心教悔,对不起家长的终日操劳,觉得事关名誉、前途、命运,成败在此一搏,这就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2、考试焦虑形成的外部因素
(1)家庭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期望孩子成绩优异。因此,他们对学生考分十分关注,给孩子定指标、搞奖励。当学生考分不理想时轻者埋怨,重者训斥、责骂,从而形成心理压力,加剧考试焦虑。
(2)教育体制对考试焦虑形成的影响:如果学校能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为学生制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老师除了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外,还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考生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但有些学校把眼睛只盯在学生的考分上、升学率上,一切为考试让路,各项活动围着考试转,不断进行各种考试。这种状况容易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
症状-总述:
考试综合征患者在考试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考试过程中有异常的紧张、恐惧、头晕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有恶心、腹痛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症状-典型症状:
1、考试前
一般来说,学生在考前就有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白天上课时头脑昏昏沉沉的情况。平时拿起书本就头痛,看不进去。整天坐不稳,站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等。
2、考试过程中
心理异常紧张、恐惧、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有口干、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严重植物神经紊乱症状。答题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思路混乱,无法联想起已经背熟了的课文知识,心里越急越考不下去。极个别严重者头脑轰鸣、手脚颤抖、出大汗、大脑一片空白、意识模糊,是严重的心理适应障碍。这是由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所致。
症状-并发症:
过度考试焦虑很容易转变为慢性焦虑,使人的情绪难以稳定,终日焦虑不安,自制力减弱变得易退缩、好幻想、过分胆怯或害羞、敏感、猜疑、挑剔,社会适应能力减弱,生活中缺少主动性或幸福感。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会对考试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吗?
3、不同的考试症状会有不同吗?
4、您平时成绩怎么样?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6、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7、您的这些症状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
8、您是否伴有焦虑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由于考试而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紧张、恐惧、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异常表现,通过体格检查、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疾病征象。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判断焦虑等症状的原因。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异常表现,了解患者既往考试中有无相似表现,询问患者既往成绩如何、近期有无重大考试失利、既往有无其他精神疾病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考试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尚无权威结论,目前认为应积极采取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克服对于考试的焦虑。医生可能会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治疗-一般治疗:
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大的压力,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缓解患者症状,在此仅作为介绍,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1、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其他杂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等。
2、抗焦虑药
苯二氮䓬类(地西泮、阿普唑仑)、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
治疗-相关药品:
异丙烟肼、丙米嗪、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地西泮、阿普唑仑、普萘洛尔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患者首先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就是要确信自己经过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速到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心尽力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2、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告知患者根据实际能力来调节期望值,专注于考试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去关注考试的结果,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
3、适当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支持、理解,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的缓解,减少对考试的焦虑,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考试状态。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在考前、考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等,影响患者正常的考试发挥,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转变为慢性焦虑,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干预,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的缓解。
日常-总述:
本病是心理适应障碍,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家属要给予患者强有力的支持,多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对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病后给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使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加重。家属要给予患者强有力的支持,监督患者考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增强患者的考试信心,有利于战胜疾病。
日常-生活管理:
1、一般护理
当患者在考试时无法控制情绪而出现严重的焦虑时,陪同的人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同情,观察患者的情绪状况,尽量帮助患者控制焦虑情绪。
2、改变性格
家属要帮助患者了解其性格特点,比如胆小、害羞、依赖、过分认真等,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个性。当患者面对考试时,对其进行安慰、鼓励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患者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同时家属要鼓励患者大胆参与各种考试,改变过度内向、依赖、胆小怕事等不良性格特征,促使其正常心面对考试。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定时定量用餐。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方法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改善自己的性格
注意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避免过度在意考试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使自己成为乐观、豁达的人。
2、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可加强自己对将要考试领域的知识储备,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来增强自信。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