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肋锁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costoclavicular syndrome疾病概述: 锁...
养生
疾病名称: 肋锁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costoclavicular syndrome
疾病概述:
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在解剖上有一个弱点,它们的间隙较小,其间有通至上肢的神经血管束。如果锁骨或者第1肋骨有形态上的异常改变,会使锁肋间隙进一步变小,压迫其间的神经血管束,从而产生感觉与运动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即为肋锁综合征(costoclavicular syndrome)。患者可出现肩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肋骨
常见症状: 颈肩部疼痛、同侧上肢麻木、手部间歇性疼痛、肿胀、发凉
主要病因: 本病可能与第1肋骨畸形或骨折、锁骨骨折、锁骨下肌肥大、颈胸段的脊柱侧弯以及长期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MRI、静脉造影、电生理检测
重要提醒: 本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暂无特定发病人群。
病因-总述:
引起肋锁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包括第1肋骨畸形、锁骨与第1肋骨骨折、锁骨下肌肥大、颈胸段的脊柱侧弯,以及长期慢性疾病的影响等。
病因-基本病因:
1、第1肋骨先天性畸形,导致第1肋骨呈水平位或较高位,从而压迫上面的神经血管束。
2、第1肋骨或锁骨骨折,愈合后出现大量骨痂或错位愈合。
3、颈胸段的脊柱侧弯或先天性的半椎体,使胸廓上口扭转,第1肋骨向上压迫。
4、由于锁骨下肌肥大,使三角肌间隙缩小,出现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受到挤压而出现症状。
5、长期患慢性疾病,使肩部肌肉萎缩,肩胛带下垂,导致肋锁间隙变小。
症状-总述:
本病可以缓慢发生,也可以急性发作,患者可见颈肩部疼痛、同侧上肢麻木等神经受压表现,以及手部间歇性疼痛、肿胀、发凉等血管受压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神经受压表现
颈肩部疼痛与不适感,同侧上肢有放射性麻木、麻刺感,特别表现在前臂和手的内侧。
2、血管受压表现
手部感到间歇性疼痛、肿胀、发凉,皮肤干燥、发绀,桡动脉搏动减低。
症状-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运动方面的障碍,但临床上并不常见。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7、怎么受的伤呢?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同侧上肢麻木、手部间歇性疼痛或发凉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MRI、静脉造影、电生理检测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撑肩试验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双肩放松后,向后牵引,呈前胸挺直姿势,此时由于胸锁间隙变窄,桡动脉搏动消失,若患肢疼痛加剧则为阳性,放松肩胛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2、Adson试验(斜角肌压迫试验)
患者端坐位,双手置于膝上,颈部过伸并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气数秒。若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提示前斜角肌紧张使锁骨下动脉受压。
检查-其他检查:
电生理检测:通过运动电位及感觉电位的波幅变化、传导速度改变等内容,辅助医生判断臂丛神经损害的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有助于明确第1肋骨及锁骨是否存在骨折或先天畸形,有无过度增生的骨痂形成等。
2、MRI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周围骨与软组织,有助于医生判断骨痂是否压迫周围组织。
3、静脉造影
如果存在血管受压的表现,还需行静脉造影。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病史、典型表现(如颈肩部疼痛、同侧上肢麻木、手部间歇性疼痛、发凉等),再结合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并除外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肋综合征之后,即可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由于颈椎间盘、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所致,多没有血管受压表现。X线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2、颈肋综合征
颈肋是胚胎时期遗留在颈椎横突处的一种骨性残迹,为一先天性畸形,可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发凉等类似肋锁综合征的表现。用X线片可加以区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般先行保守治疗,可局部注射麻醉剂以改善症状。若病情较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胸膜破裂者,还需行闭式引流。
治疗-对症治疗:
局部注射麻醉剂可明显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症状严重,且存在感觉减退,肌肉无力或有肌肉萎缩等神经损伤体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经腋窝切除第1肋骨,以松解受压迫的血管和神经。
治疗-其他治疗:
胸膜破裂者,需在破口放一个小的导管,将管周围的胸膜关闭,然后将导尿管的另一端连于水封瓶,进行闭式引流。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预后-危害性:
患者可出现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手部肿胀等多种不适,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可通过治疗改善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更换敷料,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2、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或者牵扯引流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番茄等,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应多吃虾皮、海带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狗肉、海鲜等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日常保护,避免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