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勒夫勒心内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Loeffler endocarditis疾病别名: 嗜酸...
养生
疾病名称: 勒夫勒心内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Loeffler endocarditis
疾病别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病
疾病概述:
勒夫勒心内膜炎(Loeffler endocarditis)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性心内膜病,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0.5x109/L)大于6个月和多脏器浸润为特点,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累及心脏的表现。多发生于中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心脏及病变严重程度,常有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头晕等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确切参考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的关系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头晕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骨髓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内膜心肌活检
重要提醒: 勒夫勒心内膜炎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勒夫勒心内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热带、亚热带贫苦地区中年人。
病因-总述:
勒夫勒心内膜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可能与5-羟色胺摄入过多,营养不良,维生素E、色氨酸缺乏,丝虫、疟原虫、曼氏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勒夫勒心内膜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心脏及病变严重程度,常有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头晕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右心受累为主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缩窄性心包炎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相似,可出现发热、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
2、左心受累为主
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二尖瓣关闭不全和肺淤血相似,可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3、双心室同时受累
可产生全心衰表现,但临床上多以右心衰为主,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4、其他
还可出现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1、血栓栓塞
勒夫勒心内膜炎患者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栓塞、动脉栓塞等。因栓塞部位不同,常有不同的症状,如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心绞痛等。
2、细菌性心内膜炎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热程较长,个别患者无发热。患者还会有贫血(表现为体重减轻、皮肤苍白等)、疼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腹痛等)以及皮肤黏膜方面的损害。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须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稳定者,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听诊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感觉哪里不舒服?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2、发热会持续多久?最高达到多少度?
3、近期是否有过其他不适?是否接受过什么治疗?
4、是否患有某些免疫疾病,比如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结节病?都接受过什么治疗?
5、既往有什么疾病史?
6、最近都服用过什么药物?
7、平时的生活、工作环境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治疗后会有后遗症吗?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影响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骨髓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内膜心肌活检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叩诊、听诊等,了解心脏的形态、大小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右心受累为主者可在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
2、全身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全身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等,初步了解有无心力衰竭,以判断疾病进展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常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增多。
2、骨髓检查
骨髓粒系增生活跃,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检查-病理检查:
心内膜心肌活检对本病诊断有较大价值,可发现心内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内膜纤维增生和内膜下心肌坏死等病理改变。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本病。本病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可有心房增大,非特异性ST-T改变,此外,可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1)右室受累为主者可表现为右房明显扩大,右室流出道扩张致肺动脉下方的左心缘上段轻度膨凸,心影可呈球形或烧瓶形。部分患者于心尖指向流出道走向可见钙化影。
(2)左室受累为主者的X线表现心脏一般仅轻度增大,可有左房、左室轻度增大以及肺淤血和肺动脉高压改变。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因心内膜增厚、内膜下肌层纤维化使超声回声反射增强,有时可发现附壁血栓,收缩期可显示心尖闭塞,心室腔内径可正常、扩大或缩小,而心房常有不同程度扩大。心功能测定常显示舒张功能障碍。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心悸、胸痛、腹胀、水肿、疲乏、头晕等表现,并结合血常规、骨髓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内膜心肌活检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勒夫勒心内膜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上以减少外周和组织的嗜酸粒细胞水平,预防其余器官受累及血栓形成。糖皮质激素及羟基脲目前仍为治疗本病的一线用药,必要时可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治疗-药物治疗:
1、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能够明显缓解心内膜的炎性反应,与细胞毒性药物(特别是羟基脲)联合可延缓终末器官受累,同时提升患者生存率。
2、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对防治动脉栓塞有一定帮助。
3、还可以使用长春新碱、环孢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羟基脲、肝素、华法林、长春新碱、环孢素
治疗-手术治疗:
严重瓣膜关闭不全者可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切除过多的纤维组织及附壁血栓。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勒夫勒心内膜炎的预后与受累心脏、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是否恰当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暂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一般较差。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栓栓塞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栓栓塞等多种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感染,均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的治疗时间较长,费用较高,易发生栓塞、心衰等并发症,且预后不良,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患者应多与医护人员护士进行沟通,认识本病,坚持治疗。医护人员应做好安抚工作和日常生活指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诫患者切忌情绪激动,以免心跳加速,心脏收缩过度,促使赘生物脱落。
日常-用药护理:
长期、大剂量静脉应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饭前、饭后激口。施行口腔手术,如拔牙、扁桃体摘除术或其他侵入性检查和手术前,应告诉医生自己有心内膜炎病史。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及床单。
3、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安排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回家后自我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发热、胸痛、腰部不适、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按医嘱定期服药,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勒夫勒心内膜炎患者应该注重饮食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以补充发热引起的机体消耗。
2、注意变换烹调风味,做好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3、可适当选择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如全谷类食物、奶制品、黄豆等。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烟酒。
3、避免吃生肉、饮生水。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限制5-羟色胺摄入;注意营养补充,避免营养不良,维生素E、色氨酸缺乏等;注意生活环境卫生,避免丝虫、疟原虫、曼氏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